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觀潮》:了解課文內容,了解 「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
一、明確單元目標
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自然之美的課文,這些課文寫到自然的現象、景象,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不一樣的美。學習這些課文,要一邊讀描寫的句段以便在腦海中展開想像,形成具體形象的表象,並把想像到的畫面描述出來;在這個基礎上,通過感情朗讀品味這些描寫表現出的意境,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生字組詞
潮cháo(觀潮)
據jù(據說)
堤dī(大堤)
闊kuò(寬闊)
籠lǒng(籠罩)
罩zhào(口罩)
盼pàn(盼望)
滾gǔn(滾動)
頓dùn(頓時)
逐zhú(逐漸)
漸jiàn(循序漸進)
猶yóu(猶如)
崩bēng(山崩地裂)
震zhèn(震動)
餘yú(剩餘)
2.多音字
籠:
lónɡ(蒸籠)
lǒnɡ(籠罩 )
悶:
mēn(悶熱 )
mèn(煩悶)
號:
háo(風號浪吼)
hào(括號)
隆:
lōnɡ(轟隆)
lónɡ(興隆)
觀:
ɡuān(觀看)
ɡuàn(道觀 )
薄:
bó (薄霧)
báo(薄片)
bò (薄荷)
3.近義詞
頓時——立刻
奔騰——奔馳
依舊——依然
屹立——矗立
猶如——如同
寬闊——寬廣
4.反義詞
寬闊——狹窄
平靜——喧鬧
人聲鼎沸——鴉雀無聲
風號浪吼——風平浪靜
5.四字詞語
天下奇觀 若隱若現 人山人海
昂首東望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風平浪靜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滾
齊頭並進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漫天捲地 風號浪吼
6.理解詞語
漫天捲地:布滿天空,席捲大地。形容水勢很大。
人聲鼎沸:人群發出的聲音像水在鍋裡沸騰一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
浩浩蕩蕩:課文裡是講大潮滾滾而來,水勢很大的樣子。
風平浪靜: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山崩地裂:山嶽倒塌,地面裂縫。文中形容浪潮聲音巨大。
風號浪吼:狂風號叫,波浪怒吼。形容風浪大,聲音響。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本文描寫了作者觀看錢塘江大潮的盛況,展現了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與壯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四、細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了解課文 「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介紹錢塘江大潮。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潮來前的景象:農曆八月十八一早,我們來到海塘大堤觀潮。那時江面很平靜。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寫潮來時的壯觀景象:一點左右,兩丈多高的潮頭隨著山崩地裂的聲響飛奔而來。
第四段(第5自然段):寫潮退後的景象:潮頭過後,江水漲了兩丈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