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霸」鄭國是種怎樣的存在?

2020-12-23 大衛點李

有人說春秋時的鄭國是「小霸」(與春秋五霸相比),春秋前期的鄭國很是強大,包括陳、蔡、衛等國,甚至有時候齊國、魯國等大的諸侯國都要跟隨鄭國東徵西討,鄭國的實力由此可見非常強勁。自春秋時立國,鄭國雖一直並未能稱霸各諸侯國,但在春秋時期也留下了濃墨重彩。

鄭國是周王室的宗親,鄭桓公姬友是周宣王的弟弟,在周宣王二十二年時被封到鄭地,後來在周幽王時犬戎兵逼鎬京,周幽王和鄭桓公被殺,鄭武公繼位。鄭武公有兩個兒子,長子寐生和次子叔段,因為其夫人武姜不喜歡寐生,寵愛次子叔段。向鄭武公數次稱道次子叔段有賢才,應立叔段為世子,也許是有了周幽王的前車之鑑,鄭武公以不能廢長立幼,況且寐生又沒有什麼過錯為由,一直沒有採納。

後來寐生繼位(鄭莊公)後,公叔段與其母武姜密謀造反,但被鄭莊公輕鬆打敗。這件事鄭莊公從頭到尾都是知情的,但其不動聲色,任由公叔段招兵買馬,壯大實力,到後來公叔段開始謀反時,鄭莊公則「不勞餘力,得其京城」。如果弟弟和母親開始預謀時,出兵去剿滅的話,難免會無法坐實公叔段的反叛,以免有師出無名之嫌。史書記載在此事後,鄭莊公又以「掘地黃泉見母」,更是為自己增添了不少政治美談。既除掉了禍患,又得到了最好的結果。由此可見,鄭莊公是個足智多謀,善於運籌帷幄的人。

自平王「東遷洛邑」後,周王室的影響力開始日漸式微。由於鄭莊公繼承其父鄭武公的周朝卿士之職,但久不供職,引起了周平王的不滿,想把鄭莊公的權力收回,此舉鄭莊公很是生氣,為了消除鄭莊公的質疑,便有了「周郊交質」(互相交換質子)。但到周桓王時,鄭國借周桓王的名義去討伐宋國,所以周天子把卿士的權力全部移交給了虢公,徹底不再讓鄭莊公擔任卿士職位。鄭國極為惱火,便不再朝拜周天子,而且還派人馬到溫地把周王室的小麥給收走了。周王室本來就地小貢少,名義上仍保持「天下宗主」的政治地位,為保留被華夏各國所尊崇的最後尊嚴。於是周天子聯合蔡、陳、衛諸國開始興兵伐鄭。但是陳蔡兩國有內亂,所以聯軍來參戰也並非齊心協力,這樣鄭國使用了「魚麗之陣」,把周王的部隊衝得人仰馬翻,鄭國祝聃一箭射中了周王。

天子在中國古代政權裡是最高的供主,是象徵著正統的稱呼,「受命於天,行使天命」。而「射王中肩」這一下,恐怕不只是讓周天子的神話蕩然無存,天子的權威徹底淪喪,對世道人心的影響更為嚴重,所以有人說,後來戰國時代的禮樂崩壞也是由此而開始。而在春秋那個對禮樂很看重的年代,鄭莊公敢以諸侯身份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冒天下之大不韙,自身肯定是有一定實力的。稱其為春秋初期的「小霸」,並不為過。

在晉國和楚國實力增大之後,鄭國地處晉楚兩大霸國之間,是為兩國所必爭。而鄭國國土狹小,靠一己之力無論如何是無法獨善其身的。為了避免被兼併,不得不講求內政外交的良策。由於地理位置原因,使得鄭國只能跟強鄰「朝秦暮楚」。到春秋末年,鄭國國力更是衰微,華夏諸侯只剩下秦、晉、齊、楚、越五個大國,而鄭國只是跟魯、宋、衛等幾個待亡的小國一樣。此時再想向外擴張兼併,一是外界環境跟「小霸」鄭莊公那會不一樣了,二是實力更不允許,被強國吞併也是在所難免。

