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漢語沒有競爭優勢,不能成為新加坡的主導語言

2020-12-13 小城講歷史

李光耀晚年在與老友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聊天時,施密特問他這輩子幹過最自豪的事情是什麼,李光耀回答:「我把英語而非華語作為新加坡的主導語言。」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非常高,達到百分之七十五,這些人大都是廣東和福建一帶移民的後裔。196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之時,曾有華人代表找到李光耀,希望他能將華語定為新加坡的國語,但被李一口回絕。李光耀同樣是華人後裔,對於他的這一行為,當時有很多人表示不解,不明白他為何堅決不同意把華語選為新加坡的主導語言。

對於此事,李光耀曾在自己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有過記敘,他坦承新加坡是有七成的華人,但畢竟還有三成的馬來人和印度人,如果自己執意將其中一個族群的語言定為新加坡國語的話,都勢必會引發其他族群不滿,處理不好就會讓新加坡四分五裂。當然,這只是李光耀陳述的原因之一,另外一點是則是他認為漢語的國際競爭力不強,優勢要低於英語。

首先,李光耀認為漢語晦澀難懂,如果不是從小開始學習,很難真正掌握,漢語屬於單音節語言,每一個字的發音都有4個到5個聲調,這對於初學者而言非常困難。其次,漢語筆畫複雜難於書寫,這會讓初學者十分困擾。

李光耀曾坦言自己雖然是華人後代,但年輕時並不會講漢語,後來出於競選需要才開始學習,不過李光耀承認雖然自己花了近50年的時間去學習漢語,但卻從未真正掌握其精髓。相比較而言,李光耀認為英語構造簡單,易學易懂,並且是全球性語言,競爭優勢明顯要高出漢語。

李光耀曾直言不諱地說:「很幸運,過去統治我們的是英國和英語。」基於新加坡的現實狀況,李光耀指出新加坡要想保持繁榮,只有不斷融入世界這一條路可走,而英語作為全球性的語言,是新加坡聯繫世界不可替代的媒介。李光耀認為只有掌握了英語,並將英語定位新加坡的國語,才能與全世界做生意,畢竟新加坡80%的GDP都是來自於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

李光耀甚至曾斷言,如果未來新加坡摒棄了英語,轉而將華語定為工作語言,那將會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因為現在即使是中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也都在學習英語。

