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患者在中國尋找希望:CART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創奇蹟

2020-12-22 hc360慧聰網

近年來,新藥的不斷湧現使得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期得到顯著提高,但是患者處於難治復發的階段,其治療仍然面臨很大挑戰。

復發難治的MM(RRMM)治療方法包括二線化療方案、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以及免疫治療(單抗和蛋白偶聯受體、CAR-T治療以及免疫調節劑)。

針對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CAR-T的表現如何?今天,我們通過2個病例來找尋答案。

CAR-T治療RRMM的療效如何

2019年發表於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的一篇文獻總結了多發性骨髓瘤CAR-T治療的臨床試驗,其中全世界在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領域開展最多的CAR-T的臨床試驗為BCMA-CAR-T治療,這些試驗ORR 48%-100%,CR 25%-76%,PFS在2.1~15個月;Kappa輕鏈CAR-T治療的效果不甚理想;NKG2D CAR-NK的治療數據還在統計中;CD19和BCMA雙靶點CAR-T治療效果值得期待,ORR 100%;CD138-CAR-T治療開展較少,5例患者有4例SD,效果不佳。

自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於我院接受BCMA CAR-T治療11例RRMM患者中,9例患者1個月ORR為81.8%,3個月ORR為50%。2例患者發生了SAE,其中1例患者發生了溶瘤,急性腎功能衰竭,經過積極治療後恢復,目前疾病評估為完全緩解;1例患者因肺泡出血去世,其餘患者CRS相對可控。1例患者目前未到評估時間,該10例患者1年PFS 為50%,1年OS 為70%。

多發髓外浸潤,中樞受累,能用CAR-T治療嗎

患者,男性,58歲。2013年2月出現右額頂部血腫且自覺雙季肋部疼痛,2013年9月份診斷MM κ輕鏈型III期A,外院5個化療後達到CR,2014年1月髓內復發,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行PD化療4周期,評估為CR,後行環磷醯胺和VP16進行化療後採集自體造血幹細胞,評估為CR。2014年7月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順利,移植後口服沙利度胺、來那度胺維持。

2017年6月再次出現髓外復發。外院行PAD方案化療,效果欠佳,評估SD。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患者髓外病變逐漸增多,並發病理性骨折、且顱骨多發骨質破壞,並見軟組織腫塊影,鞍區及左顳部佔位,期間複查骨髓穿刺提示形態及流式均陰性,經過局部放療和VAD化療之後,效果欠佳,調整治療方案為IEP和來那度胺治療,顱內佔位較前無明顯縮小。2019年6月複查顱內佔位進一步增大且伴視物重影,額頂部皮下軟組織穿刺病理可見大量異常漿細胞,同時複查骨髓穿刺為陰性,為行進一步治療就診我院。

我院治療經過

入我院生命體徵平穩,體格檢查頭部可見多個腫大包塊,無壓痛,伴視力下降、視物重影,心肺查體無異常。血常規無異常。肝腎功:總膽紅素輕度升高。複查頭顱核磁,顱骨可見多發骨質破壞,鞍區病灶為最大,約47×47×43(mm),左顳部病灶壓迫左顳葉腦組織向內移位。胸部CT可見肋骨、鎖骨、肩胛骨多發的骨質破壞。

a.顳部髓外包塊壓迫腦組織  b.鞍區佔位  c.矢狀位

部CT可見多發骨質破壞、骨質膨隆

入院後做頭部軟組織包塊穿刺,流式細胞學顯示腫瘤細胞上BCMA強表達。二代測序提示腫瘤組織存在BRAF和HRAS基因變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Kappa輕鏈型DS分期III期A,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藥物性肝損傷。入院後給予IEP方案化療,考慮目前鞍區及顳部佔位很可能會引起嚴重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綜合症,為安全起見,建議暫行局部放療。

2019年4月患者外院放療的時候不慎摔倒致右股骨骨折,骨科行鋼板固定術,在家休養3個月後乘救護車返院治療。再次入院評估頭顱CT提示鞍區佔位較前稍有縮小,肺部CT仍可見多發髓外浸潤,骨破壞。

