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才女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十分的驚豔,令其他家長們羨慕不已,一下子就成為了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讓大家想不到的是,小時候的武亦姝並不是很愛學習。無心學習的她著實讓父母很擔心。
武亦姝的父母為了幫她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身作則,放下了手中心愛的手機,收起了家裡的娛樂設施—麻將機,將從前的娛樂活動變為陪著武亦姝一起做題、學習、玩詩詞接龍"等益智遊戲。在陪伴的過程中武亦姝的父母發現,陪孩子學習遊戲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和麻煩,雖然有些辛苦,但是這樣的陪伴不僅可以引導孩子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還能促進親子關係,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以身作則、以身示教的方式為孩子在家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容易讓孩子產生學習的快樂感,促進孩子愛上學子,主動學習。
蒙特梭利博士指出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吸收性心智,有著超常的學習能力。正因為孩子有著這樣的特性,家長更應該努力的為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因為孩子就像海綿,你把他丟進什麼樣的環境中,他就吸收什麼樣的東西。
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會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並在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同時,引導促進孩子的學習,進而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一個優秀的榜樣。
很多人佩服高曉松的才華,無論是他在《曉說》還是在《奇葩說》,都能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談笑間穿越歷史千年,博學多才確實讓人羨慕不已。他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學底蘊,與他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創辦者,外婆陸士嘉是知名教育家,母親張克群是建築學家和教育家,父親高立人是清華大學教授,他從小就讀於清華園,身邊接觸的每一個人都博學多才,這樣的生活環境,讓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知識薰陶。
高曉松打趣的說:「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裡人就寫一張字條,說你去問誰誰誰。」於是「隨便踹開一家的門,進去聊天就會長知識。」
高曉松從小就在這知識氛圍濃鬱的環境下長大。隨著時光流逝,日積月累,才華之氣也就逐漸養成了。
作為我們平常人,很難有高曉松這樣的學習成長環境,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努力的為孩子去營造好的學習氛圍。好的成長氛圍就像指南針一樣,給孩子未來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在良好氛圍下,孩子可以吸收更多的元素,沉澱更多的知識,醞釀屬於自己的文化,這也便是以後孩子面對社會時,最好最硬的底氣。
記得以前的一則新聞報導:一位49歲的「陪讀媽媽」不僅和兒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而且從兒子讀中學開始,她就在「陪讀」期間考取了會計師,母嬰護理師,中級按摩師等等職業證書,活成了他兒子心目中的榜樣!
這位超努力的母親,不僅用自己的努力為孩子營造了濃鬱的學習氛圍,更用自我提升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雙向養育》一書中說:「育兒先育己,父母應該先改變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聰明的家長不僅僅是看孩子展翅翱翔,還會要求自己一起遨遊天空。孩子的美麗成就,不應該用父母辛苦凋零來做襯託,父母應該用自己的繽紛生活去襯託孩子的精彩人生。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教育孩子都喜歡採用言語上的催促,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好一個榜樣,像這樣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態度,不但不會使孩子心甘情願的學習,還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作家鮑德溫曾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小孩子從小學習接觸到的,大多源於家長的言傳身教,父母只有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教育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為孩子營造出的家庭氛圍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家長應該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儘可能的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1、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成長的良好氛圍
父母以身作則,主動給孩子做出積極的榜樣示範,會讓孩子不知不覺的模仿和學習。
2、營造出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
好的家庭氛圍能夠讓人感到安心舒適,孩子如果從小在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會讓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
3、給孩子鼓勵和讚賞,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被鼓勵,來自於父母的鼓勵和肯定,會讓孩子未來更加的自信。
孩子最想要的不是富裕的家庭條件,更不是數不清的補習班,而是願意通過改變自己,來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的爸爸媽媽。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勵下,努力去追逐更好的未來。願每一位家長能夠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找到全新的突破口,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