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海綿,你丟進什麼樣的環境中,他就吸收什麼樣的東西

2020-09-05 賴在地球上的石頭

國民才女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十分的驚豔,令其他家長們羨慕不已,一下子就成為了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讓大家想不到的是,小時候的武亦姝並不是很愛學習。無心學習的她著實讓父母很擔心。

武亦姝的父母為了幫她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身作則,放下了手中心愛的手機,收起了家裡的娛樂設施—麻將機,將從前的娛樂活動變為陪著武亦姝一起做題、學習、玩詩詞接龍"等益智遊戲。在陪伴的過程中武亦姝的父母發現,陪孩子學習遊戲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和麻煩,雖然有些辛苦,但是這樣的陪伴不僅可以引導孩子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還能促進親子關係,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以身作則、以身示教的方式為孩子在家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容易讓孩子產生學習的快樂感,促進孩子愛上學子,主動學習。

蒙特梭利博士指出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吸收性心智,有著超常的學習能力。正因為孩子有著這樣的特性,家長更應該努力的為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因為孩子就像海綿,你把他丟進什麼樣的環境中,他就吸收什麼樣的東西。


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會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並在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同時,引導促進孩子的學習,進而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一個優秀的榜樣。

01 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指南針

很多人佩服高曉松的才華,無論是他在《曉說》還是在《奇葩說》,都能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談笑間穿越歷史千年,博學多才確實讓人羨慕不已。他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學底蘊,與他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創辦者,外婆陸士嘉是知名教育家,母親張克群是建築學家和教育家,父親高立人是清華大學教授,他從小就讀於清華園,身邊接觸的每一個人都博學多才,這樣的生活環境,讓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知識薰陶。

高曉松打趣的說:「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裡人就寫一張字條,說你去問誰誰誰。」於是「隨便踹開一家的門,進去聊天就會長知識。」

高曉松從小就在這知識氛圍濃鬱的環境下長大。隨著時光流逝,日積月累,才華之氣也就逐漸養成了。

作為我們平常人,很難有高曉松這樣的學習成長環境,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努力的為孩子去營造好的學習氛圍。好的成長氛圍就像指南針一樣,給孩子未來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在良好氛圍下,孩子可以吸收更多的元素,沉澱更多的知識,醞釀屬於自己的文化,這也便是以後孩子面對社會時,最好最硬的底氣。

02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記得以前的一則新聞報導:一位49歲的「陪讀媽媽」不僅和兒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而且從兒子讀中學開始,她就在「陪讀」期間考取了會計師,母嬰護理師,中級按摩師等等職業證書,活成了他兒子心目中的榜樣!


這位超努力的母親,不僅用自己的努力為孩子營造了濃鬱的學習氛圍,更用自我提升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雙向養育》一書中說:「育兒先育己,父母應該先改變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聰明的家長不僅僅是看孩子展翅翱翔,還會要求自己一起遨遊天空。孩子的美麗成就,不應該用父母辛苦凋零來做襯託,父母應該用自己的繽紛生活去襯託孩子的精彩人生。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教育孩子都喜歡採用言語上的催促,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好一個榜樣,像這樣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態度,不但不會使孩子心甘情願的學習,還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作家鮑德溫曾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小孩子從小學習接觸到的,大多源於家長的言傳身教,父母只有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教育孩子。

03營造好的氛圍,父母該如何去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為孩子營造出的家庭氛圍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家長應該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儘可能的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1、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成長的良好氛圍

父母以身作則,主動給孩子做出積極的榜樣示範,會讓孩子不知不覺的模仿和學習。

2、營造出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

好的家庭氛圍能夠讓人感到安心舒適,孩子如果從小在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會讓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

3、給孩子鼓勵和讚賞,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被鼓勵,來自於父母的鼓勵和肯定,會讓孩子未來更加的自信。