相關焦點

  • 擁有強大商人集團的春秋小霸,為何會成為第一個被滅的春秋大國?
    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14)主筆:閒樂生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這個亂到極處卻越亂越有精神的春秋時代,不但王侯將相可以建功立業大出風頭,就算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逮到機會,也可以憑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風風光光的露一下臉,也正是因為他們,歷史才變得更加有趣。
  • 陳國史話一:奮三世餘烈而成「小霸」的鄭國,竟沒被他放在眼裡
    可是,有著這樣高光時刻的陳桓公,偏偏在對待鄭國的態度上出了問題。 鄭國根本掀不起什麼波瀾,桓公自己都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所以,一個「弱國」因為「害怕」而向自己求和,陳國何必同意這樣的請求,而得罪了衛、宋兩個「強國」呢?因此,陳桓公再一次拒絕了鄭國的提議,不同意與之講和。致使鄭國使臣憤憤地離開了陳國,將媯鮑的回覆及態度一一告知鄭莊公。
  • 從鄭國分封到鄭伯克段:周代鄭國早期歷史新論
    「鄭伯克段於鄢」是《春秋左傳》記錄的第一件大事,後來也被《古文觀止》編為文選的首篇,時至今日,中學語文教材也選錄了這篇文章,可見這段史實在春秋歷史上之重要。不過,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722年,距離西周滅亡已經過了近50年。而鄭莊公從擊敗共叔段開始,就迅速成為打敗中原無敵手的春秋小霸。
  • 鄭國鄭州鄭縣與中華鄭氏
    鄭國鄭州鄭縣與中華鄭氏     鄭州與鄭姓      「鄭縣」,雖然在鄭州設鄭縣不是最早
  • 東門之役將鄭國拖入了中原混戰,徹底改變了鄭國的戰略方向
    公元前719年,衛桓公即位十五年的三月十六日,衛公子州籲殺死了自己的國君衛桓公,自立為國君,這是《春秋》記載的第一個弒君篡位的事件。接著鄭、衛兩國的鄰國宋國也發生了內亂。好在春秋初期各諸侯國主要是用兵車進行野戰,攻城戰術普遍不高,沒能攻下鄭國國都。鄭國吃了大虧,感覺到了東邊諸侯國的威脅,也反映鄭國是個四戰之地,東邊無險可守。為了阻止東方諸侯再次對鄭國造成威脅,鄭莊公必須各個擊破。從此之後鄭國發動了一系列的報復戰爭。
  • 春秋一國君兩拒高門女,下場甚是悽慘,留下一成語!
    我國的春秋時期,就有一位國君曾兩拒高門女,最終因無大國以為外援而為亂臣賊子所弒殺,此即為鄭昭公。鄭國人憐其遭遇,而作詩一首,即《詩經·鄭風·有女同車》篇: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 鄭莊公:肉包子打狗未嘗不可-春秋戰國史
    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曾有過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而在春秋五霸之前,其實還有三個春秋小霸,雖然這三個國家沒有行「霸主之盟」,但因其實力已經震懾天下,所以稱之為春秋小霸!這三個國家分別是鄭莊公的鄭國、齊僖公的齊國和楚武王的楚國,而其中的鄭莊公稱霸最早,且直逼周王室,甚至有周鄭交質(相互交換王子為人質)之舉。
  • 春秋戰國時期,弱國尚能圖強爭霸,為何周王室卻一蹶不振
    文|小河對岸春秋戰爭時期,乃是大爭之世,不僅大國稱雄稱霸。許多小國、弱國,也能通過一系列的變革措施而強盛起來。春秋前期的鄭國,憑藉從虢、鄶之君那裡賄賂而來的十邑之地,兼虢並鄶,其後又吞併其他周邊小國。而至鄭莊公在位時期,更為活躍,屢屢與宋、陳、蔡、衛等國構兵,還打敗了天子之師 、令周王室威信掃地,鄭莊公也因此被稱為「春秋小霸」。春秋後期的吳、越兩國,原為東南的兩個小國,較中原諸侯國極為落後。
  • 春秋小霸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創始人
    若窮根究源,其創始人,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鄭莊公。-01-鄭莊公,名寤生,鄭國第三任國君,是春秋初期一位十分活躍的政治人物。咱們偉大領袖毛爺爺曾讚嘆道:「春秋時候有個鄭莊公,此人很厲害。」使西周末期才立國的、鮮嫩鮮嫩的、伯等爵位的小小鄭國,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小霸」天下。咱今天,就來看看他外交政策中,最重要、最具創新性的一條:挾天子以令諸侯。春秋初年,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就實力而言,和諸侯相差無幾。但作為「共主」,周天子號召力並沒有完全喪失,政治影響還是較大的。
  • 春秋戰國史一: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滅西周,莊公小霸