相關焦點

  • 李光耀: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對於此事,李光耀曾經做過解釋,他認為固然華人數量佔到新加坡總人口的七成以上,但畢竟還有三成的印度人和馬來人,如果執意將一個民族的語言定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都勢必會引起其他族群的不滿,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新加坡分裂。考慮到國家穩定團結的大局,李光耀曾坦言這三個族群的語言都不會成為新加坡的國語。
  • 李光耀為何說: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在1965年新加坡建國之初,李光耀就公開表示過: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乍一看,是不是感覺滿滿的排華意味呢? 一、李光耀上任之初就表現出對於主導語言的慎重考量 眾所周知,身為新加坡的開國元首,李光耀卻是地道的華人,祖籍中國廣東
  • 李光耀為何說: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這世上有一個國家,大半人口是華人,可佔據國家的主導語言是英語,它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如今是一個國際多元化的移民國家。喜歡看新聞聯播的人們大都知道李光耀,他被譽為新加坡國父。也是他一手主導了將英語變為新加坡通用語言這件事。他認為,在新加坡,漢語語言劣勢很明顯,因而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只要我在位一天,漢語就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01深知這個國家人民的厲害這個人就是李光耀,被譽為新加坡的國父,自他上臺以後,就直接將漢語廢除了,並且還全面禁止了有關漢語的學習項目,甚至連當時有名的南洋大學都關閉了,之後他便開始大力宣傳英語的好處,並且積極推動,讓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由於新加坡的華人數量佔比比較大,所以其推廣難度可想而知。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漢語絕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新加坡超過7成都是華人,李光耀卻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官方語言 引言 越喜歡一個人,受這個人的影響越大。 即便是到了現在,提到新加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李光耀這三個字,這便是他的影響力。新加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其國內有超過7成的人數是華人,漢語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卻從來未被官方定義為國語,這一切的根源則與李光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李光耀:華語的劣勢顯而易見,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對於此事,李光耀曾在其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有過這樣的記錄:「新加坡於1965年獨立時,中華總商會的一組代表向我遊說希望將華語選為國語。我對他們說:你得先把我打倒。」當時很多人想不通,李光耀同樣是華人後裔,並且他曾坦言,自己非常清楚得罪了中華總商會,對政治前途非常不利,那他為何寧願承擔風險,也仍然堅持不把華語定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呢?
  • 李光耀: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你怎麼看
    一九六五年,新加坡剛剛從馬來西亞獨立之際,當時很多人都希望把中文選定為官方語言,但遭到李光耀的堅決反對。李光耀: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在那時候,很多人都感到疑惑,李光耀自己也是華裔,他為什麼會表示反對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 李光耀:漢語沒有任何優勢,應推崇英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非漢字莫屬了,至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已經形成了特有的魅力,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法比擬的,漢語包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積澱,漢語除了中國使用以外,也就是集中在東南亞的某些國家了。
  • 李光耀直言:漢字「缺陷」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
    新加坡在李光耀大刀闊斧的改革下,經濟發展相當快,新加坡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對於這些改革,李光耀認為最難的還是語言改革。
  • 李光耀:新加坡7成是華人,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李光耀:漢語在國際競爭中沒有優勢,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前言 百度上有一個詞條,關於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去新加坡可以說中文嗎?"好奇的驅使,許多的人不由自主地點入瀏覽。
  • 李光耀:新加坡七成是華人,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李光耀便是如此,他知曉過往不可追憶,便勇敢向前。當時新加坡七成是華人,但他還是堅持用英語作為國語。甚至坦言,除非打倒他,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為國語,這一切,又是為何呢?沒有有力的商業,沒有豐富的資源,一個彈丸之地,舉步維艱。但新加坡,硬生生便開闢了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道路,令自己成為發達國家。當時的新加坡,人口不過兩百萬,這對一個國家而言,無疑是一個十分微末的人口總量。放在現在,中國一個省份也不止這點人數,可在當時,就是如此局面。而在這些人口中,百分之七十五皆是華人。
  • 李光耀:新加坡七成是華人,除非打倒我,不然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李光耀便是如此,他知曉過往不可追憶,便勇敢向前。當時新加坡七成是華人,但他還是堅持用英語作為國語。甚至坦言,除非打倒他,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為國語,這一切,又是為何呢?新加坡國父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呱呱墜地。雖然祖籍是中國廣東,但他自小生長在國外,接受的也是英氏教育。
  • 新加坡超7成華人卻廢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劣勢,英語有一大優勢
    廢除漢語,去中國化1965年8月9日,李光耀以新加坡總理的身份宣布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實現獨立,成為一個有主權和民主的國家,在是一個讓人異常難過悲傷的消息。在李光耀看來,新加坡雖然華人居多,但是漢語也個劣勢,漢語有平翹舌音之分,且一個詞語可能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意思,非常難學,倘若將漢語作為新加坡通用語言,那國民可能要再繼續學習英語以便與外商更好的交流討論,這將是一個異常痛苦和困難的語言轉變。
  • 李光耀:此生最自豪的事,把英語而非漢語作為新加坡官方語言
    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人均GDP6.4萬美元。有人問,這個以華人佔絕大多數的國家,為何不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按道理來說,新加坡以華人為主體,在國語選擇上應該選擇華語才對,但新加坡卻偏偏選擇了英語作為國語,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為何李光耀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就是在英國殖民期間,他們也從未規定讓新加坡人民必須使用哪種語言。但是在李光耀上臺之後,他直接廢除了漢語,並且禁止了漢語的相關學習,更是將南洋大學停辦了。他只主張將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那時中華總商會的一些人曾向他提過建議,其實漢語當作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利大於弊的,但是李光耀卻表示:可以,但是你們要先打倒我。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只要他還在為一天,那麼官方語言就有一天不會是漢語。
  • 華語為何不能作為新加坡國語?李光耀:那會是個錯誤
    為了改善人均消費水準,解決失業問題,李光耀還從外國引進資源,做金融轉口貿易。同時,李光耀還發現到新加坡的優勢,將新加坡打造成旅遊大國。正因為他一次的突破,一次次的改變,才讓新加坡的狀況越來越好,慢慢的便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 李光耀:中文英文都要學,但人只能有一種主導語言
    李光耀的觀點,我總結下是這樣的:1、華人不能丟了華文這個根 2、但是大多數人只能有一個主導語言,很難兼顧兩種「母語」。事實上,正是李光耀讓英文成為了新加坡的第一語言。在這裡,我們也許會感受到一種華人社會隱隱的無奈:要發達,就得學英文;要保留民族認同感,就得學中文。而中文和英文從文字到文化、到價值理念,都是那麼的不同,都要學精,談何容易?
  • 新加坡明明華人居多,卻為何廢除漢語?李光耀:使用漢語沒有好處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華人佔比超過了70%,無數華人為新加坡的獨立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建國伊始,有很多居住於新加坡的華人富商為了傳承和宣傳中國文化,創辦了很多中文學校。然而,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在上臺之後,卻對漢語採取了一系列禁止措施,不僅廢除了漢語,禁止漢語的相關學習,還停辦了南洋大學(近代歷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
  • 李光耀為何定英語為新加坡官方語言
    按照慣例,無疑應該拋棄馬來語而選擇使用人口最多的華語,但李光耀卻在審時度勢後,力推英語上位,最終確立了英文為新加坡的政府用語。要知道,他要不是一個強勢的大家長,是怎麼也做不到的。新加坡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英國當局都沒有宣布英文為官方使用語言,反而是英國撤走後,李光耀做到了。
  • 新加坡7成是華人!李光耀: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意識裡中國文化的日漸淡薄,也是"中文成為官方語言"的阻礙之一。官方語言代表國人普及。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港口每天來往多國貨運,交談甚多,總有是要統一的語言才可快速完成必要的交流。"中文重新學起來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