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翼龍都很大,其實最小的翼龍只有麻雀那麼大
圖註:森林翼龍復原圖,作者趙闖
提起翼龍大家就會想到翼展超過10米的風神翼龍,這些大傢伙可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巨大最偉岸的飛行生物。在漫長的中生代,數不清的翼龍組成了一個大家族,其中既有巨大的成員當然也就有細小的成員。今天就介紹一種非常小的翼龍,它就是森林翼龍。
來自遼寧的小骨頭
圖註:森林翼龍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森林翼龍可是在我們中國發現的,具體發現地點是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的要路溝,發現的時間是在2014年的秋季。當時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學家正在要路溝進行考察,當他們翻看那些石板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些細小的化石。翼龍專家汪筱林立即判斷出這是一具翼龍的化石,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小的翼龍化石。
小翼龍的化石被帶回北京,然後由專業的化石清理師進行細緻的修復。由於化石太小,化石的修復往往要用上顯微鏡才行。當化石被修復之後,科學家們看到了一隻小翼龍的化石。由於之前從來沒有發現過這麼小的翼龍化石,大家甚至以為發現的是一隻翼龍寶寶。
圖註:放在手掌上的森林翼龍,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的古生物學家與來自巴西的古生物學家一起研究了化石,他們確定化石來自於一個成年翼龍個體,於是在2008年初,古生物學家發表了論文正式將這隻小翼龍命名為森林翼龍(Nemicolopterus),學名來自拉丁語中的「Nemos」(意為「森林」),「ikolos」(意為「棲息者、居住者」)及「pteros」(意為「翅膀、翼」),意思是「森林中長翅膀的居民」,屬名代表這種動物是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翼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為隱居森林翼龍(Nemicolopterus crypticus),種名「crypticus」代表森林翼龍體型較小,容易隱蔽。
袖珍翼龍
圖註:森林翼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森林翼龍的骨骼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森林翼龍體型袖珍,體長只有9釐米,雙翼展開的寬度為25釐米,能夠直接放在手掌上。
圖註:吃蜻蜓的森林翼龍,圖片來自網絡
森林翼龍的腦袋比較大,而且很尖,其腦袋上長有一對大眼睛。與大部分翼龍不同,森林翼龍的嘴中沒有牙齒。森林翼龍的身體細小,四肢強壯,特別是前肢。森林翼龍的前肢指骨加長,上面連著翼膜,這個翼膜與後肢相連,構成了用於飛行的雙翼。除了翼膜,森林翼龍的四肢上長有彎曲的鉤爪,鉤爪能夠幫助它們在樹上爬來爬去。
圖註:飛行中的森林翼龍,圖片來自網絡
從分類上看,森林翼龍屬於翼手龍亞目下準噶爾翼龍超科,其嘴中無齒,身後沒有尾巴便是這個大家族的典型特徵。
在熱河生物群裡爬樹吃蟲子
森林翼龍生存於距今1億2500萬年前至1億2000萬年前早白堊世的中國東北,屬於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的一員。白堊紀的東北生長著大片的森林,在綠色的樹木間有河流和湖泊,這裡便是森林翼龍生活的地方。
圖註:會爬樹、能吃蟲的森林翼龍,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一種小型翼龍,森林翼龍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森林之中,它們居住在樹上,以各種昆蟲為食。從目前的化石發現看,曾經有許多種類的翼龍與森林翼龍生活在一起,它們的體型普遍要比森林翼龍大得多,有的翼展超過5米。森林翼龍大個子的親戚們主要以魚為食,但是也不排除捕食森林翼龍的可能性。為了安全起見,森林翼龍還是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比較保險。
圖註:森林翼龍的化石仿製品和骨架模型,圖片來自網絡
從第一隻翼龍化石被發現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啦,在這200多年裡我們發現並命名了許多種翼龍,它們千姿百態、體型各異。在我們已知的這麼多翼龍中,來自中國遼寧的森林翼龍無疑是最小的成員之一,它讓我們見識了翼龍不僅能夠長大飛機般巨大,也能夠如麻雀般小巧。
文獻
Wang, X., Kellner, A.W.A., Zhou, Z., and Campos, D.A. (2008). "Discovery of a rare arboreal forest-dwelling flying reptile (Pterosauria, Pterodactyloidea) fro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6): 1983–1987. doi:10.1073/pnas.070772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