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優秀家長發言稿,直面當下家長群作業批改問題,贏滿堂喝彩

2020-12-14 劉老師談特殊教育

期中考試圓滿結束後,很多學校都要召開家長會,依照慣例家長會上發言的三個內容:班主任老師和任課教師發言、優秀學生代表發言、優秀家長代表發言。

小編上一篇學生代表發言稿,《好老師好家長成就好孩子》同學們可以參考借鑑,這裡為家長朋友們提供一篇優秀家長代表的發言,為你贏得掌聲。

家長發言稿:《和諧共融的家校關係才是優秀孩子的搖籃》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李曉明的媽媽。首先非常感謝我們尊敬的班主任劉老師給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十分榮幸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感激在座的每位家長認真聆聽。

一、談談關於「家長群」的看法和想法:

當下高科技的發展與運用,已經把我們推入了網絡時代。大家都從網上知道了近來一件很火的事情:一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炒得是紅紅火火。那麼我就從家長群談起,對此,我藉此機會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1、「家長群」是順應時代發展,形成的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橋梁,它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為我們的家校溝通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家長群在當下還要繼續發揮它的作用,所以我們對於家長群要正確、合理、科學有效地使用。

2、由於大環境和制度的被逼無奈,「家長群」承載了太多本不該它承載的東西。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找到一種能替代它的媒介,還要維護好它,利用好家長群為我們孩子的教育服務。

3、「破窗效應」的故事可能大家聽說過,一間房子的一塊玻璃被調皮的孩子打碎了,如果沒人去管、去更換,那麼就又可能第二塊、第三塊------接連被打碎,到最後,整個房子的所有玻璃全部被打碎。家長群也是一樣,現在有一個家長退群了,但是我認為我們大家不能退群,最起碼我們自己這個班的群不能退,我們的家長群也沒有出現此類的問題,以後也許會有問題,希望大家科學分析,正確面對。

學校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讓我們每一位家長身上多了一份責任,老師對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傾注了愛心和心血,讓我很感動。所以,作為家長,我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二、關於孩子的成績問題

對於教育孩子這件事情,在座的各位家長,很多都比我做得好。說來慚愧,我感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不夠,有很多方面還要好好學習。

應老師的建議和大家的要求,下面,我就根據自身的一些經歷來談談自己對孩子成績的看法與各位家長共勉。

1、首先家長要做好表率和帶頭

我們家長都有這樣的感覺和經歷:你越是給孩子講道理,越是嘮叨孩子要刻苦、要努力、要好好學習,孩子越反感,甚至跟你唱對臺戲。

是的,任何人都不喜歡嘮叨。所以有句教育名言請大家記住:永遠不要給孩子講道理。

因此,不要在那裡浪費口舌了,從自己做起,做好表率和帶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相信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當我把自己寫出來的日記拿給孩子看的時候,當我在聽網課的時候,我順便叫孩子學習時,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會比較認真聽話而且很努力。

2、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績

分數不是萬能,但是沒有分數也是萬萬不能。

其實,面對成績,孩子的內心比我們當家長的還急。他們也都希望自己能考好,希望自己付出的努力都有收穫和回報。

所以,面對著孩子的成績,我們家長要與孩子共情,平常心對待。明確考試只是測試這段時間的學習態度和掌握知識的情況的。只要孩子平時努力了,考試時正常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就行了。

如果孩子考得不理想,我們就與孩子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

3、對孩子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一個父母的共同心願。

每個孩子都是種子,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我們看到別人家的花怒放了,我們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我們的內心就會著急,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可以,不能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我們光急沒有用的,因為每種花的花期是不同的。我們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長大。也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靜待花開。

我們應該多對孩子說,只要你盡力了,就可以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優秀,他們的起點不同,我們只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要我們的孩子用心了,盡力了,就是考得不好,我們也要理解他和鼓勵他。考好了,適當的表揚和獎勵,讓孩子戒驕戒躁,再接再厲。

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氣,給孩子一個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間。相信孩子在努力學習的基礎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時候,成績一定會提高起來的,我們的花也就開了。

在成績問題上,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底氣,需要每位家長的心氣。

三、關於作業批改的問題

最近在網上一個視頻引得幾十萬人關注,是一位爸爸對作業批改問題抱怨的視頻。此話一出,說出了眾多家長的心聲,得到了很多家長的共鳴。對於這個爸爸的心情我十分理解,那很多家長就會有疑問了,我們家長應該做什麼呢?

