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2021-03-02 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研修學院

Photo by Sergey Zolkin on Unsplash


作者:墨多先生

來源:墨多先生:mrmoduo

想成事的人,至少要經歷四個階段,究竟是哪四個階段,我們又如何成功跨越這四個階段呢?

接下來,和小編一起走進今天的文章尋找答案吧。

一個人想成事,首先拼的是體力,其次是腦力,最後是心力。前兩者很好理解,所以今天我想結合自己近段時間的感受,和你聊一聊心力,或者說是心態。所謂心力,若粗淺的理解,是指一個人面對事物時的心裡承受能力。它是一個人體力和腦力的穩定器,並決定了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動。比如不同的人遇到了同一個困難,心力弱小的人會視之為「威脅」,而心力強大的人會視之為「挑戰」。不幸地是,沒有人天生就有超強的心力,它需要你至少經歷過四個階段。比如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的時候,誰沒用過蠻力?誰又不是憑著一腔激情與熱血,便闖進了複雜多變的社會?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會兒,我一心想創業,無論別人如何勸阻,我都不管不顧。正如新鶯初啼,雖是笨拙摸索,但總有旭日東升之氣。可遺憾地是,成功者萬裡挑一,少年得志也是小概率事件。使用蠻力免不了四處碰壁,有人因此淪為平庸,也有人因此心生小智。凡是用過蠻力的人,回過頭都悟出了一絲道理,即:社會會教你怎麼做人,環境會告訴你什麼叫現實。這時候,多數人會磨平自己去適應規則,成為世俗的一部分;而少數人呢,則不甘平庸,在適當的妥協中努力創造新規。身處這個階段,一個人最難分清的是「本我」與「自我」,因為你會期待別人對自己的認可。這裡的內力,指的並非武俠小說裡的隔山打牛之術,而是指一種正念心態。比如《天龍八部》裡,鳩摩智去少林寺挑釁,用遍七十二絕技,方丈群僧無不駭然。這時候,小和尚虛竹跑了過來,只看了一眼,就說:「這位大師用的分明是小無相功嘛。」所以我們才常說,高手過招,比的不是招數,而是內力。萬科王石曾在多次公開場合坦言,自己做企業,從來不行賄。這句話一經傳出,幾乎沒人相信。企業家不行賄,原本合理合規、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兒,為什麼無人相信?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過去中國的社會背景下,「桌下交易」幾乎無人能免,也是適應特定時代的一種巧力。只不過,投機取巧利用規則獲利,畢竟不是常態。正所謂打鐵還要自身硬,這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正念。否則,出來混遲早是要還。志者,心之力也。所謂心力,是內力的一種延伸,是對正念的一種堅持。正所謂「心力散渙,勇者亦怯;心力專凝,弱者亦強」。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做起來卻難。比如我發現身邊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遇到問題時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但卻往往又因為心力不足,最後多多少少、早早遲遲地會妥協。很多人的心力,之所以會在困難面前流失,本質上看,其原因無非有三,即:一件事情,當它超出了你的認知範圍時,我們往往就會感到失控,或者不自信。好比我跳出了自己能力的舒適圈去創業,立刻就會覺得很多事與自己的理解相悖,然後緊接著就是懷疑、恐懼、擔心失敗……沒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是動搖的。幸運的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混沌的,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所以,包容便被賦予了極大的威力。我們要去包容原來不能包容的事情,能夠去痛苦地打開自己原來的邊界……包容意味著暫時地委屈,但同樣會喚醒更多的可能。如果說包容是面對他人,那麼對待自己仍然要秉持專注。換句話說,身處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擁有無數選擇,但越多的選擇就會佔用更多的心智空間。很多人心力不足,往往便是因為心智中有太多線程需要計算,卻不經意間忽略了自己最重要的歸宿。認真對待當下做出的選擇,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其餘,不必糾結。多去理解別人為什麼這麼做,而不要去試圖讓所有人完全按照你的設想去做。無論工作或生活,皆是如此。心力交瘁多半始於身體,終於情緒。每周抽出幾個小時運動,再抽出幾個小時思考、隨筆,堅持下來,內心不慌。最後,我想說,不是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強大自己。正如曾國藩一生所踐行的:

