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老師話當「聖旨」家長如何應對?

2020-12-16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生活>正文

孩子把老師話當「聖旨」家長如何應對?

  有些媽媽好不容易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眼看著他一天天適應了那裡的生活,變得愛上學了,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孩子喜歡把老師的話當成「聖旨」,把老師的行為當成效仿的對象,卻把媽媽的話當成耳旁風,有時還故意反駁媽媽「老師就是這麼說的」、「老師就是這麼做的」。很多媽媽對此感到很苦惱,也很失落,為什麼孩子只聽老師的話呢?遇到這樣的情形,媽媽又該怎麼辦呢?
  建議一:認識到孩子聽老師的話是好事
  一般孩子在2—5歲的年齡段進入第一個心理反抗期,性格比較執拗,主要表現為不聽媽媽的話,但卻聽老師的話,這樣很容易造成媽媽的心理上的不平衡。事實上,一般老師專業知識比較強,能夠更好地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點,所以也能夠比較平穩地引導他這個時期的個性和能力。所以,孩子在這段時期聽老師的話是一個正常現象,也是一個好現象。媽媽要多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對他加以正確引導,相信他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
  經典事例
  事例1:
  3歲的林林剛剛進入幼兒園,視老師的話為「聖旨」。老師說不能浪費糧食,林林則會吃到碗裡一粒米都不剩,有時,吃撐了也絕不倒掉,堅持把它吃完;午休時,老師不讓隨意下床走動,也不讓隨便說話,想上廁所的他因為不敢違抗老師的命令,結果尿在了床上;看節目的時候,老師說要保持安靜,林林則坐得筆直,不會發出一點聲音,甚至都不敢笑……在老師看來,他是個乖孩子。可是,媽媽卻很擔心。
  事例2:
  一位媽媽和別人抱怨自己3歲半的兒子:「現在的老師說一句話比得上我說10句。不管幼兒園老師說什麼。我的兒子都聽,連他平時最怕的吃藥、打針,他都能照著去做。可是,回到家,我說什麼都不管用,偶爾教訓他幾句,他還發脾氣,要麼就用老師的話來壓我。真是太讓我太傷心了……」
  教育感悟
  一些孩子對老師的話100%遵從,就像事例1中的林林那樣,這種情況在剛入園的孩子身上尤為突出。出現這種情況,媽媽千萬不要著急,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剛接觸一個新環境,很緊張,也很容易因得到老師的表揚而獲得成就感。其實,嚴格要求自己對他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都是有益處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會慢慢從那種緊張的狀態中走出來。
  事實上,一般老師在孩子心目中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因為老師對所有的孩子都是「嚴而不厲,愛而不溺」的,這種一視同仁的態度,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也是值得他們尊敬的。所以,孩子願意聽老師的話。孩子也只有聽從老師的話,對老師存有一定的恭敬心,才能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
  可是有一些孩子只聽老師的話,不聽媽媽的話,像事例2中的情形,其實這也是好事,他最起碼還聽老師說的話,如果既不聽媽媽又不聽老師的話,那樣豈不是更不容易教育?因此,媽媽要辯證地看待孩子的這種行為,同時也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媽媽妙招
  1。不要吃老師的「醋」。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媽媽的權威多少都會被老師替代一部分。尤其是當孩子只聽老師的話,不聽媽媽的話時,很容易造成媽媽心理上的不平衡「這個小沒良心的,怎麼能背叛我」。其實,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吃老師的「醋」,而是要正視這種行為。
  一般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需要走出完全依賴媽媽的心理髮育階段,跟更多的人親近和交流,其中聽老師的話就是一種交流方式,這個階段,媽媽要鼓勵和引導他發展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
  2。審視自己的教育態度。
  過於嬌慣會使孩子養成任性、獨享、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而過於嚴厲又容易讓孩子與媽媽產生距離感。因此,媽媽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保持愛而不嬌、嚴而不厲的教育態度。
  在面對孩子的執拗和反抗時,媽媽不要盲目採取粗暴強制的態度,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強烈地反抗,當然,媽媽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儘量避免與他硬碰硬地發生衝突,因勢利導,對好的行為多鼓勵、多表揚,從而引導他作出正確的行為。
  3。引導他正確理解老師的指令。
  聽老師的話甚至崇拜老師對孩子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行為,但是當孩子對老師的話理解有偏差或者太偏執的時候,媽媽就應該以委婉的形式,告訴孩子老師的真正意圖。
  比如,事例1林林尿床的行為,媽媽就應該告訴他,老師之所以不讓學生隨便走動、隨意說話,目的是不打擾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有人想去廁所,可以悄悄地告訴老師,然後再去,只要不打擾其他小朋友就可以了。
  當然,媽媽不能告訴他,老師的那句話不是說你,你不用聽。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惑,讓他不知道老師的哪些話該聽,哪些不該聽。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為何孩子不聽家長話,卻拿老師話當「聖旨」,4個原因家長要清楚
    今天和朋友聊到孩子的時候,朋友吐槽怎麼還不開學?她已經迫不及待要把小祖宗送到學校去,讓老師管著他了。因為現在自己無論怎麼說孩子,他都不聽,但是如果是老師的話,那麼他就會當成聖旨一樣去做,這讓朋友很無奈。其實,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煩惱。
  • 為什麼孩子把老師的話當「聖旨」?
