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的「日本弟弟」是誰?

2020-12-15 鳳凰網讀書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 (陳苑)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15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你是這樣的人——回憶周恩來口述實錄》一書近日在京首發。該書由1998年拍攝電視文獻片《百年恩來》主要採訪記錄整理而成。原採訪200餘人,本書選取有重要價值的34人的採訪記錄,這些講述人均為與周恩來有親密交往者。選題內容生動感人,再現了周恩來公而忘私的革命精神和豐富的感情世界。全書基本保持了被採訪人的個性和語言特點,使讀者能從書中共同體驗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記憶與最真摯的情感。書中的許多被採訪者已經故去,因此本書所記錄的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更加彌足珍貴。

《你是這樣的人——回憶周恩來口述實錄》封面 資料圖

本文摘自《你是這樣的人——回憶周恩來口述實錄》 主編:鄧在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9

【註:人民出版社已授權人民網讀書頻道對本書進行連載,禁止其它媒體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人民出版社。】

周恩來用日語交談令岡崎彬吃驚

[日]岡崎彬(全日本航空公司總裁岡崎嘉平太之子)

1963年在人民大會堂,周總理第一次接見我們。因為我跟貿易訪華團無關,所以我排在最後。周總理同來訪的每一個人一一握手後,站在我面前,第一句話問:「會不會說普通話?」我說:「不會。」第二句用法語問我:「會說英語嗎?」我講:「英語會說一點兒。」然後他用日語說:「我的日語忘光了。」清清楚楚的日語,使我吃驚。他說完哈哈笑了一聲。

我並沒問他會不會日語,他自己用日語這麼說的,其後我問他會不會廣東話,他就笑著不答而叫了廖承志先生。當然他是會說廣東話的。當時,我父親站在周總理身後,他顯得特別高興,為什麼呢?因為他最尊敬、最喜歡的人正在和自己的兒子交談,我父親那帶點兒羞澀的天真的臉,說實話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就在這一剎那,我明白了父親之所以要我請假陪他到北京的用意。

周總理對我說:「你父親自己不會說,他為我們,為我做了什麼樣的工作,我們中國對他是怎樣評價的,所以我來替他說一說。我非常依賴你父親,這種信任體現在犧牲自己利益為他人盡力的行為之中。你父親為了日本和中國,犧牲自己,盡心盡力,所以我們非常信任他。」

當時我30多不到40歲,可算是青年人,因為平生見過很多地位高的人,在國外如總統,在美國也見過國務卿等人,可是周總理卻是和那些人不一樣,首先他不給人以威力,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放射著柔和的視線,他對我這樣的年輕人,也像和朋友說話一樣親切。畢竟是12億人口中的拔尖人物,與眾不同。

