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中常考的一個知識點,一般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如選擇,判斷等)來考察。下列我們解析下該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複習能有所幫助。
1.理論闡述
科爾伯格在皮亞傑研究基礎上,運用道德兩難故事法(海因茨偷藥)把品德發展階段分為了三水平六階段,三水平分別是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後習俗水平。
1)前習俗水平:具有關於是非善惡的道德要求,但主要從行為結果及自身的厲害關係判斷是非。
2)習俗水平:遵從道德準則和社會習俗,關注社會需要和價值觀中個人的地位和作用。
3)後習俗水平:超越現實道德規範的束縛,達到完全自律的境界。人們面臨道德情境時,可本著自己的良心以及個人的價值觀從事道德判斷,而未必受傳統習俗或社會規則制約。
每水平又分成了2個階段,共6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如下表所示。
表格第一列是水平,第二列是階段,第三列是每個階段的核心涵義,第四列是幫助大家理解的舉例。
2.試題練兵
1)小青常在課程上玩手機,小娜提醒小青學校規定課程上不能玩手機,可小青不聽,因此小娜認為小青不是好學生。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小娜的道德發展處於哪一階段( )。
A.懲罰和服從 B.相對功利 C.遵守法規 D.道德倫理
【答案】C
2)依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具有法制觀念趨向者屬於下列( )時期的特徵。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後習俗水平 D.道德成規前期
【答案】B
3)方雨認為社會法制應符合社會大眾權益,當它不符合時就應修改,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她的道德發展處於哪一階段( )。
A.懲罰和服從 B.社會契約 C.維護權威或秩序 D.普遍倫理
【答案】B
4)中學生小輝因害怕被教師批評而遵守上課紀律。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小輝的道德發展處於哪個階段?
A.相對功利取向 B.懲罰服從取向 C.尋求認可取向 D.遵守法規取向
【答案】B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
回復「學科知識」即可查看13大學科知識點解讀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