    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越來越喜歡把老師的話當成「聖旨」。「聖旨」?』其實,孩子在幼兒園聽老師的話是一個正常現象,也是一個好現象。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對他加以正確引導。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否定老師,更不能在他面前說老師的壞話,相反,應該維護老師在他心目中的權威形象。
  • 孩子不寫作業咋辦?這位家長的做法絕了,網友:老師的話就是聖旨
    孩子不寫作業咋辦?這位家長的做法絕了,網友:老師的話就是聖旨昨天晚上11點10分,我們班上一位家長私信於老師說:於老師,我兒子今天晚上作業沒有做,請你明天一定嚴肅處理他!我看完後我就問家長:孩子為什麼不做作業?
  • 家長群裡老師一說話,家長就跟接聖旨一樣,你們的家長群也是嗎
    剛看到一個群友發的帖子,說起自己是一名一年級孩子的家長,班上的家長群裡,每天信息量幾百條,之前她沒有靜音,整天滴滴滴滴的,現在她把家長群靜音了,但是又擔心老師發啥重要的事項自己漏掉了,也經常要拿起看看。
  • 老師家訪最不想看到的事?家長如何應對老師家訪?應對指南請收好
    通過和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包括對日常學習環境的探訪,也能讓老師全面掌握孩子的學習習慣。對於家訪,很多家長如臨大敵。認為老師是來調查家庭經濟底細了,如何在老師面前表現?如何正確傳達給老師自己的教育理念?甚至,老師第一次家訪,我要不要給老師塞個紅包?讓老師在新學期特別關照一下我們孩子呢?
  • 憑什麼孩子只把老師的話當聖旨?原因竟是這些
    要說當了父母以後最不平衡的事絕對是:比起你的話,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這種現象一般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就開始了,爸媽的話當耳旁風,老師的話當聖旨。家長在規則執行上的種種矛盾行為,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
  • 老師的話就是"聖旨",為什麼孩子不聽家長話?因為老師有絕招
    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孩子總是反著自己來,反而弄得自己不知所措,不知道他應該如何是好。與此同時家長發現,只要是老師說的話,小朋友就像是&34;一樣牢牢地記在腦海中,並且乖乖執行。以至於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最常說的話反而變成了:&34;但是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難道是因為老師比較兇?
  • 孩子轉校後不想上學,家長該如何應對?
    其次,給孩子描摹美好的前景,例如,告訴孩子:「媽媽已經提前和你們老師接觸過了,你們老師非常溫柔,特別細心,你也太幸運了吧,一下子就遇到這麼好的老師,寶貝這麼棒,老師看到你也一定會很喜歡你的。」孩子聽到這些話以後,腦子裡會自動浮現出未來美好的場景,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在眼前緊張、焦慮的情緒上,這也是一種通過轉移注意力進行情緒調節的策略。最後,積極關注孩子的狀況,在孩子接觸到新環境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家長都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及時的引導孩子,讓孩子保持健康良好的發展狀態。
  •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很多家長在親子關係上都有著各種困擾:如果對孩子太嚴厲,孩子會牴觸、會疏遠;如果對孩子太寵愛,孩子會恃寵而驕、會不受管束。尤其是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不願意聽家長的話。孩子的叛逆並不是手握大權就能解決的問題。
  • 老師的話就是聖旨,就是權威嗎
    教師的權威性是建立在實力和魅力的基礎上的,其實比起賄賂家長,現在更多的現象是賄賂老師,由於孩子對於家長來說是輸不起的「稀缺資源」,所以更多時候家長只能一味的退讓和妥協,甚至需要通過討好老師來爭取到孩子相對公平的教育權。教育不是商場,求知才是教育的本質。在教育領域裡,老師必須是有權威的專家。
  • 為什麼孩子聽老師話,不聽家長的話?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學以後,常常會不聽自己的話,但是會聽老師的話。之前有一位媽媽說過:「平時我讓孩子做什麼,他總是磨磨唧唧,開始講條件,一點也不配合。但是老師的話就像是聖旨一樣,都不用我們提醒,自己早早的做好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家長可以看一下這四點,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教育孩子。
  • 孩子上幼兒園愛生病,家長如何應對?
