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血液循環,宛若奔流不息的河流。
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不良習慣的累積,會導致血液變得粘稠。
一旦血液過於粘稠,流速減慢,則十分容易形成血栓,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其中,中老年人居多。
當人到中年,血管的彈性和收縮能力,會逐漸的減弱。
再加上多年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開始顯現。
這其中,血液粘稠度高,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大主要因素。
人到中年,身體出現4種異常, 說明血液粘稠了,需警惕血栓
1、嘴唇發紫
血液粘稠,並伴有紅細胞增多的人,嘴唇會發紫,且稍微幹點活就會很累。
所以,無緣無故,嘴唇顏色發生變化,一定要提高警惕。
2、氣短胸悶
血液粘稠了,給心臟以及各個器官供血就遲鈍,導致血管的堵塞、動脈粥樣硬化、「三高」等問題,會感覺到氣短胸悶,常感覺心悸,並呼吸不暢。
3、早上無精打採,晚上精神抖擻
早起後,沒有精神,十分睏倦,吃過早餐後,才慢慢開始好轉,到了晚上,卻精神更好,要警惕是血粘粘稠所致。
這是由於,血液粘稠,會導致人體內,血液流動,相對緩慢,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容易導致大腦缺血缺氧所致。
4、視力突然模糊,看不清東西
視力經常出現短暫性模糊,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需警惕血粘稠。
當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營養物質和氧氣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醫學上稱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人到中年,不想血液粘稠,遠離三物
1、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並且,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壞」膽固醇的水平,降低「好」膽固醇的水平,易導致血液粘稠、血栓等,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2、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一般含有較高的膽固醇。
膽固醇攝入過多,會變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常說的「壞膽固醇」。
這類壞膽固醇,易聚集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穩定性「斑塊」,使血管變窄,血流受阻,堵塞血管,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殺手」。
3、含糖飲料
飲料中,含有很多的糖分,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影響血液粘稠度!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少喝飲料,更不能拿飲料當水喝。
人到中年,不想血液粘稠,改掉三習
1、熬夜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對於人體健康,十分不利,其中包括血液粘稠。
一方面,長期熬夜,會影響身體代謝水平,出現三高、肥胖等健康問題。
另一方面,熬夜,還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速變慢,血管內垃圾不能及時排出,增加血管粘稠、堵塞的危險。
2、吸菸
菸草中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膜,讓血細胞更易凝集起來,導致血栓。
長期抽菸,易損害血管內皮,加重血液粘稠,導致動脈硬化,危害身體健康。
所以,不想血粘稠,一定要減少吸菸。
3、喝酒
長期大量喝酒,會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導致血液粘稠,危害健康。
尤其是,愛喝啤酒的人,更易導致高血脂、血液粘稠、肥胖等。
所以,生活中,要少喝酒。
人到中年,不想血液粘稠,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喝好「三杯水」
補充人體水分,可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
每天要喝好下面三杯水:
第1杯:清晨起床,一杯白開水
清晨起床後,血液是比較粘稠的一個時間段。
在起床後,喝點水,可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的形成。
起床後,喝一小杯溫開水,35-40℃左右,200ml左右,十分有必要。
第2杯:兩餐之間,一杯茶水
白天,喝點茶水,是不錯的選擇。
在兩餐之間,用消脂排毒小植物泡水,對預防血液粘稠,大有益處。
第3杯:睡前一杯溫開水
晚上睡覺前,喝一小杯溫開水,防止夜間血液粘稠。
此外,睡前喝水,還有助於促進睡眠,更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睡前喝水,切莫過多,150ml左右即可。
避免喝水過多,導致起夜增加,影響睡眠。
第二件:食用油,搭配吃
很多人,血粘稠或者血脂高后,對於食用油就很忌諱,覺得吃的越少越少!
其實,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人體健康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可缺少!
而食用油過多和搭配不合理,是導致心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所以,食用油要吃,不但要注意用量,還要注意品類,不能吃單一品種的油,最好是各種油換著吃,每人每天吃齊三種脂肪酸,不能偏好任何一種油類。
第三件:戒宵夜,不貪嘴
預防血液粘稠,在飲食上,也要十分注意,要管住嘴,不貪食。
首先,就是要遠離宵夜。
經常吃宵夜,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是心腦血管等慢性病高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並且,長期吃宵夜,還不利於肝臟健康,肝臟參與脂類代謝,一旦肝臟受損,也不利於血脂健康。
所以,一定不要貪吃宵夜,晚上八點後,儘量就不要再進食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