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閨蜜剛出月子,她就一直問我到底要不要做產後修復呀?網上好多人都說產後修復,其實都是在交智商稅,但是不做又擔心自己真的沒有修復好,擔心以後真的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的症狀!相信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很多寶媽們,那麼今天小編就通過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到底要不要做產後修復!
答案一定是做!
做產後修復並不是說身上所有的地方都需要修復,而是要經過評估。一般在產後的42天,媽媽們都要到醫院進行一次產後的複查,這個時候大多數的媽媽都會被醫生要求做盆底肌的恢復訓練,而盆底肌修復就是我們產後修復中一定要做的一項!
在懷孕的時候,寶寶在子宮裡不斷的長大,所以給盆底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最後就導致了盆底肌的鬆弛,而盆底肌是緊緊包裹住,我們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的一個肌肉群,如果這個肌肉群變鬆弛了,裡面的器髒就不能夠維持正常的位置來行使功能。所以說,為了能夠讓盆底肌恢復原本的彈性,我們必須要做盆底肌的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做凱格爾運動和一些瑜伽的小練習來幫助自己改善盆底肌鬆弛的情況。
一、低位臀橋
仰臥屈膝;呼氣時,雙手下壓,同時臀部向上抬起;吸氣時,臀部有控制的下落,當臀部往上抬,能感受到盆底肌在收緊;如果感覺不明顯,可以在膝蓋中間夾一本書,或者加一個抱枕之類的,這個上下交替為一組,做8到10組。
二、靠牆幻椅
臀部,肩部,背部,同時倚靠在牆面上,腿與牆面形成45度角,緩慢下蹲,直至大腿與地面平行,在練習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盆頂肌處於收縮的狀態。做8到10次
三、左右擺胯
仰臥屈膝,雙腿併攏,腰部緊貼墊面,呼氣時,雙膝同時倒向一面;吸氣時,雙膝回正,左右兩側各一次為一組,左右交替,每側重複8到10次。
自己在家做盆底肌康復鍛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堅持做這些動作,才能夠看得見效果。都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媽媽們不要因為著急恢復身材,就去用一些修復的儀器,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二次傷害。
如果自己不能堅持的話,可以選擇靠譜的徒手產後修復,徒手產後修復技術主要是從中醫理論基礎和西方解剖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手法調理,是無痛感、無副作用的。讓專業的產後恢復師給自己的盆底肌肌先做評估,再制定專屬的恢復計劃。
媽媽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產後恢復,不要聽別人說她沒有出現漏掉的症狀,你就不去做修復。因為產後漏尿,這個事情不是說你生產完之後就立馬會出現的,而是久而久之,隨著我們的身體機能不斷的衰退,尤其是到了更年期之後,這樣的產後後遺症更加的嚴重!不做盆底肌修復這樣的尷尬就會一直伴隨著你後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