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伯格的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在教師招聘中主要以單選、多選、判斷、不定項的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我們結合道德兩難故事法來進行理解。
科爾伯格提出道德發展階段論,採用「道德兩難故事法」,最經典的就是「漢斯偷藥」的故事,讓兒童對道德兩難問題作出判斷。科爾伯格將道德判斷分為三個水平,每一水平包括兩個階段,六個階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層次發展。
一、前習俗水平(9歲以下)
1.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
他們服從權威或規則只是為了避免懲罰,認為受讚揚的行為就是好的,受懲罰的行為就是壞的。他們還沒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如,他們會認為漢斯不能去偷藥,因為如果被人抓住的話會坐牢的。
2.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兒童道德價值來自對自己需要的滿足,他們不再把規則看成是絕對的、固定不變的,評定行為的好壞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他們會認為漢斯應該去偷藥,誰讓那個藥劑師那麼壞,便宜一點就不行嗎?
二、習俗水平(9—16歲)
1.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
處在該階段的兒童,個體的道德價值以人際關係的和諧為導向,順從傳統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見,謀求大家的讚賞和認可。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要求,並總是儘量按這種要求去思考。他們認為好的行為是使人喜歡或被人讚賞的行為。如,他們會認為,漢斯應該去偷藥,因為做一個好丈夫就應該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他不這樣做,結果妻子死了,別人都會罵他見死不救,沒有良心。
2.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處於該階段的兒童其道德價值以服從權威為導向,他們服從社會規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懂法。認為準則和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因此,應當遵循權威和有關規範去行動。如,兒童會認為,漢斯不應該去偷藥,因為如果人人都違法去偷東西的話,社會就會變得很混亂。
三、後習俗水平(16歲以後)
1.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處於這一水平階段的人認為法律和規範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種社會契約。他們看重法律的效力,認為法律可以幫助人維持公正。但同時認為契約和法律的規定並不是絕對的,可以應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在強調按契約和法律的規定享受權利的同時,認識到個人應盡義務和責任的重要性。如,他們會認為,漢斯應該去偷藥,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遠遠大於藥劑師對個人財產的所有權。
2.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也稱原則或良心定向階段)
這是進行道德判斷的最高階段,表現為能以公正、平等、尊嚴這些最一般的原則為標準進行思考。在根據自己選擇的原則進行某些活動時,認為只要動機是好的,行為就是正確的。在這個階段上,他們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於一切。如,他們認為,漢斯應該去偷藥,因為和種種可考慮的事情相比,沒有什麼比人類的生命更有價值。
小口訣:懲罰功利前習俗,好孩子要遵守法規,契約倫理最後述
需要強調的是科爾伯格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按照不變的順序來進行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兒童道德都會發展到後習俗水平。一小部分兒童到達習俗水平後會向後習俗水平發展,但大部分兒童道德會處於習俗水平。
牛刀小試:
1.小明為了趕時間,在過十字路口時不守紅綠燈,因為怕耽誤自己的時間而遲到,小明的道德發展應該處於( )。
A.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 B.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C.尋求認可定向階段 D.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答案】B。小明怕耽誤自己的時間而不遵守交通規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所以處於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2.小紅經常幫助老師擦黑板,小紅最有可能處於( )階段。
A.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 B.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C.尋求認可定向階段 D.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答案】C。小紅經常幫老師擦黑板,是和處理老師的關係相關的,其中以人際關係為導向的階段是尋求認可定向階段。
3.認為法律和契約並不是絕對的,可以應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這是科爾伯格的( )。
A.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 B.前習俗水平
C.習俗水平 D.後習俗水平
【答案】D。後習俗水平包括社會契約階段和普遍原則的定向階段。社會契約階段認為法律和規範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種社會契約。他們看重法律的效力,認為法律可以幫助人維持公正。但同時認為契約和法律的規定並不是絕對的,可以應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
4.佐羅按照自己的善惡標準,按照自己的方式懲罰惡人,佐羅的道德發展處於( )。
A.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 B.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
C.尋求認可定向階段 D.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答案】B。普遍原則定向階段是進行道德判斷的最高階段,表現為能以公正、平等、尊嚴這些最一般的原則為標準進行思考。在根據自己選擇的原則進行某些活動時,認為只要動機是好的,行為就是正確的。在這個階段上,他們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於一切。佐羅是從自己選擇的標準和原則角度上來懲罰惡人,屬於普遍原則定向階段。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