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英文譯寫告別「中式英語」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規範英文譯寫告別「中式英語」

2014-07-17 14:26:34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責任編輯:朱峰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第1部分:通則》的研製和發布是我國語言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國家標準的形式規定英語在國內公共領域的使用,體現了國家對規範外文使用的重視。

  《通則》的制定和實施絲毫不影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國家法定語言文字的唯一性和權威性,這是首先必須強調的。因此在所有需要使用外文的場合,必須同時並優先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的研製既是為了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的形勢,方便來華外國人的生活和工作;也是為了扭轉個別地方和行業過度使用外文、錯譯亂譯頻現的現象。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不規範情況中最受關注的是「中式英語」現象,主要表現為根據中文字面逐字翻譯,讓英語母語人士不知所云。例如:「送貨上門」,直譯就會出現「Deliver Goods to Your Door」的譯法,而英語的習慣表述是「Door-to-door Delivery」。有鑑於此,《通則》規定:「公共服務信息應根據信息的內容和意圖等意譯,並儘量使用英語國家同類信息的習慣用語。」

  也有一些中式用法在英語國家流行開來,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Dama(大媽)」等。這些現象被稱作「中國英語(China English)」。中國英語使我們得以通過全球通用程度最高的語言來表達、傳播中國概念和中國文化,讓更多的國家、地區和人群了解、理解中國。由此,我們進一步主張,對那些源自中國,而又通過日本、採用日式讀音流傳到西方的詞語,應回歸漢語拼法。如「圍棋」不譯作「Go」而應改用漢語拼音「Weiqi」,這是正本清源、名從主人的問題。我們希望這能成為學界和譯界的一個共識。

  當英語滲入許多國家和地區時,那些非英語民族的國家和地區,在接受英語時也總會留下一些本民族的特色,體現在語音、詞彙、語法上。天長日久,這些特徵不僅本民族習慣,連「國際英語」也逐漸承認,就形成了英語的變體。面對這些客觀存在的變體,《通則》的處理原則是:一、同一事物或概念,英語國家用不同詞語表達的,選擇國際上更為通用的詞語。二、同一詞語在英語國家有不同拼寫方法的,選擇國際上更為通用的拼寫。三、同一場所中的詞語選用和拼寫應保持一致。(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潘文國)

