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越來越喜歡把老師的話當成「聖旨」。
有時還故意反駁媽媽「老師就是這麼說的」「老師就是這麼做的」,真是讓家長有些哭笑不得。
- 01 -
『為什麼孩子把老師的話當「聖旨」?』
有一些小孩對老師的話百分百遵從,這種情況往往在剛入園的孩子身上尤為突出。
這個時期的孩子剛接觸一個新環境,很緊張,很容易因得到老師的表揚而獲得成就感,所以很愛聽老師的話。
另外,幼兒園老師在孩子心目中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一是因為老師能夠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點,以及這個時期的個性和能力;二是因為老師對所有的孩子都是「嚴而不厲,愛而不溺」的,這種一視同仁的態度,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也是值得他們尊敬的。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聽老師的話是一個正常現象,也是一個好現象。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對他加以正確引導。
- 02 -
『家長可以怎麼做?』
①維護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否定老師,更不能在他面前說老師的壞話,相反,應該維護老師在他心目中的權威形象。當然,老師不是聖人,有時也會出現錯誤。這時,媽媽可以婉轉地向孩子解釋正確的觀點,並私下和老師溝通,以促進相互理解。
②引導孩子正確理解老師的要求
聽老師的話甚至崇拜老師對孩子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行為,但是當孩子對老師的話理解有偏差或者太偏執的時候,媽媽就應該以委婉的形式,告訴孩子老師的真正意圖。
比如,孩子因為聽從老師午睡不能隨意走動的要求而尿床了,媽媽就可以告訴他,「老師之所以這樣要求是為了不打擾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你想去廁所,可以悄悄地告訴老師,然後再去。」
③偶爾可以「假傳聖旨」
媽媽可以利用老師的權威性和孩子把老師的話當「聖旨」的特點,在適當的時候,引用老師的話,引導孩子作出正確的行為。
比如,孩子浪費糧食,媽媽糾正不起作用時,就可以說:「王老師說過要珍惜糧食,碗裡不能有剩餘的米粒,我們應該做一個珍惜糧食的好孩子喲。」
④請不要用老師的威信威嚇孩子
當孩子不聽話時,一些媽媽動輒就說:「你再不聽話,我可就告訴老師了啊,讓她批評你。」
這種方法可能短時間內,糾正了孩子的行為,可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卻拉遠了孩子和老師間的距離,也更加激起了孩子對媽媽的逆反情緒。所以,媽媽不要用老師來威懾他。
有時可能家長會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很聽老師的話,在家卻不怎麼聽自己的話,這不僅和環境有關係,也和教育的態度有關。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經常和老師溝通,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並調整教育態度,使孩子在幼兒園裡好的表現也能夠在家裡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