人這一生總是會遇到許多磨難,我們可以抱怨上天的不公,但是卻絕對不可以被磨難打倒而自暴自棄,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打倒。司馬遷雖然飽受酷刑,但是卻並沒有改變初衷,而蘇軾雖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貶者,可是卻依然淡然閒適。在南宋時,也有一位詞人在宦海中起起落落,而他雖有感慨,但卻從未放棄,這位詞人就是辛棄疾,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他的一首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在宋高宗時期,隆佑太后曾經被金人追趕,直到逃到贛州才擺脫追擊,由於金人的到來,讓那裡的百姓生靈塗炭。時過40年,在辛棄疾路過贛州之時,他有感而發,於是以菩薩蠻唯題寫下了這首詞。這首詞大家都非常熟悉,讀起來如同行雲流水,但是情感方面卻是一波三折,時而狂放時而抑制,看似文字很淡,可是那種卻飽含著極深的情感,讓人動容。
在開端的兩句中,作者寫到清江之水日夜奔流,大自然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但是事實卻是世事無常。作者從北方來到這裡,想到過去的事情,他感覺這滔滔的流水就如同曾經那百姓因為流失所流出的淚水一樣。在這裡"行人淚"寓意十分分遠,不僅僅指的是太后被金人所追擊的那件事,同時也是對國家危機存亡的憂慮,百姓的傷心淚水。
國家不在自然倍加思念,從一句"西北望長安"中,我們可以感到他對汴京的那份深深的思念。在這裡他借用唐人的情景表達自己對國家的熱愛,只不過視線卻被遠處的群山所阻隔,所以望眼欲穿,但是卻不得而見。現如今的國家正是奸佞當道想要復國,自然無法實現這種感情的壓抑,讓他心裡也不由得生出悲哀之感。
而在這首詞的下片中,則是筆鋒一轉,感情變得尤為炙熱。雖然現如今陷入困境,但是如果從長遠的角度而看,作者的內心仍舊是充滿了信心。不過好的心情沒維持多久,聯想到現如今的現實,又不免得升起悲哀的感覺,就有了這句"江晚正愁於餘"。
在這裡,作者的感情又進一步的發生了變化,江晚山深,這種蒼涼的景象,依然是作者內心的那種愁苦與孤獨的真實寫照,而同時又暗和了這首詞的開頭。他正在為國家的仇恨而愁苦,而這時又聽到了鷓鴣的聲音,這是在呼喚作者不要忘記難歸之懷抱,也是在提醒自己前路漫漫,大事未成。
細細品讀這首詞,我們會發現作者在這首詞中追憶了曾經的往事感慨今朝,情難自禁的回憶道故國,雖然他對未來抱有樂觀的期待,可是眼下的情景又讓他十分失望,整首詞文字不多,可是卻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內涵。尤其是其中那兩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更是流傳千古成為很多人的至理名言。
其實事事變化無常,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是無論是悲還是喜,我們要記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青山也不會因為白雲的存在而消失。我們不能杞人憂天,你不要懼怕得失,生活其實本就是這樣,順其自然滿懷希望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