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三大指數整體維持震蕩走勢,滬指盤中走高觸及3465.73點,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兩市成交額逼近9000億元,北向資金小幅淨流出約40億元。
盤面上,MiniLED、降解塑料、半導體、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有機矽、白酒、船舶製造等跌幅居前。兩市全天共有漲停個股(非ST)49隻,跌停個股(非ST)5隻。市場個股漲跌比約為1:1(1979:1913)。
儘管比亞迪(002594.SZ)大跌4%帶領整個刀片電池板塊走低,墊底大盤,但新能源產業鏈仍是市場上漲停最多的集合。東旭光電(000413.SZ)、方正電機(002196.SZ)、天汽模(002510.SZ)、銀禧科技(300221.SZ)、北汽藍谷(600733.SH)、藍黛科技(002765.SZ)、小康股份(601127.SH)、亞星客車(600213.SH)八隻個股漲停。
各大汽車廠商近期都開始推廣自己的燃料電池汽車,11月末,上汽大通全球首款氫燃料電池車EUNIQ7亮相廣州汽車展;本月市場傳聞稱豐田燃料電池車Mirai有望量產。上述因素使燃料電池板塊受到了市場更多的關注,同時也成為刀片電池走弱的部分原因。
經歷三天震蕩,小康股份收穫兩連板。11月16日,小康股份發布2020年三季報業績說明會會議紀要稱,賽力斯第―款新能源轎跑SUVSF5(增程式)已量產上市,正在逐步交付,並且公司稱金康賽力斯未來的估值相對來說比其他新能源車企估值的空間可能會更大。
大股東易主預期使得天汽模收穫第五板。
禁塑令下,可降解成為新風口,2日,銀禧科技、丹化科技(600844.SH)、冠豪高新(600433.SH)、華信新材(300717.SZ)漲停。
消息上,12月起,海南全島禁塑;12月1日,《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出爐。其他各省市也紛紛出臺了專屬的禁塑政策。全國開始推行史上最嚴禁塑令的背景下,可降解材料成為了新風口。這其中,丹化科技已收穫三連板。
此外11月30日,金丹科技(300829.SZ)公告稱丙交酯項目已投料試車。據悉,丙交酯為從原材料乳酸生產聚乳酸過程中的關鍵中間體,而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丙交酯的進口替代是國內聚乳酸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11月初觸底之後,廈門銀行(601187.SH)股價已接近翻番,報14.15元,目前四天內三天漲停。同樣強勢的還有5天4板的國盛金控(002670.SZ)和連續兩天漲停的青島銀行(002948.SZ)。若想重複七月初的行情,大金融的持續走強或是關鍵支柱。
業內人士稱,近年來新股發行後的連板效應較差,這給了市場上資金更多的炒作機會;此外像廈門銀行、愛美客(300896.SZ)等個股上市之後的大幅走強,使得次新股賦予了投資者們更大的想像空間。
OLED近期持續異動,面板漲價的大邏輯或是其走強的中長期支撐。消息面上,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稱,蘋果Mini LED裝置出貨量顯著優於預期,分別調升2021與2022年出貨量約350%與450%至1000–1200萬部與2500–2800萬部,進一步刺激了OLED的走高。
2日,TCL科技(000100.SZ)、凱盛科技(600552.SH)等七隻個股漲停。這其中,六連板的彩虹股份(600707.SH)11月14日發公告稱,將斥資22.65億元投資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LCD)。凱盛科技11月30日盤後發公告稱,準備投資五千萬於超薄柔性玻璃項目,目前收穫兩連板。
4連板的中水漁業(000798.SZ)除了受社區團購概念影響漲停外,或還因其參股公司華農保險公司屬大金融板塊。
通信板塊今日異動,漲幅居前,大唐電信(600198.SH)、中通國脈(603559.SH)漲停。
(絕對值 馬子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