相關焦點

  • 規範英文譯寫防止「中式英語」 國家標準出爐!
    ,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給出了國家版本的「標準答案」。為了規範英文譯寫,6月20日下午,國家標準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給出了國家版本的「標準答案」。
  • 長三角聯手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for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CaretoFallin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 英文翻譯啼笑皆非 長三角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 for 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 Care to Fall in 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執行國家標準 規範英文譯寫
    在旅遊、商業、文化、體育、道路、醫療等重點公共場所啟動規範外語標識工作,到2020年,完成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設施的改造。  各有關單位在開展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專項整治工作中,可利用相關國家標準,指導改變當前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不規範現象,提高外語服務質量,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爐,再見,「鴨血 fans 湯」
    以後你可能很少會在公共場合看到 Chinglish(中式英語) 了。最近,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這一規範涉及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以及金融等 13 個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原則、方法和要求,總共有 3534 條規範譯文。標準將於 2017 年 12 月 1 日開始實施。
  • 北京市將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季小波 宋美黎)記者從北京市外事辦公室獲悉,北京市將進一步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據介紹,當前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中的相關規定: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
  • 學習醫療衛生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對某些領域的專業知識缺乏了解,容易導致英語水平頗高的人犯「隔行如隔山」的翻譯錯誤。因此,對於譯者而言,知識面廣闊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學習一些專業名詞或術語的固定翻譯。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有國標? 很多領域都有相應的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有些為人熟知,有些在廣告宣傳中經常聽到,例如ISO9001。
  • 長三角聯合編制《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日前,上海、江蘇、浙江三地聯合編制《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以此規範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的英文譯寫,進一步提升區域社會文明形象,推動區域國際化進程。相關內容已在上海語言文字網上公示。  「九折優惠」怎成「一折優惠」  目前本市公共場所英文使用情況不容樂觀。
  •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佔元在《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  今天,教育部、 國家語委和國家標準委聯合舉辦《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發布會暨《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指南》首發。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包括通則和交通、旅遊、文化、體育、商業、金融、餐飲、住宿等10個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標準,對規範我國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改變社會常見的英文拼寫錯誤、中式英語等不規範現象具有重要作用,標誌著我國語言文字事業正在從「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向「管理社會外語使用,提升外語服務質量」拓展。
  • 「老弱病殘孕席」咋翻譯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臺告別神...
    2017年7月20日訊,「有位來自葡萄牙的外國友人,舉例說本來是『火災發生時請不要使用電梯』,翻譯的英文Do not use the lift if it catches fire卻讓人感覺有『電梯常要著火』的意思。」談及公共場合的英文譯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戴曼純哭笑不得地提到這條令他印象深刻的「神翻譯」。
  • 海南路牌規範英文譯寫 路標翻譯將「有章可循」
    南海網記者2月14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海南即將出臺地方標準《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目前已通過審查正在報批。標準一旦出臺,海南省公共場所的道路指示牌等標誌翻譯將「有章可循」,告別錯亂。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路牌,它其中牽涉到交通、交警、民政、質監、外辦、旅遊等眾多部門,導致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標準。」
  • 上海江蘇浙江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中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記者王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9時37分報導,昨天(24日),浙江、上海、江蘇共同發布了《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一部分:通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範。
  • 《英文譯寫規範》出臺能否終結「奇葩翻譯」
    「有位來自葡萄牙的外國友人,舉例說本來是『火災發生時請不要使用電梯』,翻譯的英文Do not use the lift if it catches fire卻讓人感覺有『電梯常要著火』的意思。」談及公共場合的英文譯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戴曼純哭笑不得地提到這條令他印象深刻的「神翻譯」。
  • 潘文國談如何杜絕「中式英語」
    規範英文譯寫告別「中式英語」《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第1部分:通則》的研製和發布是我國語言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國家標準的形式規定英語在國內公共領域的使用,體現了國家對規範外文使用的重視。  《通則》的制定和實施絲毫不影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國家法定語言文字的唯一性和權威性,這是首先必須強調的。
  • 告別「蹩腳」英文標識 提升城市國際化形象
    2018-05-31 10:25 | 舟山日報如何規範中文標識的英譯管理,避免由於中外文化偏差而引起誤解? 5月28日,由市外僑辦編寫的《舟山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2018年版)正式出版。這是浙江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舟山市首個規範化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地方標準。「雷人翻譯」「中式英語」看懵外國人公共場所雙語標識是一個城市對外開放水平及國際化程度的一面「鏡子」,不規範的標識標牌,非但沒有為外國人在舟山生活帶來便利,還鬧出過不少笑話。
  • 舟山:告別「蹩腳」英文標識 提升城市國際化形象
    我市首個規範化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地方標準出臺  告別「蹩腳」英文標識 提升城市國際化形象  如何規範中文標識的英譯管理,避免由於中外文化偏差而引起誤解? 5月28日,由市外僑辦編寫的《舟山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2018年版)正式出版。
  • 國家出臺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奇葩翻譯將成過去時
    據新華社6月20日報導,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以下簡稱《規範》)。  《規範》對公共服務領域和公共場所標誌標牌中的英文書寫規範作出了規定,包括字母大小寫、標點符號、字體、空格、換行等方面。
  • 告別神翻譯!《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正式實施
    據新華社12月2日報導,今年6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這是我國首個關於外語在境內如何規範使用的系列國家標準。 2017年12月1日該《標準》正式實施。 《標準》規定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共13個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原則、方法和要求,提供了常用的數千條規範譯文。
  • 滬蘇浙三地聯合發布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8月24日報導:今天下午,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語委和質量技監局在上海召開《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滬蘇浙地方標準聯合發布會,共同宣布通用於滬蘇浙地區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正式頒布實施。
  • 滬蘇浙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樹國際化形象
    中新網上海八月二十四日電 (記者 陳靜) 今後,上海、江蘇、浙江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範。有關人士表示,此舉旨在樹立長三角地區國際形象,更對辦好一屆成功、精彩的世博會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上述長三角兩省一市的語委、質量技監局共同在滬發布滬蘇浙地方標準——《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第一部分: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