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造字法(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2021-02-08 語文老師在線

中國漢字的特點及演變


1、漢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裡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的特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問)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裡的詞義。「問」既能表義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2、漢字經過六千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商) (周)(秦)(漢)      (漢末)

以上的「甲金文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漢字七體」。


漢字的造字法(六書)

六書是古代人分析漢字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六書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法,轉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1、象形。是用線條來描畫實物形狀的造字方法。如「日」、「月」、「人」、「目」這幾個字,就是畫的太陽、月亮、人和眼睛。象形字是獨體字,無論筆畫多少,如「馬「、」鳥「、」魚「都是囫圇一個字,不能再加分析。

常見的象形字:

①、人體類:人、女、天、夫、文、心、手、牙、毛、目、自、耳、舍、身、頁、面、鬼、舞、大、子、屍、口。

②、動物類:犬、牛、羊蟲、肉、羽、貝、角、虎、兔、馬、鳥、魚、鹿、象、鼠、燕、龍、龜。

③、植物類:木、禾、米、竹、瓜、韭、桑。

④、服飾、器物類:刀、匕、巾、弓、戶、瓦、斤、戈、玉、冊、矛、衣、舟、網、豆、鼎、壺

⑤、天文地理類:夕、山、川、土、日、月、雲、氣、井、水、火、丘、田、雨。

⑥、其他:卜、示


2、指事。指用象徵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指事字可分兩類:一類是純符號性的。另一類是在獨體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指事符號的。

①、象形字加符號類:刃、寸、元、丹、尺、甘、本、末、朱、亦、血、中。

②、純符號類:上、下、兮、乎、一、二、三、四……十,廿。


3、會意。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會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會意字是合體字,多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合起來組成,因此有較濃厚的象形色彩,是用象形的方法達到表意的目的。會意字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同體會意,即兩個相同的字組成。如「從」、「友」;一類是異體會意,即用不同的字組成。如「看」、「休」。


試卷中常見的會意字:

從、比、友、北、出、旦、並、休、伐、好、冰、劣、尖、坐、見、初、刪、谷、災、男、武、取、牧、採、明、林、炙、炎、拜、看、相、美、兼、扇、祭、甜、閉、貫、牽、眾、馭、閒、間、晶、森、焚、解、塵、鳴、磊、奮、雙。


4、形聲。有表意符號和表音符號組合成字的造字法。如「秧」,表意從「禾」,表音從「央」,組成一個具有新義(植物幼苗)的字。


形旁與聲旁的結構方式:

左形右聲:材、輻、秧、緘;右形左聲:頸、攻、欣、戮

上形下聲:管、崖、晨、琶;下形上聲:斃、膏、慕、想

外形內聲:囿、閣、閨、衷;內形外聲:聞、悶、問、辨

形佔一角:載、騰、佞、穎;聲佔一角:旗、葩、病、座

 

試卷中常見的形聲字:

江、河、松、柏、楊、柳、桃、梨、財、貨、資、貸、賞、贈、賤、推、拉、控、按、摸、拔、提、輝、理、笨、娶、肖、星、急、布、更、芸、靂、芋、爸、晨、罵、寞、崗、翁、篤、盆、盲、壟、態、灸、幕、常、賃、烈、犁、種、銅、眠、沐、礦、祥、肌、殊、村、

紡、瑕、姻、炮、聆、欺、戰、彩、功、郊、閘、銜、裹、園、翅、載、哉、氧、庭、岸、廈。

 

5、轉注。是同義詞根分化出來的同義的字,用來互相訓釋的。如「老」字的解釋是「考也」,「考」字的解釋是「老也」。


6、假借。是指語言中某些詞有音無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來表示。例如借當皮衣講的「求」(即「裘」字)做請求的「求」;借當小麥講的「來」的作來往的「來」等等。

 

 