我們很多人習慣性地選擇非此即彼,殊不知還有更好的辦法。當下教育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一陣風的問題,有家長退群大家就一窩蜂地退群,有家長不批改作業,大家就一窩蜂地不批改作業,但靜下心來,這是在跟誰置氣呢?

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做家長的和老師,大家永遠在路上!大家的關注點和焦點應該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單方面地把家長和老師放在對立的位置。

個人認為,無論批改作業還是其他問題,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和發展的事我們就去做,不利於孩子成長和發展的事我們就盡力去避免,而不是糾結於家長和老師誰是誰非的問題。

以上是我個人淺薄的經驗分享,感恩我們的相遇,好家長、好老師、好孩子才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我的分享到此完畢,謝謝大家的聆聽!

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那就從家庭教育做起,還等什麼呢,趕緊行動吧。

感謝您的點讚和分享吧,你的每一次來過,我都當成了喜歡,留個言吧。

相關焦點

  • 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稿,《好老師好家長成就好孩子》贏得滿堂喝彩
    期中考試隨著新一輪天氣的驟然降溫也已一去不復返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給我們每個同學留下的記憶和思考是不同的,有取得優異成績的學霸的自信滿滿,有誤打誤撞考得還行的同學的沾沾自喜,也有滿不在意、大意失荊州的同學的悔恨交加-----依照慣例,考試後要召開期中家長會,班主任和各科教師、優秀學生代表、優秀家長代表都要在會上發言,總結過去
  • 義烏家長吐槽:現在老師怎麼了,都喜歡作業帶回家讓家長批改!
    那就是自己在工作忙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結果孩子家長群裡刷刷的布置了家庭作業,更有甚者還需要在群裡面確認看到這些流程,作為一個工作一天好不容易有一些休息時間普通人,還的繼續在家裡面補習批改孩子作業,隨著這幾年素質教育下來,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
  • 家長是否應該給孩子批改作業?
    批改孩子作業在沒有微信和QQ的年代,學生的作業只能靠自己紀錄,很多學生會有個專門紀錄每天作業的本子;而信息化的今天我們有了更為便利的通訊方式,家長可以更方便得知道孩子每天的作業,也就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進度,這對家長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當孩子因為某些原因忘了登記作業時也可以從家長那裡獲得幫助。當然,這可能造成孩子依賴家長群的作業信息而不去主動登記作業。
  •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家長微信群裡發表言論,老師的舉動出人意料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朋友的孩子如今已經在上小學了,現在的小學普遍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家長們除了工作以外,都還多了一個工作,就是免費家教。畢業多年之後,他們不光需要重新拿起書本學習,還需要教自己還在讀小學的孩子寫作業,甚至還有一些父母因為教孩子寫作業被氣的住進了醫院。
  • 「家長退群事件」引發教育爭議: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教師都是十分敬仰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老師這個職業在人們心中有了改變,從前教育的重點都在孩子身上,孩子們因為學業特別害怕開家長會;可現在反而是家長特別害怕家長群裡,老師布置給家長的任務。
  • 期末考試家長會發言稿
    期末考試馬上就要到來了,考試之後的家長會,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因為難免的,老師總是要求家長發言。而家長總是不知道怎麼說才好,說孩子考的好吧,有顯擺的嫌疑,說孩子考得不好吧,有老師教的不好的感覺,總之就是左右為難。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此外,班主任會通過家長微信群,每天向全體家長發送作業信息,提醒家長及時檢查。  市民王女士說,檢查家庭作業有助於了解孩子的課業水平,哪些科目是強項,哪些科目是弱項,通過作業一下就能了解。檢查作業也是一種和孩子互動的方式,雖然在陪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摩擦,但是她仍然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市民葉女士說,她的孩子在市區蒲鞋市小學讀6年級。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孩子的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作業,家長群、輔導作業、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壓在家長身上的「三座大山」。 就像前兩天傳遍全網的文章「壓垮年輕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很多老師打著「重視教育」的旗號,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
