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多為他人著想,讓孩子受益一生

2020-10-29 夏橙媽咪

缺乏同理心的人,今天不去幫助別人,明天也無人來幫自己。

執筆:橙媽

定稿:橙媽

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的能力。在看到他人遭遇困境的時候,擁有同理心的人可以對他人的情感進行感知和理解,並且把這種情緒反饋給對方。

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同理心教育,沒有注重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其實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問題,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

小虎是個比較調皮的男孩子,小虎媽媽一直沒有當回事兒,覺得男孩子調皮是正常的,但是有一件事卻改變了小虎媽媽的看法。有一次小虎在小區裡看到了一隻流浪貓,這隻流浪貓受了傷走不動,小虎見狀直接上去踢了一腳。

小虎媽媽非常嚴肅地訓斥小虎,你沒有覺得小貓很可憐嗎?為什麼還要踢小貓呢?其實小虎這樣做,就是沒有同理心的表現,他在情感上是比較麻木的,沒有設身處地考慮到弱者的感受。

為什麼要讓孩子有同理心?

1)善良,是孩子一生閃閃發光的品質

其實同理心強的人,往往就是比較善良的人,他們總是能夠對他人的遭遇有著很好的反饋,能夠設身處地去體諒和理解別人的難處。

很多父母都說,不奢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是個多麼成功多麼有錢的人,只希望他可以善良快樂,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才能夠讓孩子成長為善良的人,擁有閃閃發光的好品質。

2)有助於讓孩子懂得人際交往的智慧

擁有同理心的人,人際交往的能力也會比較強。因為在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往往不能缺乏這樣的同理心。比如當朋友跟你訴說他的苦悶時,如果你表現得非常冷淡,那麼朋友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

朋友之所以跟你傾訴,是希望自己的苦悶被看見,希望得到你的認真回應。擁有同理心的人,會對朋友的傾訴更為關注,因此能夠收穫質量更高的友誼。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1、讓孩子認知情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去認知情緒,對情緒進行梳理。但是很多家長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並沒有在意孩子對情緒的認知。如果孩子能夠早早了解情緒,那麼可能會更早地擁有同理心。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幫助孩子認知情緒,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相關的情緒繪本,陪著孩子一起做一些小遊戲,在讀故事書的過程中,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故事書中的角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這種情緒是怎麼來的。

2、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的榜樣力量,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很有同理心的人,那麼孩子也不會差。對孩子進行正向引導,讓孩子擁有更強的共情能力,比如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有的父母會狠狠責備孩子,沒有關注到孩子背後的需求,而有的父母會去探究孩子哭鬧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共情能力無形就得到提升了。

3、借用場景來教育孩子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是可以找到很多的機會來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的。在TED演講中,有一位演講者講到了她在飛機上的見聞,在飛機上有個嬰兒一直在哭鬧,同行的乘客都感到十分煩躁,只有一個小男孩拿起了自己的奶嘴,遞給了嬰兒的母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指責別人的時候有很多,但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時候卻不太常見,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父母們可以借用場景來教育孩子,引導孩子進行共情思考。

共情能力,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孩子擁有同理心,才能夠擁有更好的人生。對別人的境遇產生同情,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才能夠得到更多的回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情緒有更多的了解,有的人情感豐富,有的人則比較冷漠,除了天生的性格原因之外,還有後天的教育問題。讓孩子擁有同理心,不僅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善良,更能夠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吃香。

