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媛情感學苑林一老師:別具慧眼,「自我效能感」是突破之口!
導語:俗話說,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人。如果用一個公式表達,那麼這句話就是:氣質=書+路+人。
其中,「路」代表「閱歷」。
跟很多人一樣,我們總是把年齡當成閱歷的證明,但林一老師卻讓我們看到另一種方式,原來家世顯赫、命運多舛更能體察人心。
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少爺到幸媛情感學苑的情感導師,林一老師到底有多少秘密等待我們挖掘呢,我們拭目以待。
▌堅持不懈,從一而終
林一老師屬於贏在起跑線上的那批人,因為家境優渥,所以他比常人更見多識廣,但也為此更努力。
跟大多數人想像的不一樣,覺得有錢人家的小孩就是有錢有閒沒壓力,但事實卻非如此,因為有些東西是溶於骨髓的。
比如:高自尊、高價值。
而這帶來的就是非同常人的努力,因此,在大學以前,林一老師一直是別人家的小孩。
但變故就在大學之後,林一老師遭受了一系列的打擊:親人離世、家庭變故、戀情告吹、遭人背叛……
就像是被迫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裡面的儘是不如人意。
因此,林一老師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
據林一老師回顧:那段時間就像生活在噩夢裡,不敢出現在人前,不敢上臺發言,連呼吸都感覺是錯的。
這是一個二十左右男孩的心理感受,有著悲觀厭世和惶恐不安,但就此放棄嗎?
林一老師顯然不願意,所以他選擇主動出擊。
第一個動作則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站出來,然後借用自己幼時所學拿下大學生創業杯的金獎。
再到後來,林一老師考上了研究生,做過實驗科研,研究學術問題,還曾到監獄幫助需要的人做心理矯正,測量抑鬱因子等。一步步的,慢慢變成受人尊重的情感導師。
▌乘勝追擊,漸入佳境
青少年時期的挫折並沒有讓他一蹶不振,度過那段混沌期,林一老師迎來了自己的人生,他向自己證明,即使沒有那些光鮮亮麗的家世背景,他也依舊可以做自己。
所以,從那以後林一老師的生活可以用「漸入佳境」來形容。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乘勝追擊的呢?
林一老師並沒有具體說,但卻提到了「自我效能感」這個專業術語,說如果一個人反覆成功會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反覆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而他就是通過不斷積累小的成功的方式才逐漸找回自信。
作為一個導師,在訪談中林一老師也分享了幾個特別有用的方式用來提升自我效能感:
1、設立目標
根據個人情況,設置連續性且易於完成的小目標,在不斷的成功中慢慢樹立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
2、比較
尋找合適的比較目標,在對比中發現自己的長處,讓自己逐漸自信。
3、歸因
深入分析自己之前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在歸因過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
4、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當人從事自己擅長的事業或工作時,更容易獲得自信和成就。而「心理—情感」行業,則是林一老師的興趣和擅長所在。
所以,作為一位過來人,林一老師尤其希望所有曾身陷低谷的人都能挖掘自己所長,不斷找回自信,找回自己。
▌彼此坦誠,互相成就
以上是林一老師的人生履歷和現有感悟,那麼在諮詢過程中他又是什麼樣的呢?
在訪談之前我們了解到林一老師是國家級二級心理諮詢師,有過多年的諮詢經驗,非常擅長與來訪者溝通並透析其潛意識中存在的情緒。
換句話說,就是聽別人心裡想說的話,而非嘴巴裡的話。
考察的是導師察言觀色、聽音識人的基本能力。
這是林一老師的作戰經驗,也是他經常傳達給來訪者們的觀念,久而久之,導師和學員之間就達成了一種默契:彼此坦誠,互相成就。
與歐美國家的人相比,國人都比較含蓄,遇到家庭婚姻問題一貫主張的是「家醜不可外揚」,即使在外尋求幫助也會藏著掖著。
因此做到坦誠很難,但林一老師就有這種魔力,讓人吐露實情卻不覺得難為情。
那麼相互成就是什麼呢?
在訪談中林一老師提到了自己的一個學員,她地處東北,是一個豪爽潑辣的姑娘,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在尋求林一老師之前她只有一份月薪5000塊的工作,但現在卻開發了一個副業,成為某平臺上的一位主播。
當然,成為主播並不值得炫耀,值得說的是她在直播過程中所講述的內容。
如果你聽過,就會發現她跟別的主播不同,因為她說的每一句都有出處,而這恰恰是林一老師給的。
所以說,一位好的導師帶給學員的影響絕不僅僅是挽回一段婚姻、修復一段感情,更多的是可預見的美好未來。
而在幸媛,還有很多導師皆秉承著「與幸福結緣」的理念,倡導「女性為愛賦能」,鼓勵我們每一個人發掘自我潛力、提升自我能力,從新的角度看待情感、生活等問題,及時享受生活樂趣,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