  • 河北邢臺:嚴禁教師通過群聊布置家庭作業並讓家長批改
    12月5日,河北邢臺市教育局官網發布《邢臺市教育局關於重申辦學從教「26個嚴禁」的通知》,在這個《通知》的第十二條規定,嚴禁教師通過微信群、QQ群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並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這個現象目前存在於小學教學中已經由來已久,並讓家長苦不堪言。對於現在小學的學習,有些知識和科目超出了部分家長的能力,對此進行作業的批改也成為難題,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慢慢變成了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然後才能進行輔導,這無疑增加了家長的勞動量。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後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你錯了!
    自從那位哭著喊著退家長群家長的視頻在網絡上熱搜後,很多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紛紛出臺規定,叫停讓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這是課堂作業與家庭作業的區別與作用。| 作業批改課堂作業老師會自行批改,這是教學規定的內容,也是考核老師教學質量的指標,這個不用擔心,肯定不會讓家長批改。
  • 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合適嗎?老師是幹什麼的?
    今天被邀請回答了一個問題,就是標題說的這個事兒。 這位家長把問題具體化了,直接問的是語文作業。 因為語文的有一些作業家長還真的應該及時給孩子檢查、批改一下(別著急噴,後面我有詳細說明)。 但是如果是什麼作業都讓家長批改,那肯定是不對的!
  • 「我把孩子作業批改了你幹什麼?」老師看完果斷退群,家長炸了鍋
    最近,一位學生家長在微信群的聊天內容火了,老師將任務分配給父母,並要求他們糾正孩子功課的對錯。這位家長在群裡的發言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家長們議論紛紛。一位家長在微信群裡這樣問老師:老師,我想問你個問題,就是我已經批改了我家孩子的作業,那你作為老師的工作是什麼呢?
  • 小學數學家庭作業批改報告:每位家長每天批改2頁作業,媽媽是批改...
    新京報快訊(記者 方怡君)平均每位家長每天要批改2頁作業,口算題目為165道。今日(9月2日)上午,愛作業發布的《中國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了這一數據。根據報告,家長批改作業最多的城市為嶽陽(3.056頁)、茂名(2.763頁)、唐山(2.719頁),家長批改作業最少的城市為珠海,為1.486頁。其中,北京的家長每日批改的數量為1.99頁。報告顯示,下午4點40分到夜晚9點是家長批改作業的尖峰時段。在批改作業的時間段上,不同地區的家長有不同偏好。
  • 列印塑封手工、輔導批改分析……家長:孩子作業咋變家長任務
    列印塑封手工、輔導批改分析……家長:孩子作業咋變家長任務
  • 放學後孩子的作業,到底應該老師來批改,還是有家長來批改?
    、qq群,教師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孩子作業、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作業批改必須家長完成 !雖然有規定,老師不得以微信群、qq群,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但是現在有神奇的釘釘!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但是實際上,還是很多存在讓家長批改作業的問題:已經明確的問題
  • 河北邢臺:嚴禁教師通過群聊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並讓家長批改
    「嚴禁教師通過微信群、QQ群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並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12月5日,河北邢臺市教育局官網發布《邢臺市教育局關於重申辦學從教「26個嚴禁」的通知》,從辦學行為、教師從教行為、招生工作、教育收費和教輔資料徵訂及設備使用管理五個方面重申了「26個嚴禁」。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作業那些事|濮陽:部分學校存在微信布置作業、家長批改等現象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顏景獻 見習記者 申學楠/文 圖 視頻  濮陽市小學生書面家庭作業多嗎?存在家長改評作業現象嗎?對於這一問題,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對濮陽市的部分學校進行了走訪調查。油田一實驗小學:存在學生家庭作業通過微信群布置,部分班級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12月10日上午,記者對濮陽市油田第一實驗小學的家庭作業布置情況進行了解。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教育部明確表態!
    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教育部明確表態!今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態度一貫堅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