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7日電 無論是蘇伊士運河開挖、巴拿馬運河拓寬,還是遠海島礁建設,超大型疏浚及填海造陸工程都離不開鋼鐵巨輪——重型絞吸船的身影,絞吸船也因此被廣大網友喻為「造島神器」。
英姿颯爽的「天鯤號」。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由中國自主設計研發的新一代國之重器——「天鯤號」自航絞吸挖泥船日前成功下水。「天鯤號」全船長140米,型寬27.8米,型深9米,最大挖深35米,絞刀電機最大功率可達7500千瓦。
這是目前亞洲最大最先進的絞吸船。中國自航絞吸挖泥船的自主研製實力再一次讓世人驚嘆。
「天鯤號」為目前亞洲最大最先進的絞吸船。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除體量巨大,「天鯤號」還是國內首艘設計建造、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
「『天鯤號』是迄今為止國內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最先進絞吸挖泥船。」交通部全國水運工程建造師顧明說。
從整船進口,到國外設計國內建造,再到國內自主設計建造……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中國製造業這些年發生巨變,「天鯤號」的誕生具有裡程碑意義。
「天鯤號」船側一隅。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它標誌著我國已經能夠自主設計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實現了該船型關鍵技術的突破,大幅提升了我國疏浚業的核心競爭力。」船舶設計師、中船工業第708研究所副總工程師費龍說。
與大名鼎鼎的前輩「天鯨號」相比,「天鯤號」已全面超越,多項性能位居亞洲第一、世界領先水平。「天鯤號」絞刀電機總功率6600千瓦,最大功率7500千瓦,挖掘巖石、淤泥等不同土質均不在話下,挖掘系統功率等多項性能領先國際同行。
工人們在「天鯤號」上作業。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升級版的「天鯤號」有多牛?
顧明介紹,「天鯨號」每小時挖掘的海底混合物可填滿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半米深的坑,用「削巖如泥」來形容毫不誇張。
如此,作為「天鯨號」的升級版,新一代設備「天鯤號」投入使用後必將為中國疏浚業再添羽翼。
——它是國內首艘採用全電力驅動的自航絞吸挖泥船,不但實現功率最大程度有效利用、設備安全運轉,更有助於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
——它安裝了國內最先進的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統,可實時顯示疏浚三維土質、推算潮位、管理能效、智能自動挖泥。
枕戈待旦的「天鯤號」。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中交天津航道局副總工程師、「天鯤號」監造組組長王健介紹,2011年10月,中國工信部、財政部聯合批覆「5000千瓦絞刀功率絞吸式疏浚船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由天航局牽頭組織,中船工業第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多家單位參研,強強聯合組成研發生力軍。
研發團隊先後化解橋梁耳軸對接難題,使1600餘噸重的橋梁安裝對接誤差控制在毫米級;攻克柔性鋼樁臺車定位系統技術難題,使船體在大波浪中能吸收衝擊能量……
「這些創新使船在特殊海域能抗住九級風浪。」天航局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丁樹友說。
丁樹友說,近年來,國產疏浚裝備還借「一帶一路」積極出海,遠赴馬來西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在海外擎起了中國疏浚的旗幟。記者:毛振華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