    孩子生病,不光孩子受罪,家長也倍受煎熬。怎樣應對這種情況,使孩子感染的機會降到最低限度呢?記得我孩子上幼兒園時,每天早上做操的時候,允許家長在裡面觀看,這樣,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心理準備,上幼兒園時就會大大降低恐懼的心情了,心情好了,生病的機率也相應的下降了。二、讓孩子學會兩句話,上幼兒園前一定要經常教孩子說兩句話:一是「老師,我要喝水」,二是「老師,我要尿尿」。這兩句話很有道理。
  • 孩子間的矛盾 家長該如何正確應對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山西嵐縣,兩名家長被曝在學校走廊踢打一名小學生。視頻中兩名家長不停指責一名學生並對其拳打腳踢。當地教體局工作人員回應,2名打人家長的孩子與被打學生有矛盾,當天兩人以給孩子辦學籍為由進校實施毆打,目前已被行拘。
  • 孩子對老師有看法,影響成績,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那麼當孩子明確表示對老師有看法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和協調,讓孩子不受情緒影響從而能夠正常地學習呢?每個人身上都有兩面性,有缺點自然就有優點,只不過孩子當下只能看到老師的不好,所以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多和孩子說一說優點。
  • 家長和老師如何溝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即便自己受了高等的教育,即便自己可能本身是個大學教授,但只要面對自己孩子的老師時,不由自主地會變成個「學生」。老師說,你們家長該多跟孩子溝通,你們家長該多關心孩子學習,家長該及時幫著孩子尋找資料等等。
  • 孩子喜歡把媽媽說的話當「聖旨」,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把老師的話當「聖旨」,卻很少聽說孩子把媽媽的話當「聖旨」。為什麼我家孩子卻喜歡把媽媽說的話當「聖旨」?大寶最近口頭禪特別多,除了「我不和你玩了」、「我生氣了」、「你煩到我了」……還有那句「媽媽說……」。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把「媽媽說」掛嘴邊?
  • 如果老師遇到這四類「難纏」的家長,該如何有效應對呢?
    現如今,家校矛盾、師生矛盾日益突然,讓老師們在與家長的相處中「如履薄冰」,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較難纏的家長,老師又該如何有效的應對他們呢?一、面對不配合的家長實際工作中會遇到這樣的家長,開家長會或是校內組織活動,幾乎不參加;每次周末發給家長的意見表,家長從來不看也不反饋;請家長為孩子準備活動的材料或是周末帶孩子參觀,從來也不帶或是不去。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該如何做呢?
  • 有一種任務,老師總強加給家長?家長規避,孩子何以應對高考?
    如今的家長可能都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那種經歷可能是非常痛苦的。陪孩子寫作業,上一秒是親媽,下一秒可能就變成後媽了,正所謂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孩子寫作業,小學家長非常普遍,據說是老師要求家長陪同孩子,貌似成了一種非常煎熬的任務。
  • 孩子在幼兒園常見的5種焦慮,家長如何應對?
    孩子初上幼兒園,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焦慮。今天我們來聊聊孩子在幼兒園常見的5種焦慮,以及家長該如何應對。焦慮1 孩子不肯和家長分離每年一開學,幼兒園門口哭成一片,有的孩子哭,抓緊家長的衣服不讓家長走,還有家長和孩子抱頭痛哭。
  • 考生家長看圖有話說——忻州某名校宣「聖旨」送了什麼祝福
    考生家長看圖有話說———忻州某名校宣「聖旨」送了什麼祝福偷偷老去的七零後,他們的子女大多處於高中或大學階段,2020年的高考因疫情延誤剛剛落下帷幕,但考前學校組織師生身著狀元服參加的宣讀「聖旨」、接「聖旨」的活動,「聖旨」上赫然寫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庚子年全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