X片可見多發骨質破壞,骨質膨隆

CAR-T治療過程

2019年8月14日行FI預處理,8月19日回輸鼠源BCMA-CAR-T cells,CAR-T後出現2級CRS反應,回輸CAR-T的第29天,CT提示病灶較前明顯縮小。

2019年10月,患者可以自行下地行走,雙上肢疼痛較前明顯減輕,可逐漸抬起負重,自覺體力較前好轉。複查血清免疫固定電泳為陰性,CAR-T治療前後的影像學對比提示CAR-T前的髓外包塊在CAR-T治療後消失。顱內鞍區病灶在CAR-T後明顯縮小。


目前在密切隨訪。患者今年2020年8月(CAR-T治療1年後)複查的PET-CT提示多發骨質破壞在CAR-T治療1年後明顯修復,代謝明顯減低,CAR-T的有效性和持續性都令人鼓舞。

MM,多發骨折,法國患者尋求中國CART治療

一位來自法國的女性患者,55歲,內科醫生。確診多發性骨髓瘤4年餘,患者5年前以輕度乏力起病,未予在意,進行性加重,2015年11月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IgG-kappa型,血清蛋白電泳示IgG 30g/L,發病時無貧血,無腎功能損傷,無骨質破壞,未予治療。

1.法國治療經過

2016年10月VTD方案治療4個療程達CR後,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口服來那度胺維持治療。然而好景不長,在2017年12月病情進展,檢查發現雙側肱骨骨折,全身多處骨破壞。2018年3月又接受了DECP方案治療,骨痛明顯,影響生活。2018年12月又進行了包括二線藥物卡非佐米、泊馬度胺的化療及放療的治療,但是病情一直不見好轉,2019年10月來中國求醫。

2.我院治療經過

患者入院後生命體徵較平穩,體格檢查提示精神狀態很好,因為左脛骨上段有大範圍骨破壞,影響日常活動。患者入院前血清蛋白電泳示IgG-kappa 8.5g/L。入院後常規檢查:血常規:白細胞 2.72×10^9/L、血紅蛋白 89g/L,血小板128×10^9/L,生化檢查:肝腎功未見異常,球蛋白明顯升高19.70g/L,β2微球蛋白6.42mg/L。既往史:2015年因甲狀腺癌行甲狀腺切除術。

入院後肺部CT可見肋骨有腫塊,髓外包塊向外膨隆,肋骨多發骨質破壞。

入院後行超聲引導下左脛骨上段穿刺活檢,腫瘤組織病理提示漿母細胞型漿細胞瘤,BCMA抗原強表達。腫瘤組織基因二代測序顯示KRAS、IDH2、CHEK2、FAT1基因變異。診斷1.多發性骨髓瘤DS分期 III期A組 ISS分期 III期 多發病理性骨折 雙側肱骨內固定術後  胸椎及股骨內固定術後2.甲狀腺切除術後

入院後評估病情有行CAR-T治療適應症且無禁忌症,啟動CAR-T治療,2019年12月4日行CAR-T治療前預處理化療方案FC,2019年12月9日及12月16日回輸鼠源BCMA-CAR-T cells共15.9*10^5/kg。CAR-T治療後CRS1-2級,過程順利。後定期複查CAR-T cells 的擴增較好。

患者CAR-T治療前後的影像學對比,CAR-T治療前的髓外病灶在CAR-T後的30天明顯縮小,療效肯定。

複查左側脛骨CT提示骨質破壞嚴重,考慮恢復需較長時間且患者有非常強烈的儘快恢復正常生活與活動的願望,建議回當地行骨科手術。後患者回到法國行脛骨內固定術,手術病理未見腫瘤細胞,可見較多壞死。患者積極進行術後鍛鍊,恢復良好。因疫情原因尚未回來複查。

小 結

多發性骨髓瘤BCMA- CAR-T治療短期療效好,長期療效有待評估,且如何維持長期療效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治療過程中的CRS反應可耐受,有中樞侵犯的RRMM並非為CART治療禁忌,但一定請有豐富CART治療經驗的醫生進行全面充分評估,確保神經毒性綜合症可控的情況下進行,回輸CAR-T後要密切監測。