    春秋戰國時期,始於西周末年,結束於秦王政之統一,歷時549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在這一期間,中華文明第一次碰撞出了最為絢麗的火花。影響之深遠,思想之深邃,歷代所不及也。從今天開始,小/編就為大家大略地描寫一下春秋戰國的歷史。若有錯誤,請各位不吝賜教。
  • 嘻哈春秋:什麼叫皇帝輪流做?看看鄭國這四個兒子就知道了
    #嘻嘻哈哈說左傳#《春秋這位曾經傲視群雄的早期春秋霸主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四個兒子隨後近30年的時間裡,在境內外勢力的串謀之下,輪番C位出道,鄭國陷入一片混亂。頭一波 太子姬忽繼位按照那時的政治體制,國君去世必然是由太子來繼承衣缽的。
  • 春秋時期有多少個諸侯國?100?800?重要的也就那麼幾個!
    春秋五霸春秋時期,諸侯數量究竟有多少?想必很多人對這一問題仍未鬧清楚,以至於對於整個春秋的歷史的印象都是糊塗帳一筆。春秋五霸二春秋爭霸期間,齊桓公並35國;晉獻公並17國,降38國;楚莊王並26國;秦穆公滅20國;等等。
  • 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大國最沒有存在感,卻是周王室的後代!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在春秋時期,齊國、齊國、宋國、晉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都是存在感比較強的諸侯國。到了戰國時期,魏國、秦國、趙國、楚國等大國依然具有比較強的存在感。
  • 兒童早教親密「戀人」,火火兔兔小霸智能早教機器人!
    這次極客爸爸帶來的極客爸爸平臺帶來的火火兔兔小霸讓孩子們過足了癮,每天捧在手心和兔小霸對話,看著她們天真燦爛的笑容,我也被和諧了。當人工智慧遇上早教,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三段視頻全部播放完畢啦,你是不是對它也動心了呢?好啦,下面就以這款火火兔J6智能早教機器為例,讓我們來一一解讀它的神秘吧,詳細見下一樓層哦......
  • 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家學派,它在這段歷史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那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這諸子百家中的名家,它所述的理念直到現在都被大眾廣泛地運用於生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在思想上的分歧所以出現的百家爭鳴這一盛況無疑是最精彩的。它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來源最早的名家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禮官,而周朝的禮法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看到。自春秋以來,由於王室權利的不斷衰弱,新生地主階級開始對禮法產生了質疑,最熟悉禮法的禮官就充當「訟師」的職責,依據禮法為「當事人」進行刑事辯護,因此稱他們為「刑名家」。以後逐漸從「刑名」研究,申延到「形名」研究。
  • 這春秋弱國尚能爭一方天下,原來正宗的周王室,為何再沒起來過
    這春秋弱國尚能爭一方天下,原來正宗的周王室,為何再沒起來過我們知道,從東周過度到春秋時期,可以說真是諸侯林立,要知道當年西周武王可是大大小小分了一百多個諸侯國,這也就意味著東周滅了之後,這百十號國家炸開了鍋,當時可以說十足的亂世之秋,不僅大國能夠稱雄稱霸
  • 中山國在春秋戰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戰國七雄之外,還有一個諸侯國也留下了一段特殊的歷史——中山國。中山國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在這一段時間內,中山國努力融入華夏文化,雖然最後沒有能夠在戰國爭雄的年代存活下來,但是卻依然給魏、趙等帶來了很多的麻煩,也造成了很多的困擾,那麼中山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 齊國是怎樣煉成的?姜子牙開國領銜起跑,中原警察惡名昭彰
    在春秋諸強中,秦、楚、晉三國都是歷經重重磨難之後才最終得見彩虹,其中辛酸難為外人道。但齊國不一樣,春秋初期的齊國似乎沒怎麼奮鬥,就已經成為了屈指可數的大國。如果我們把時鐘往回撥,那麼就會看到:齊國並不是在春秋初期才成為大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