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後應該怎麼做,才能感化家人,形成佛化家庭

2021-01-11 我聞梵音

大千世界,茫茫宇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其實很渺小,就想宇宙中的浮沉一樣,而人類生活的世界確實五彩繽紛,真所謂花花世界,物慾橫流,在這個人類社會中每個人也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夢想包括事業、財富、健康、長壽、等等。

人們在追求名聞利養的過程中心裡也走過了喜怒哀樂,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有部分人群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了自己的信仰,說到信仰就步入正題了,信仰有很多種像基督、伊斯蘭、佛。今天就聊聊佛學的信仰。

很多學佛同修和佛化家庭對佛學的理解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佛化家庭因緣真的是讓人歡喜,一家人都學佛就有共同語言,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勉勵。切記:不要互相指責,剛剛說了學佛每個人對佛學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多交流,不要要求指責對方,你說這樣修,對方說那樣修,就產生了對立,產生了矛盾,所以不要指責對方,只要學佛都好,這樣才有助於佛化家庭更好的建立。

還有一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家庭就自己一個人學佛,感覺像孤軍奮戰一樣啊!奉勸有這樣想法的人,可不要這麼想,學佛可不是打仗,家裡如果就自己一個人學佛,也好自己感覺很慶幸,要代表自己的家人感恩佛法,讓我先遇到了佛法,接下來我通過學習佛法一定要善待我的家人,一定要用佛法孝敬父母長輩,一定要用佛法釋放更寬容的大愛對待自己的伴侶,讓我的得家人因為我而感受到佛菩薩的大慈大悲。

所以要是佛化家庭,一定要惜緣,珍惜生生世世修積的善緣能組成的佛化家庭,佛化家庭不能相互指責對方的修學方式,應該多交流,多溝通。家庭就一個人學佛的也正是自己修行的大好機會,自己能夠通過學習佛法,把佛法落實到生活中感化家人,從而讓家人自己愛上佛學,自然慢慢的就成了佛化家庭,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自己能做好感化家人決定功德無量。