根據2019年ASH報導除BCMA CAR-T治療外,世界範圍內其他CAR-T治療RRMM尚不成熟。雙靶點CAR-T,包括BCMA/CD19,BCMA/TACI等正在研究中,異體 BCMA CAR-T,SLAMF7 CAR-T正在研製中,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張超

相關焦點

  • 全新靶點多發性骨髓瘤新藥XPOVIO™(selinexor)獲FDA批准上市
    (以下簡稱Karyopharm,納斯達克股票代碼:KPTI)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合作開發的全球首款核輸出抑制劑XPOVIOTM(selinexor,德琪醫藥產品代號ATG-010)與低劑量地塞米松聯合用於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RRMM)。這些患者至少接受過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和CD38單克隆抗體在內的多線治療。
  • 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
    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與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聯合江蘇省人民醫院、上海長徵醫院,近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的雙表位CART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探索性臨床試驗」學術論文。這種新型CART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獲得顯著療效,研究者對風險控制還提出了有效措施。
  • CART技術獲批二期上市前臨床研究 造福骨髓瘤患者
    原標題:滬蘇聯動加速「未來技術」造福骨髓瘤患者  東方網4月17日消息:由我國學者發起的新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技術在腫瘤治療領域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採用南京傳奇公司CART技術治療17例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獲得顯著療效,二期上市前臨床研究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
  • 骨髓瘤治療新選擇!國內首個泊馬度胺榮耀上市
    如今泊馬度胺原研藥在中國還沒有上市,而我們的國產製藥就已經推出,這是非常大的進步,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所以非常高興天晴血液能把這個藥物研發成功,給中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鍾立業教授表示,骨髓瘤診療的研究進展大大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但骨髓瘤仍然是一種慢性疾病,關鍵在於確定合適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其中,OPTIMISMM、ICARIA-MM、ELOQUENT-3等研究等證實泊馬度胺在復發MM治療作用顯著。對於復發MM的治療,最佳組合和排序是關鍵,未來將繼續探索含泊馬度胺的聯合治療方案,開發最具個性化的治療方法。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8年前,她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MM)——血液系統腫瘤的第三大疾病,經歷了化療、自體細胞移植等一系列治療手段後,2015年還是出現了復發。2017年4月,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免疫治療法開始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開展,她在生死的邊緣獲得了新生。
  • 科濟生物CT053全人抗BCMA-CAR 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
    上海2019年9月17日 /美通社/ -- 美國波士頓時間2019年9月14日下午,在第17屆國際多發性骨髓瘤研討會(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shop, IMW)上,科濟生物報告了
  • 骨髓瘤新藥!賽諾菲CD38抗體Sarclisa獲英國NICE批准,治療復發/難治...
    該方案將通過英國癌症藥物基金(CDF)提供資金,將為RRMM患者提供一個新的治療選擇。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血液癌症,在英國每年大約確診5700例新病例,是第五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據估計,英國每年約有500人將從NICE的推薦中受益。
  • 多發性骨髓瘤中國市場潛力達300億元,多款創新藥物布局藍海市場
    根據最新發布的WHO全球癌症統計報告,2018年中國新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20,066 例,年齡標化發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rate, ASIR) 約為10萬分之1.4;同年死亡患者14,665例;5年累計發病 人數44,643例。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口老齡化的加劇,2020年中國多發性骨髓瘤新發患者預計將達到21,286例。
  • 邦耀生物BCMA-U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研究會召開
    2019年9月17日下午,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邦耀生物)聯合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血液內科梁愛斌教授團隊開展的一項名為「BCMA-UCART細胞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血液內科啟動。
  • 好醫友腫瘤治療應答指數:「銀髮殺手」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時機如何...
    如果患者長期骨質疏鬆、骨痛無法緩解,找不到病因,要注意排除多發性骨髓瘤。  骨髓瘤還可發生在身體其他地方,如肺或肝,但這通常發生在晚期,稱為「髓外病變」。大多數患者並不會同時發生這些症狀,通常只有一到兩個。  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為何時機很重要?  骨髓瘤目前還無法治癒,但可以治療,關鍵是何時進行治療。
