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人們物質水平的增高,很多孩子的童年都享有著極高的物質水平,但是人們越來越發現現在孩子的同理心極差,他們很少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做事時只顧著自己的想法,並且對待父母、家人、朋友,也非常不體貼,在生活中他們看起來非常任性、自我這讓很多父母都很著急,這樣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自私冷漠的一面,甚至還會影響孩子情商的發展。
周周有一個5歲的兒子,全家人都對兒子寶貝好得不行,兒子想要什麼東西家人都會滿足他,周周更是對兒子傾盡了她全部的愛。
但是在這個周末發生了一件事,讓周周心涼了半截,這周末周周不幸感冒了,頭昏腦脹身體也沒有力氣,早晨起床吃過早飯後就一直躺在床上,到了中午兒子突然跑過來跟周周說,想要去遊樂園。
周周跟兒子說,媽媽生病了,今天不能去遊樂園,媽媽病好了再帶你去吧。
誰知道兒子卻不依,兒子開始大哭大鬧,非要讓周周帶他去遊樂園走走,周周只好又跟兒子講,媽媽今天身體不舒服。
兒子卻一點都不關心周周,還是大吵大鬧的要去遊樂園,這讓周周的心情變得十分低落,周周想難道兒子一點都不關心我嗎?我身體這麼不舒服,卻沒有給兒子帶來一點情緒上的波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周周的兒子同理心是非常差的,他不會考慮媽媽的感受,他認為去遊樂園是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是他從不會想媽媽生病了身體是非常難受的。
這樣的孩子如果再不教育他的同理心,長大之後很容易成為一個冷漠自私的人。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孩子同理心的發展過程。
1)同理心的萌發期
育兒專家表示,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在與人相處時表現出的行為會特別體貼,並且能夠細緻覺察出他人情緒上的變化,而對他人的態度給予更多的包容。
擁有同理心的孩子簡直就是小天使一般的存在,孩子的同理心有一個萌發期,就是在孩子一歲前的時候,別看這個時候孩子非常小,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就能看懂媽媽的臉色了,孩子在這個時期已經懂得向媽媽示好來尋求哺乳了。
2)同理心的發展期
孩子在一歲之前有了同理心的萌發,一歲之後就是孩子同理心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同理心的發展,主要通過複製的方式。
在一歲以後,當孩子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哭喊的時候,孩子就會有一種理解別人不幸的感受,來表示對其他孩子的同情。
因為當孩子自己哭喊的時候,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時,他會複製父母的關懷,用在其他大哭的孩子的身上,這就是孩子同理心的複製發展期。
3)同理心的成熟期
一般來說孩子長到6歲的時候就能有比較成熟的同理心了,他能夠把自己的感受擴大到其他的人和物上,並且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體會理解其他人不幸的遭遇,來表示出自己對他人的同情,這個時期的孩子在讀故事書的時候,面對不幸的主角孩子會表現出痛苦的感受。
那麼父母哪種錯誤的教養方式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1)嚴格冷漠地對待孩子
育兒專家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持續遭受到父母的嚴格冷漠對待,會使孩子感覺不到這個世界的友善,從而不利於孩子發展同理心。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對他的態度就是來自這個世界的所有善意,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用嚴格冷漠的態度,因為他們認為慈母多敗兒,對孩子越嚴厲才是對他越好,但事實上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感受不到愛的,所以他也不會對別人傳達愛。
2)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只言傳不身教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父母非常喜歡跟孩子說大道理,我們都知道道理對於熊孩子來說就跟天書一樣,他們根本就不會聽下去。
只有以身作則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才會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如果只跟孩子講一些枯燥乏味的大道理,他們很難對這些道理感同身受,這樣又怎麼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3)讓孩子接觸有關暴力的網絡內容
現在網絡軟體非常的發達,很多孩子從小就能接觸到各種電子產品,在網絡上面存在很多暴力等不良因素,如果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這些沒有被過濾過的暴力信息的話,就會使孩子模仿暴力行為,從而沒有辦法成為一個內心柔軟充滿感情的人。
培養孩子同理心時,父母如何通過以身作則及經驗引導來教育呢?
1)讓孩子明白情緒變化的原因
通過了解孩子同理心的發展,我們能夠知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情緒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情緒的時候,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這種情緒會產生,以及情緒變化的原因。
在孩子感受情緒的過程中,作為父母也要允許孩子釋放情緒,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以包容的心態接納孩子的情緒,那麼日後孩子才能以相同的方式去對待他人。
2)在生活中給予孩子關愛與包容
對於每一個在關愛與包容下成長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同理心都是非常成熟的,這樣的孩子的心中往往具有無限的愛與無限的包容。
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能感受到父母包容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在模仿發展的過程當中,他們也會用相同的方式,以愛和理解去面對他人。
3)鼓勵孩子主動關心他人
想要讓孩子的同理心得到發展,作為父母要鼓勵孩子主動去關心他人,父母作為孩子的老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主動關心其他人的,這樣孩子才會學習到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主動關心他人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孩子同理心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良好的同理心,那麼就代表他的情緒是非常不穩定的。
所以想要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同理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必須要以關愛包容的方式去對待他,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如何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緒。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