相關焦點

  • 「周恩來總理留日時期住所——東京中野華洲園模型」複製品回贈...
    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池田大作發表《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50周年,日本創價學會和中華日本學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周恩來總理留日時期住所——東京中野華洲園模型」複製品回贈儀式。 創價學會東京都中野總區青年部、婦女部等300多名會員坐滿了會場。
  • 周恩來總理與茅臺酒的故事
    周恩來總理喜歡飲酒,對酒文化也頗有研究。茅臺酒能夠成為國宴用酒,並且一直保持那麼好的酒質,與周總理的關心是分不開的。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茅臺酒並不像現在這麼出名,可以說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當時知道茅臺酒的人很少,喝過得更少。
  • 高亦吾:周恩來總理一生感念的啟蒙老師
    1979年11月,為紀念開國總理周恩來逝世三周年,周總理的啟蒙老師高亦吾先生之女高肇申應邀遠赴瀋陽東關模範學校(周總理少時在此就讀)參觀、訪問。出於對偉人的真情摯愛,高肇申一邊默默觀看,一邊悄悄抹淚,循著周總理生前的步履,進行了一次刻骨銘心的紅色「尋蹤」……  走訪期間,總理當年在本校的同學、時任遼寧省副省長的陸廣勳追憶說:「1936年西安事變時,我任張學良將軍的機要秘書。
  • 通訊:周恩來衛士憶總理:一雙皮鞋穿十幾年
    中新社天津3月5日電 題:周恩來衛士憶總理:一雙皮鞋穿十幾年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一雙皮鞋穿十幾年!」3月5日是周恩來誕辰117周年的紀念日,周恩來、鄧穎超生前警衛秘書、中央警衛局原副局長高振普少將在天津追憶總理時這樣說。  高振普,男,1938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寧市,祖籍山東省微山縣。
  • 【記憶】深受周恩來總理賞識的外交家——黃華
    交談之後,黃華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負責初審了毛主席同斯諾的談話「紀要」,並以正式文件發至全黨和全國各基層單位;《人民日報》在頭版通欄位置報導了毛主席會見斯諾並「同他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刊登了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檢閱群眾遊行時和斯諾的合影照片。隨後,周恩來總理幾次談了中美關係和中國國內形勢。1971年2月,斯諾回到了瑞士。
  • 周恩來後人赴日尋訪總理足跡 敘中日友好(圖)
    周恩來後人赴日尋訪總理足跡 敘中日友好(圖)   受日本法政大學王敏教授的邀請,4月中旬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德、周秉宜,以及侄子周秉和、周秉華對位於東京的日本法政大學進行了訪問。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循著93年前青年周恩來的留日旅程,他的後人將中日友好之情誼繼續發揚光大。  1917年,19歲的周恩來自天津名門南開畢業後東渡日本,進入東京神田的東亞高等預備學校學習日語。
  • 周恩來給日本桌球運動員松崎君父親送酒的意義
    1919年周恩來從日本回國時,同學兼好友的張鴻皓擺酒為他餞行,並邀約幾位同學和好友作陪。餐畢,張鴻皓請周恩來題詞作為留念。周恩來就題寫了那首當年東渡日本時寫作的《大江歌罷掉頭東》。題寫完畢後,周恩來在落款上明白無誤地留下了「醉罷書此」的字樣。可見周恩來是喜歡喝酒的。但他是否因為好酒就控制不住自己而因酒失態呢?答案卻是完全否定的。
  • 原來收土特產的習俗由來已久,看周恩來總理是如何機智應對
    偉大領袖周恩來總理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但他是如何機智處理的呢? 1969年至1980年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的龍飛虎,自1928年就參加紅軍,同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一年後就轉入中國共產黨。並且還是參加過紅軍長徵的老兵,與周恩來總理可以說是同生共死患難的老朋友了。
  • 大曝猛料:周恩來總理14則妙語氣死西方人
    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 全場譁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臺灣省。」頓時掌聲雷動。周恩來總理1965年6月,周恩來訪問坦尚尼亞時,接受非洲民族聯盟元老贈送民族服裝。右一為尼雷爾總統。
  • 日本創價大學訪問周恩來紀念館
    中國江蘇網淮安訊(章金金 武曉青)10月29日,日本創價大學校長馬場善久、副校長神立孝一、教授高橋強、國際部副部長川上喜彥以及創價學會國際涉外局局長長岡良幸、副部長大山光子等一行訪問周恩來紀念館,並籤訂意向性合作協議
  • 周恩來總理與中央民族學院藏族學生二三事
    於是,查找了一些史料,完成這篇短短的文章,以緬懷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一、春風沐雨 總理到校視察  1956年5月26日,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美麗的校園裡花紅柳綠、春風撫面,校園裡灑滿了金色的陽光。  當時,同學們正在教室裡上課,突然傳來了喜訊: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到學校視察工作來了!
  • 周恩來總理4句經典語錄,最後一句西方人最愛引用,我們更要牢記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周恩來總理4句經典語錄,最後一句西方人最愛引用,我們更要牢記。第一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眾所周知,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就是為人民奉獻有價值的文藝作品。檢驗文藝作品的價值,離不開群眾的喜惡,周總理說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呼籲少幹涉文藝創作,給文藝創作多點自由。
  • 周恩來翻譯回憶總理:一個個給清潔員、廚師拜年
    周恩來翻譯範承祚攜新作回到故裡淮安 笑說總理都叫他「小範」10月18日,周恩來總理的身前翻譯,原駐阿爾巴尼亞大使,同時也是詩人的範承祚,帶著他創作的對總理飽含思念之情的詩集《往事如詩》,來到家鄉淮安,與淮陰師範學院的青年學子分享他眼中的周恩來
  • 1964年,周恩來最後一次訪問蘇聯,總理為什麼會甩袖而去?
    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元帥更是直接站在了觀禮臺上,似乎昔日的中蘇同盟又回來了。但就在當天晚上的慶祝晚宴上,卻發生了天大的意外,最終周總理甩袖而去。在此之後,中蘇關係越來越差,甚至發生了一系列的邊境械鬥事件。那麼當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作為外交家的總理為什麼會甩袖而去。一、赫魯雪夫下臺,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上臺在赫魯雪夫上臺的初期,蘇聯地區給予了中國很大的援助。
  • 日本創價大學舉辦「周櫻」會緬懷周恩來
    日本創價大學舉辦「周櫻」會緬懷周恩來 2007年03月31日 16: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紀念周恩來逝世三十周年 清粥小菜化外交幹戈
    趙煒(周總理身邊工作人員、鄧穎超的秘書)說,雖然外面的局勢一天比一天壓抑,但在西花廳內部,她很少聽到周恩來談論什麼。「我記得天安門第一張貼打倒周恩來的大字報,報到我們那裡,大家都很緊張,總理一回來,趕緊把大字報抄下來送進去。我記得在客廳,大姐說,你們別緊張。」鄧穎超只是一再提醒身邊的工作人員說話要特別謹慎,不給總理惹事。「江青來,總理都不讓我們出來,生怕她一下看誰不順眼,慘了。」
  • 周恩來是如何以武德修身的
    周恩來回答:「師父,我正想告訴您呢,畢業後我打算去日本留學。」一提起日本,韓慕俠立刻想起那些負笈日本尋求解救中國之道路的有志青年。他接著說:「你去日本也好,你常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男兒志在四方的道理,是應該往外走走。」
  •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用知識與閱讀致敬周恩來總理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總理擲地有聲的一句話,引導著千千萬萬學生為祖國建設揮灑青春。周恩來總理在收到編輯部匯報和請求題寫刊名的信件第二天,就立即揮筆題了字,為這本科普刊物題寫刊名。1976年1月8日,一個不可忘懷的日子,周恩來總理離我們而去。42年光陰似箭。讓我們用知識,用閱讀,向我們的男神——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致敬。
  • 歷任中國總理訪印:周恩來四訪經歷兩國關係起伏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新中國成立後,共有4位總理曾在任內訪問過印度:周恩來、李鵬、朱鎔基和溫家寶。其中,周恩來對印度的訪問次數最多,共4次,最長的一次在印停留了12天。1950年4月,印度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60多年來,中國總理的數次印度之旅,折射出兩國關係從「曲折發展」到「螺旋上升」的歷程。
  • 周恩來指導外事翻譯工作
    翻譯不是「傳聲的機器」 進入翻譯處,我經常聽到老同志講,「總理」怎麼說,「總理」又有指示啦……。那時,外交部的人都把周恩來總理親切地稱為「總理」。周恩來對翻譯工作特別關心,經常在見外賓前後通過口譯或陪同人員對翻譯工作提出要求。 周恩來對提高翻譯的外語水平很關心,在日理萬機中還經常想到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