分享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善知識多多指教。

相關焦點

  • 家庭生活中如何學佛,自己學佛很精進,家人不理解怎麼辦
    相信有學佛同修遇到過類似情況,早晨很早起床,學佛很精進,把一些經咒念完,幾個小時過去了,家人一看真好,真用功,你怎麼不去出家當和尚呢,這樣就會造成誤會,家人不會認為你學佛精進用功是應該的,僅僅會以為你讀經了早飯沒人做了,你學佛了我們生活受影響了,甚至有些極端的情況,家人會因此排斥佛法,甚至有可能會和佛學劃清界限,心想都是這個佛學影響了我們的家庭生活。
  • 學佛首先得做個正常人,不能學成「佛油子」
    學佛是一個探索人生真諦的過程。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返璞歸真,使自己內心變的慈悲,清淨,處事淡然。通過學習佛法,我們在為人處事上會表現的更加理智,心態平和,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積極向上。
  • 一人學佛,全家人都有福!
    佛法治病救人感化全家學佛這是發生在沉達飛身上的真實故事,她從小體弱多病,自從她開始學佛,許是佛菩薩顯靈保佑她家,她的父親生意越來越順利,脾氣也越來越溫和。一人學佛 全家得福佛經上說:佛說種種法,為治種種心。
  • 學佛人該如何為父母、家人祈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許多人斥佛無父無母,實則不懂佛之大愛。佛將父母養育之恩列為世間四恩之首,並告誡眾生:「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為報父母之恩,佛曾親上三十三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又三為父淨飯王說法,甚至在淨飯王死後,「為當來世諸不孝順父母者故,以大慈悲,現自躬身擔父王棺。
  • 學佛與修佛
    學佛與修佛
  • 佛說:學佛人須知佛法中這八種德行!
    有人說是學佛的智慧,有人說要學佛的慈悲。這是一個很大議題,古往今來還沒有一個統一答案,七葉君同樣答不上來。不過,佛法中有這八種德行。佛說:學佛人都應該知道、且在學佛過程中貫徹這八點!據《大正藏·法海經》記載:有一次,佛對上首弟子、神通第一尊者大目犍連說:「吾自今後,不復說戒。汝等可自共說戒。」
  • 學佛,具體學什麼?佛說:修七善法!
    世人學佛,不論其初衷如何,根本目的自然是修佛成佛,摒棄惡業,不墮魔道,不想在生死苦惱之海、六道輪迴中繼續一次又一次輪迴……可怎麼做呢?相信所有的學佛人都不會這麼想!又回到了原點,如何修佛成佛?成佛不易,佛修三大阿僧祇劫,絕非你一生一世努力可達到。但也別灰心,斷除惡業,不墮魔道,脫離生死海,求得佛的智慧與解脫之道,這是通過修行可以達到的。具體怎樣做?佛說:修七善法!
  • 今人拿'心'學佛,離佛界有億萬裡,那又怎能成佛呢?
    志是得時時知足,才能成的。」求大、求高的,是自私和貪心的表現,是受名利地位的趨使,經不住逆境的考驗。他的新,極易受外界的牽動,所以定不住志。必須處處知足,把一切塵緣看淡,心無一物,才能定住志,不動心。34. 先生說:「今人拿『心』學佛,離佛界有億萬裡,那又怎能成佛呢?」
  • 佛教:學佛越久,離佛越遠,你也這樣的嗎?
    「學佛一年,佛就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就在天上」,是許多學佛者的真實寫照。學習越久,反而離佛越遠,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一部分學佛者學了一段時間後,去煩惱、增智也都有感應,但一想到明心見性還有許多路要走,就沒有了信心。那還有什麼理由呢?學佛無道學佛要有方法,即佛教所說的「學佛無道」。
  • 學佛念佛後的神奇感應!
    醒來後,回憶夢中情景,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由於佛菩薩的加持,我應該是重罪輕報了。  六、女兒念觀音聖號脫困。女兒小時候比較淘氣,經常會做出些讓人意料不到的事。以前遇到這樣的情況,都要打好幾天吊瓶才能好。但母親歲數大了,腿腳不便,當時身體虛弱地甚至無法下樓去醫院,我找門口診所的大夫上門診治,人家一問年齡,怕擔責任,直接拒絕。想到我以前也有這樣的經歷,沒感冒,不流鼻涕,莫名的就渾身發冷,後來看到學佛網友的分享,知道是有無形眾生在身邊的緣故。我給母親吃下一片退燒藥後,就默默地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菩薩保佑母親病體痊癒。第二天早上,母親退燒了,精神也好了。
  • 佛前許願,明白這兩點才能有求必應!