相關焦點

  • 漢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
    漢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對漢字的構造方式,傳統上有「六書」之說。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一般認為,前四種為造字法,後兩種為用字法。在此著重介紹造字法。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後敘》中不但列出了六書的名稱,並且下了定義,舉了例字。後人理解「六書」,根據的是許慎「六書說」的原意。
  • 了解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六書」之法,知漢字構造由來
    中國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曰:「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明確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為「六書」,是造字之本;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系統分析了漢字的六種結構,但次序與班固等人有所不同。
  •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造字你要懂!
    我國古代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被稱為「六書」。在六書中,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法,即描摹實物的形狀造字。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幾個字,看看都用了哪些造字法。「濁酒盈瓦缶」,這裡的「缶」指盛酒漿的陶器。也有銅製的「缶」。「缶」也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由2008名樂手演奏的古代樂器「缶」,曾讓世人為之傾倒。「缶」是一個部首字,凡是由「缶」字組成的字,都跟陶器有關,如「缸」 「缺」 「罌(yīng)」「罄(qìng)」等。
  • 「六書」造字法:漢字生產發展史(語文的演變02)
    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jié qū],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p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huī],武信是也,五曰轉注。
  • 「六書」是什麼?帶你認識造字法和用字法
    書法包含字法、筆法、章法。六書有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字法。"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 有趣的漢字造字法
    關於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六書」之名,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保氏》。後世學者定名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 象形字是最原始的造字法,起源最早。
  • 漢字的造字法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許慎《說文解字》中「六書」的名稱是: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書」,現在通行的名稱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 【漢字講座】(8)漢字造字之本——「六書」(一)
    直到西漢末年劉韻修《七略》,「六書」名目方始得見:「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但是對於「六書」的具體內容,劉韻卻未提及。其後,東漢初年的鄭玄在為注《周禮·地官·保氏》而作的《周官解詁》中,將「六書」的名目及次第作了修正,謂「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
  • 漢字造字法
    漢字造字法「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為造字之法。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均為造字之法,而轉注和假借都是用字之法。四大構詞法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漢字的四大造字法。所以,用「象形法」創造漢字,在摹寫客觀事物時,只勾勒其輪廓,注重字形的簡約性和典型性。象形造字法的局限是:無法描摹抽象的事物。「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漢字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奠定了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礎。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漢字六書
    「漢字六書」,指的是漢字的構字法,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裡面,前四種是直接的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六書的基礎,之後是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是借字而用或者借字注字的方法,和前四種造字方法不太一樣。   「象形」,就是根據最簡潔的符號或者圖像來描畫某實際事物,通過形狀來表達文字所代表的的含義。比如說「日」、「月」、「山」、「石」、「田」、「火」等,就是根據事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象形字。
  • 常識積累|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
    今天黑龍江新途徑教育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  我國古代對造字法有「六書」的提法。「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嚴格說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方法,轉注、假借屬於用字的方法。
  • 漢字「六書」造字理論中的相似創新
    1.序言漢字是一個典型的基於相似性發展起來的系統,每一個漢字都有其來歷,每一個新字的產生都是一次創造。巖石。仁,由人、二組成。表示兩個人,人與人的關係應互相親愛,即仁者愛人。仁愛之意。扇,單扇門叫「戶」,人們走進走出,門就像翅膀(羽)一樣,開了關,關了開,因此戶、羽會意為扇。傳說武則天為自己創的一個會意字是「曌」,取「日月當空普照大地」,讀音為「照」(zhao)。以党項族為主體的西夏民族模仿漢字創造了幾乎完全是會意字(組合字)的西夏文字。會意字實際上是象形字和指事字的組合字。
  • 漢字造字法(2)——會意與形聲
    語言中有許多抽象的詞無法用象形、指事方法造出字來表示,會意造字法正好彌補了它們的不足。會意法造出的新字,是用已有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構成材料的,提高象形字和指事字的使用率,充分發揮舊有文字的作用。會意字的結構方式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的組合,其組合方式靈活多樣。例如「看」字 , 「初」字 ,「晶」字。組合形式的多種多樣,使會意字的數目比起象形字、指事字要多得多。
  • 六書與漢字
    可我們所說的六書,和書有關係,卻不是指六種書。六書是什麼?這得從周代的教育說起。周代小學共上六門功課,即禮、樂、射、馭、書、數,稱為「六藝」。「書」是這六門功課中的一門。「書」應當是識字課,即向小學生講授漢字的形體結構及讀音含義等,這門課,大致相當於現代的小學語文課。書的內容,是講六書。到了漢代,班固、鄭眾、許慎對「六書」的名稱進行了解說。
  • 說文解字15:造字方法之轉注和假借
    象形、會意、指事、形聲是六書中基本的造字方法,轉注和假借是衍生出來的造字方法。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指出:「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轉注字雖然沒有產生新的造字方法,但是造出了新字,而且新字往往是形聲字。它反映了語音的發展變化或方音的差異;同時它也反映了一種語言文字現象:即文字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形體以適應發展變化了的語言的需要的,它是一種動態的文字現象。
  • 中國人應該知道的漢字六書
    為想,我們應該了解一些漢字構造的基本規律,也就是六書。 所謂「六書」,是漢字造字的六種方法。當然也有人說,是造字的四種方法加上用字的兩種方法。也就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
  • 【紀念馬敘倫誕辰135周年|徵文】陸忠發 邱冬成:馬敘倫先生的「六書」說
    馬敘倫先生認為「六書」稱法應該依據《說文解字》。而「六書」順序,馬敘倫先生認為班固是最為妥當的,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在《說文解字六書疏證》卷之首中,馬敘倫先生也提到了與之相關的內容:「《說文解字》就是就是分析和說明中國文字的構造有六個方法,就是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說文解字》闡明六書各有一定的規律。
  • 文言文專題系列-會意形聲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我們重點說一下造字法的後兩書——會意和形聲。什麼是會意字呢?《說文解字.敘》中說:「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句中的「比」,是比合、結合的意思;「類」,是字類,字群;「合」,是會合;「誼」,是「義」的本字。「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意思是幾個字併合在一起,合成一個字,從這裡可以看出所指的文字是什麼。
  • 關於現代漢語造字法整理出的名詞解釋大題和論述題
    造字法對漢字的構造方式,傳統上有「六書」之說。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一般認為,前四種為造字法,後兩種為用字法。在此著重介紹造字法。1.象形(獨體)許慎:「隨體詰屈,畫成其物。」象形即描繪事物形狀的造字法。象形字源自圖畫,但與圖畫有本質的區別。象形字是漢字的先行者,構成了漢字的基礎。漢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
  • 漢字造字法六書究竟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到漢字形成的淵源
    說到漢字的產生過程,就不得不說六書。六書是指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和構成方式,按照誕生時間順序,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在造字法則上,一些指事字採用簡單的符號來表示意象的東西,比如,一、二、三、上、下,等字,它們屬於指事字裡邊的獨立字體。還有一些指事字往往通過增減象形字的筆畫,來完成造字目的。比如,「中」字,表示把某個物質從中間劃一條線均分成兩等分,再如「刃」字,在「刀」字上加上一點,表示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