孩子最想要的不是富裕的家庭條件,更不是數不清的補習班,而是願意通過改變自己,來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的爸爸媽媽。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勵下,努力去追逐更好的未來。願每一位家長能夠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找到全新的突破口,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世界的美好。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水養什麼樣的魚,所有的環境中,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最大
    孩子的成長必須要依賴環境,就好像植物離開陽光雨露就不能生長一樣,這是永恆的法則。對孩子來說,周圍是什麼樣一個環境,他就會因此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初生的嬰兒就像一張白紙,等到孩子長大的時候,這張紙上就已經被塗上了不同的色彩,畫上了不同的符號,他們有的政治善良,樂觀向上,有的則變得孤獨自閉。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區別呢?其實歸根到底是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更是重要。
  • 孩子在什麼樣的氛圍當中長大,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前兩天我讀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氣和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分。父母如果隨著自己的情緒好壞來教育孩子的話,那麼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無所依從,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麼,也搞不清自己怎樣去迎合父母的脾氣。我做過很多家庭調查,喜歡讀書的孩子,將來克服挫折的能力強很多,他會把從書中得到的知識變成自己內心的思想,當然,書呆子型的讀書除外。有人問讀故事和看電影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反覆研究的結果表明,如果說給孩子講故事、包括孩子自己讀故事,對孩子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的強化會比只看動畫片的孩子好很多。
  • 海綿寶寶主角們的爸媽是什麼樣的?海綿夫婦像曲奇,蟹媽媽太時髦
    說起海綿寶寶,這一部動畫可是非常不錯的,在海綿寶寶中每個角色都很有意思呢,也非常可愛,大家還記不記得他們的爸爸媽媽都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就像父母的複印件,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多半能從其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萬一口水裡真的攜帶了病毒,他就不怕別人跟著被毀嗎?  如此三觀不正,難怪孩子會這麼熊。說別人毀了他孩子,其實毀了孩子的正是家長自己。  三觀不正的父母,就像身體自帶毒性,能將孩子慢慢變成一個毒物。
  • 10歲女孩媽媽把老師打成小便失禁: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真是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美國著名心理學大師班杜拉,曾用兒童觀察大人攻擊充氣娃娃的實驗證明: 父母的行為、動作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孩子們觀察、學習,並且加工、內化成自己的認知。 父母的行為習慣,是孩子學習的活教材。
  • 阿宇創業隨筆:什麼樣的雞下什麼樣的蛋,什麼樣的環境出什麼樣的人.(小說)
    只有那些極其自律自強的人,才戰勝了人性的弱點,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   只要你讀了衡水和毛坦廠,考上本科的概率在90%以上。為啥呀?人啊,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雞下什麼樣的蛋,什麼樣的環境出什麼樣的人。我要是一直生活在老家,現在要麼在老家打工,要麼在鎮上打工。我出來了,跟著父母來到了外面的城市上學。
  • 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前幾天,閨蜜到我家來做客,看著我家孩子自己認真地在書桌前寫作業,就說,你真是好福氣啊,生了一個這麼乖巧的寶寶,自己自覺寫作業。我家孩子做作業就是能拖就拖,一下要喝水,一下要上廁所,一下身上癢,不是這毛病就是那毛病,真的是頭疼得要命。我聽了笑了笑,我家娃也不是天生就會自覺寫作業的,好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
  • 一組漫畫讓你看清:你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孩子並不知道該怎麼生活、怎麼學習,而父母的行為就是最好的榜樣。教育孩子,也需要提高自己。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董卿在面對面裡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母親,關係到你的孩子將成為什麼樣的孩子
    歐巴馬的媽媽斯坦利·安·鄧納姆,30歲的時候重返夏威夷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還曾在印尼農村搞研究,到過很多國家從事鄉村開發,她目光遠大,教育孩子方面不拘一格。歐巴馬說母親是他所知道的最仁慈的,擁有最高尚 靈魂的人,他身上最好的東西都歸功於母親。歐巴馬之所以能成為美國的總統,與媽媽對他的教育和影響有至關重要的關係。
  • 在早期閱讀中,低幼孩子需要怎樣的環境什麼樣的書
    在早期閱讀中,低幼孩子需要怎樣的環境什麼樣的書 澎湃新聞記者 楊思超 2019-12-04 10:47 來源:澎湃新聞
  • 【一丟思享會】面向未來的創新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