  • 賽諾菲Sarclisa組合療法治療骨髓瘤III期臨床效果積極
    賽諾菲(Sanofi)近日公布CD38靶向抗體藥物Sarclisa(isatuximab)治療復發和/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III期IKEMA臨床試驗的陽性結果。IKEMA(NCT03275285)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籤III期臨床試驗,在16個國家的69個臨床中心入組了302例復發和/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這些患者先前接受過1-3種抗骨髓瘤療法。試驗期間,Sarclisa通過靜脈輸注,劑量為10mg/kg,每周一次持續四周,之後每隔一周輸注一次,卡非佐米劑量為20/56mg/m2每周兩次,治療期間使用標準劑量的地塞米松。
  •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有什麼飲食禁忌?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了我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有什麼飲食禁忌?因為化療的副作用較大,對身體上會有很大的傷害,那還可在化療期間同時結合上中醫來進行對症治療也是會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平時飲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膩,不易消化的飲食.同時保持心情舒暢,這樣對病人身體恢復是非常好的。在本文中,還將做一些論點的闢謠,要知道這些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
  • 三款新藥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來自諾華(NVS.US)、雲頂新耀-B(019...
    Lp(a)水平升高是一個獨立的遺傳性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因子,而TQJ230通過降低Lp(a)蛋白的表達,有望降低患者CVD風險。此次TQJ230在中國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擬開發適應症為通過降低脂蛋白(a)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中大教授採用新療法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提起血液腫瘤或「血癌」,人們一般都會想到白血病,其實還有一種常見的血癌叫「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中的漿細胞發生惡性癌變而成,發病率僅次於淋巴瘤。  筆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該院血液科李娟教授在國內率先採用「含新藥的誘導方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維持治療」的整體治療策略,將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長至95.4個月,很多患者已經生存了十多年,多發性骨髓瘤逐漸從惡性腫瘤變成了一種慢性病。  李娟介紹,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於中老年人,發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惡性程度高,患者在以前的生存期僅33個月。
  • 靶向BCMA的CAR-T細胞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I期臨床研究 | BMC Journal
    Zhang, Fang-Xia Wang, Peng-Yu Zhang, Bo Lei, Liu-Fang Gu, Jian-Li Wang, Nan Yang, Ru Zhang, Hui Zhang, Ying Shen, Ju Bai, Yan Xu, Xu-Geng Wang, Rui-Li Zhang, Li-Li Wei, Zong-Fang Li, Zhen-Zhen Li, Yan
  • 打造臨床CART管理系統,再現Emily奇蹟
    如何提高CART治療後的預後,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癒,再現Emily奇蹟,始終是擺在醫生面前的一個問題。 潘靜主任根據團隊幾年間上百例難治復發兒童B急性CART的臨床治療經驗,以及對CART後復發機理的基礎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臨床CART管理系統(CCMS: Clinical CAR Management System)。
  • 降低37%死亡風險 強生Darzalex皮下注射治療骨髓瘤3期臨床成功
    試驗結果表明,將Darzalex Faspro與新基(Celgene)的Pomalyst和類固醇地塞米松聯用,可以減緩骨髓瘤疾病進展,與Pomalyst和地塞米松聯用相比,可降低患者死亡風險達到37%。
  • 首個骨髓瘤新靶點藥物!核輸出抑制劑Xpovio在美國上市,治療多重難...
    本月初,Xpovio獲得美國FDA批准,聯合地塞米松用於既往已接受至少4種療法且其疾病對至少2種蛋白酶體抑制劑(PI)、至少2種免疫抑制劑(IMiD)、一種抗CD38單克隆抗體難治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
  • 第五屆抗白血病 淋巴瘤國際高峰論壇【多發性骨髓瘤專場】成功舉辦
    selinexor是全球首個口服選擇性核輸出蛋白抑制劑(XPO1),已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和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DLBCL)。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進展」為題分享了2020年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和法國多發性骨髓瘤高峰論壇中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NDMM)的相關內容。
  • 傳奇生物公布多發性骨髓瘤CAR-T療法新數據:緩解率達97%
    正在舉行的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傳奇生物公布CAR-T療法西達基奧侖賽(cilta-cel)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最新數據顯示,當中位隨訪時間12.4個月時,97%患者獲得緩解。這是國內首個被納入突破性治療名單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