今日互動話題: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的問題,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發表自己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家長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要做到這幾點
    享譽世界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發現,一個孩子的共情能力越強就越善於社交,也越有能力感知幸福,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缺少同理心,不善於共情,也不懂為他人著想,那麼這個孩子也會在與人相處時遇到困難,更容易被同齡人排斥。
  • 孩子沒有同理心,媽媽又氣又傷心:孩子的同理心到底該怎麼培養?
    真心爸媽,育兒和家庭教育研究者,兩孩父母,著有《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為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很多媽媽都會用「你打我我會痛,我也打你一下,看你知不知道痛」的辦法來教育孩子。其實這種方法培養的不是同理心,是報復心和攻擊性。
  • 培養孩子同理心,鋪就健康幸福人生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情商,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從根本上講,同理心是指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了解他人的感情和感受。 心理學家對情商(EQ)的定義是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進行自我控制。和智商(IQ)相比,情商對實現人生成功更重要。 研究表明,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對培養健康人際關係,成就事業和學習目標至關重要。同理心也會讓孩子明白欺凌危害,並主動拒絕參與欺凌。
  • 孩子不受歡迎?提高孩子社交力,培養孩子「同理心」是關鍵的一步
    同理心有時候也被稱為共情,主要指站在對方的角度立場去看待問題,在事情的發生之後能夠設身處地的考慮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人並感同身受。有同理心的孩子,他的情商也會比較高,培養一個善良仁愛、勇敢堅韌的孩子的基礎便是同理心。同理心並不等於同情心。
  • 「我難受孩子也無動於衷」,學會3個步驟,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於是老師向家長反映了情況,說這個孩子一點也不關心別人。結果,同事也只能無奈地說:「孩子的性格比較淡漠,我也很無奈,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變孩子。」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些冷血,就會產生和同事一樣的苦惱,作為父母,我們不能讓孩子長時間的處於這個狀態,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性格,否則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沒有同理心的孩子最終不會被別人善待。
  • 情商低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可轉化為「同理心」,讓孩子高情商
    父母在了解情商對一個人的人生產生的重大影響之後,必須幫助孩子改善這種窘境。父母可以通過鍛鍊孩子的同理心從而達到其目的。同理心與同情心大有不同,同理心是在同情心的基礎上,為對方尋找真正有效的方法幫助對方。
  • 家長謹記,孩子離父母遠近不在於是否優秀,而在於是否有同理心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有同理心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呢?家長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一、有同理心的孩子有哪些表現?1.懂得感恩並且自信有同理心的孩子往往能夠理解他人,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了解父母撫養自己的不易,更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 「有同理心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了解發展機制,培養娃的同理心
    相反,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問題,比如不會關心他人、性格自私冷漠等等……因此,家長應該嘗試去了解同理心背後的發展機制,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是個心理學名詞,也叫「共情」,是指個體在人際交往中能體會到他人的情緒和想法,並且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場的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
    1、高情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擁有良好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體會到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站在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上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所以,有學者認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溝通,獲得他人信任與好感的橋梁,也是良好合作的基礎。2、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既然同理心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 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同理心
    「同理心」是多麼基本的處事心態?可是現在的人往往會缺乏同理心。這是為什麼?學校、書本並不會教孩子同理心。所以這需要我們家長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讓孩子為他人著想。#同理心#我家閨女還小,可能只有5個多月,所以我是推著推車去的。都說一孕傻三年,我感覺我就是。我忘記了推推車很不方便!公交車來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去。雖說路途近也不妨礙意外的發生。公交車突然急剎,我又是站著的。可想而知,有多危險。我撞到了一位男士。我連忙道歉,但是對方還是很憤怒。「對不起,對不起!」「帶著孩子還坐公交車!煩死了!」我也沒有說什麼,畢竟我撞到了他。
  • 「過家家」角色扮演遊戲,適合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可以通過對待孩子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同理心,也可以讓孩子生活在嚴厲的懲罰環境中毀掉他們的同理心。場景 1 :媽媽在拖地打掃衛生,孩子自己在看電視,即使打掃到他的腳邊,還要媽媽請他把腳抬起來;孩子根本不關心媽媽做家務,只顧自己看電視。
  •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EQ),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從根本上講,「同理心」是指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了解他人的感情和感受。心理學家對「情商」的定義是,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進行自我控制。和智商(IQ)相比,情商對實現人生成功更重要。
  •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比聰明更重要
    但我知道:孩子一定比我想像的,還要更愛我。我希望她可以不聰明,但要有同理心。可以晚些明事理,但卻善解人意。這不衝突。當一個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時;當孩子能主動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時;當她/他對人類的各種情感有所認知:憤怒、喜悅、恐懼、驚奇……當她/他能夠想像自己處於某一情境下,會有什麼感受,作出什麼舉動,以及,是否能對他人更好意味著他/她是一個有同理心的孩子。
  • 孩子比他人差,從小被欺負,家長應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所以家長應該注意維護孩子成長環境的穩定和溫馨的氛圍,不要吝嗇表達自己的愛意,對孩子多鼓勵多親近,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2,注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社交能力高的人,往往具有極強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同理心可以讓孩子能夠對他人的感受產生共情,所以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好感。感恩之心能夠讓孩子珍惜別人的好感,理解別人對自己的付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可。
  • 雙語:培養同理心是教導孩子尊重他人的一門必修課
    同理心是許多人都很陌生的品質——每個人都想獲得,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如何真正去給予或是得到它。我們所處的社會,人人強調自我滿足,是一種供小於求的狀態。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教導我們的下一代擁有同理心的主要原因。   What Is Empathy?
  • 培養孩子(和我們自己)的同理心
    然而,一種更複雜的對他人想法進行推理的能力,即心理學家所說的「心智理論」,要到五、六歲時才能完全發展出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理解另一個人可能會相信一些不真實的事情,或者他們可能會表達一種情緒並感受另一種情緒。
  • 別再錯把孩子的「同情心」當善良,「同理心」才能培養高情商
    文/菠蘿媽媽育兒課堂 我相信許多父母會把「同情心」等同於「同理心」。當他們的孩子告訴他們的爸爸他們工作很努力,他們的媽媽照顧我時,他們覺得他們的孩子有「同理心」。因此,親愛的父母,「同情心」不等於「同理心」,「同理心」可以使孩子成長為善良的人,能夠以同理心去思考和行動。
  • 哈佛心理學:擁有同理心的孩子,比考試拿100分還更重要!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替他人著想、體貼懂事、具有同理心的人,但是同理心並非天生的,也很難用「教」的或用「說」的,必須透過後天的模仿與學習才會發展。在親子餐廳的遊戲區內,聽到家長正高聲斥責一位五歲大的小男孩:「為什麼要打人!
  • 為什麼戲劇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對於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它體現在一個人一旦具備了同理心,就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信任關係來源於同理心,要建立信任關係,就要在人際交往中逐步體現出自己的同理心,並以此證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這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深化的過程——你對別人越真誠,越善於傾聽、體諒、尊重或寬容別人,別人也就會越真誠和信任。如此繼續下去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後,人與人的交往就非常順利了。
  • 孩子缺乏同情心,通常有這三種表現,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同理心
    其實從多個角度都能夠感受到孩子是否擁有同理心,因為沒同理心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樣子是非常純粹的。1.自私自利如果說一個孩子沒有同理心的話,那麼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過於自私自利,他們總是喜歡以自我為首要考慮目標,而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