    【一丟思享會】面向未來的創新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這個決定有多重要,很多學生花了一大筆錢,但是在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這個專業是他不喜歡的。那他們應該怎樣在競爭激烈的世界裡生存? 在美國有兩種教育思想,一種是傳統教育,一種是先進教育。傳統教育裡:老師永遠是對的,你的考試成績決定了你是誰。如果成績差,那你也是一個差生;如果成績好,那你也是一個優生。而先進教育會引導和激勵孩子對學習產生激情,讓每個孩子實現他們的潛能。
  •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了什麼樣性格的人
    有錢人家的孩子學會了消費;做生意人家孩子學會了算計;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聞著書香氣;而窮苦人家的孩子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二年級,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新書。外婆的臉色已經很重了:「我就知道他不會給,以後叫他二姥爺,別叫姥爺……」外婆一邊喋喋不休,一邊站起身來,拍掉身上的菜葉子,走進裡屋拿出二元錢塞給了我。我手攥緊錢,慢悠悠地向學校走去,心中有一種說不出滋味,仿佛我的周圍都塗上了灰的顏色。那天以後,我學會了節儉。常常把作業本正面寫完,反過來寫背面。有時,孩子們把寫錯了字的白紙撕掉扔到地上。
  • 真實的你是什麼樣,你的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
    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裡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麼不像你。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裝得再像也沒用,真實的你什麼樣,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父母的人品會像病菌一樣往下傳。最後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你骨子裡的精髓。
  •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不管窮養還是富養,也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身邊成長的環境來定。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提供給孩子優質的生活。我的兒子沒有上過早教,我承認上過早教的很多孩子都很聰明,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甚至性格活潑開朗。但不說別人,至少我小時候的確沒有上過早教。早教在我們這種三類城市,一年的費用大概是2萬左右。對於工薪家庭的我來說,這筆費用,也需要我攢一些日子。
  • 董卿: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這樣的人!
    昨天,皮皮媽在抖音刷到董卿說的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但他們忽略了一點: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視頻中每一個孩子都在模仿父母,父母隨意丟棄垃圾、暴力、情緒失控等壞習慣都被孩子輕鬆複製。
  • 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7種家庭關係,你家是哪一種?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關係,因為家庭關係決定了這個家會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好的家庭環境能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而糟糕的家庭關係則會給孩子帶來性格上的缺陷。總之,什麼樣的家庭關係,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看看下面這7中家庭關係,你們家是哪一種吧?
  • 女生發什麼樣的朋友圈男生最反感?你中了幾條
    朋友圈就像是一個鏡子,可以找出一個女人的智商,也能說明一個女生的性格狀態,女生發什麼樣的朋友圈,會讓人有什麼樣的反應,關於那些令男生反感的朋友圈,你中了幾條呢?卻在朋友圈裡大罵 你以為別人會覺得你很厲害很有能力 別人只會覺得你無能3.不轉發不是中國人 不轉發說明你不孝順 看到了不轉發就全家都有報應看到這種的 不管是誰都會一肚子氣好嗎 誰願意看你的這些東西 都是被看的好嗎 平白無故的詛咒自己甚至是家裡人 發這樣的朋友圈的人怎麼會讓人喜歡
  • 朗恩菁英教育校長徐愷:教育就像一塊海綿,給教育的道路上增加可吸收的水分
    是學到了知識後能夠在社會中得到運用,即知識必須要學而致用。」本期的採訪嘉賓曾在世界500強企業擔任執行工程師,在海外留學近10年的時間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意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注重實踐,也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秉持著這樣的初衷,他毅然決然的回到國內,幹起了教育工作,幫助更多的孩子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
  • 什麼樣的孩子面對挫折不會被擊倒?答案在這兩個字
    「一個球都管不好,丟了怪誰,下次什麼都不給你帶出來玩了。什麼都做不好,整天就知道哭哭哭,沒見過這麼愛哭的孩子。 難怪你爸媽不想帶你,你這樣的孩子,誰會喜歡,我也不想帶你,哭死算了.」 孩子被訓得哭成淚人,還是一直想朝老人身上靠。老人一次次推走靠過來的孩子,嘴裡不停重複著這些話。
  • 你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
    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鬥逞勇。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心懷內疚。容忍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極富耐性。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掌握目標。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慷慨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