    以迷信的思想去禮佛,並且在佛前許下種種心願。為什麼說是以迷信的思想去禮佛,去許願呢?因為有很多人雖然禮佛,但卻並非學佛,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迷信,什麼是正信。」只知道,諸佛菩薩是有求必應或是因為聽某某說,這裡的佛、菩薩很靈,走一起去許願吧。從而來到佛前禮佛、許願!
  • 淨空法師:我們學佛卻不懂佛,佛是什麼?
    我們學佛,佛是什麼?為什麼要學佛?學佛有什麼好處?這些問題如果不是搞清楚、搞明白了,對我們的修學會產生障礙。 學佛就是修心。真心就是佛,妄心就是凡夫。真心、妄心我們統統都有,但是現在我們只會用妄心,不會用真心,錯就錯在此地。
  • 《學佛群疑》第16講丨破斥「地獄門前僧道多」、「學佛越久離佛越遠」等謬論
    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種觀念,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將此觀念擺下,才能真正得力。所以,禪者修行,重視過程不重視目的。在修行過程中依照明師的指導,用正確的方法,精進不懈,勇往直前。所謂一摑一掌血,一步一腳印,貼切著每一念,不容瞻前顧後,念念不斷、絲絲入扣、綿綿不絕,功夫自然得力。得力之後,始知悟與不悟、生死與涅槃,和修行了不相關。
  • 學佛三要 ---印順法師著 一、學佛之根本意趣
    這一問題是應該明白的。可以說:學佛並不是無意義,無目的,而是要想獲得一種高尚、圓滿的成果。學佛的而能夠深刻的理解到學佛的根本意趣,進而感覺到非學佛不可,有這種堅強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學佛之路,而不在佛門邊緣歇腳,或者走入岐途。   人生存於世間,究竟所為何事?有何意義?這要從吾人本身去觀察,唯有這樣才能把握住學佛的意趣,因為佛法就是解決人生的根本方案。
  • 佛教:業障現前,化「逆緣」為「順緣」的方法,王居士的故事
    通過學佛改變命運的人,才是未來的學佛人。改命就是化「逆緣」為「順緣」的過程。相信很多學佛同修會有這個體會,學佛後「逆緣」明顯增多,各種障礙層出不窮,從佛教的教義來講,這是冤親債主障礙你。當然也有好的一面,學佛後,業障提前現前,度過魔障的階段,以後學佛的道路就很順暢,最難的就是經歷「逆緣」的階段。
  • 我的學佛因緣、學佛的好處以及學佛帶來的改變!
    我從小就很喜歡佛菩薩,看到佛菩薩我就很開心。說到今天的課題,我感覺很欣喜。接下來,我就談談自己的學佛的因緣、學佛的好處和學佛的改變。學佛的因和緣首先我講講,我學佛的因。因為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與佛有關的,讓我的學佛經歷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學佛的好處如何學佛,學佛的好處,學佛之後的改變,放生的好處以及注意事項等等,成了我們經常探討的話題,在這裡,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放生的認識。
  • 佛理智慧:學佛要有『平等心』
    歡迎關注佛理智慧。我自幼受母親影響,喜歡佛經,學佛修行二十多年,對佛法感悟頗深,希望把我的心得感悟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們學佛不要因為他稱讚我,或是誹謗我,就分別這是我的親家,那是我的冤家。我們不要有冤親之分,要一視同仁,大家都是佛。這是大丈夫氣概。成佛的心量要虛空一樣廣大,能容納萬物。我們要不分別冤親,我們的心是平等的。為什麼呢?因為心無相,大家都是佛,所以是平等的。但心一有相,就不平等了,就有男女相,善惡相之分了。佛的心是平等的。
  • 學佛的人可以求神問卜預知吉兇嗎?學佛的人怎麼樣才能獲得平安喜樂?信鬼神的人與學佛有衝突嗎?
  • 人情要了雞的命,學佛不殺生該怎麼做?(問題合集08)
    其中不確定的問題,會請教上師後再作回答。之前幫了朋友一個大忙,昨天她就非要送了一個她家養的土公雞給我,我想放到廟裡去(不能殺生),然後家裡就鬧翻了(家裡本來就堅決反對學佛),我不想殺,如果雞送人的結果還是被殺,攔不住,家裡人今天拿去殺了(肉拿回來做好不吃也是會吵架,進而會有誹謗佛法的情況出現),我雖然有給公雞念觀音心咒但是我仍然很痛苦,是不是也已經犯了殺生戒?
  • 嚴持戒律,讀誦大乘是學佛的根基!
    末學讀的第一部經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一部孝經,是我們每個佛弟子都應該學習的一部經典。佛在這部經當中,詳細述說了地藏王菩薩因地時的各種孝行。佛也是在教導我們如何盡孝,如何做人。生而為人當盡孝,學佛應該先學會做人,從關愛家人,孝敬父母開始。如果一個人不能孝順生身父母,說他愛別人,愛眾生,那誰能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