— THE END —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

----

相關焦點

  • 心力訓練:你有什麼樣的潛意識,你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人生的發展從本質上來說,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潛意識,你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你對自己潛意識認識得越深刻,自然我們的人生也會越來越好。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人從小接受到的教育是金錢非常的辛苦,那麼他在未來長大的過程中,也會認為金錢是苦的,他會非常吝嗇自己的付出,會把金錢看得很重要,這種認知就會讓他被金錢綁架。而一個人如果接受的認知是金錢是用來服務我們的,他對於金錢的認知來自金錢能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的夢想和夙願,這種想法會讓他們善於利用金錢,讓金錢更好服務自己的人生。
  • 如何增強自己的心力?
    有人說能力,因為能力決定一切;有人說體力,沒有體力怎麼應對996。但我覺得最核心的是心力。心力並沒有嚴格清晰的定義,在我看來,心力就是一個人內心強大的程度。而且心力不是一個靜態的值,而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經受考驗,也需要不斷加強的素質。如何增強心力,這是我今天要談論的話題。在我看來,增強心力主要有三個要點。
  • 《心力》之「心學是創業成功的底層作業系統」
    一方面,認知力指導著管理者對信息的選擇、甄別、判斷以及決策,再向上一層,認知也決定了企業的的各種戰略假設,而戰略假設直接對應的就是企業的各項戰略行動;另一方面,心力即願力、即專注力、即創造力、即洞察力,心力越強大,人生越從容,創業之路才能走得更加穩健、長遠。
  • 《天道》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有人問,能力是什麼?人需要最重要的能力有哪些,為什麼有人出眾,有人憨厚善良,有人左右逢源,有人前倨後恭,有人溫文爾雅,有人附庸風雅。對於能力本身來說,沒有最重要,只有更重要,但是主體不是別人,別人能力再出眾,那也是別人,只有自己的才是真的,其他都是浮生若夢,都是虛無縹緲的,父母有錢,姐姐有勢,都無從談起,財富可以繼承得來,但是我更希望是我自己創造價值,而不是躺贏人生,況且上帝給你每一件禮物的同時,都給你標好了價格。
  • 心力才是個人成長最底層的素質技能
    我前幾天在參加一次心力營小組的社會化學習,最後做了一個15分鐘的演講,我是這麼說的: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一個人生能量電池,假如有人給你說,在這個訓練營的學習投入能讓你的人生電池容量擴充一倍,你信不信?很多人會說我不信,但實際參加和投入的人卻能真切地感受到,而實際這個訓練營就在你的眼前。
  • HFI學生故事 | 雷韻喆:心力
    比起別人是否覺得自己特別,自己認同自己的獨特性顯得更為重要。當 下我們的生活常常是圍繞著未來轉的。為了未來的某個考試修仙學習,為了未來上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努力。這種future-oriented的思維模式和delay gratification的能力是理想中成功人士該有的。
  • 事業成就的四種境界:蠻力、巧力、內力和心力
    因此,無論是事業經營,還是人生修行,一外一內,都是殊途同歸,真正做成一樣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按照老方的意見,做事的用力用功處,可以分為「蠻力、巧力、內力和心力」四種層次。.首先是蠻力。被打擊的多了,就增長了經驗;遇到的困難多了,也就多了些能力。人的分野主要從這個階段開始。社會會教你怎麼做人,環境會讓你知道什麼是現實 。
  • 如何提升人生中最重要的自我教育能力
    【林崇明專欄】如何提升人生中最重要的自我教育能力原創作者|林崇明(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峽山初級中學) 自我教育對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科學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決定性作用自我教育能力是指人具有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和激勵自我的能力,能激發人一生穩定成長的積極內在動力。有助於促進人在成長過程中自發的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一個正確的過程,特別是在初中階段,正是人生打好基礎,樹立良好品質的關鍵時段,所以提高初中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對人一生的成就和發展至關重要,刻不容緩。
  • 人生最重要的四大能力,都具備了,不成功很難
    很多人覺得自己在職場上混得並不是太好,在社會上混得也很吃力,其核心的問題就是你沒有完全具備人生最重要的四個能力,如果具備了其中的兩個,你想混不好都難。【1】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不管你是在職場上具備的業務能力還是在個人生活上的獨立生活能力,都是這個能力的具體體現,如果一個人不具備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你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混好的。
  • 人生什麼最重要?選擇最重要!絕大多數人在重大選擇上毫無能力
    他們在這方面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他們的思考模式大抵上是這樣的:對方只要滿足最重要的一條就足夠了……這就是價值觀決定命運(或者說輕一點:價值觀決定生活質量)的一個絕佳例子:什麼是價值觀來著?價值觀就是思考「什麼更重要?」和「什麼最重要?」
  • 人生最重要的學問
    ,但它的名字讓人產生迷惑,以為自己並不從事與經濟相關的工作,所以不必學,這樣想的人,耽誤了人生最重要的學問。 人可以分三種: 最糟的一種,是學了錯誤的經濟學,比如相信剝削,因此企業家是靠損害他人利益致富的惡棍。用這種仇恨分析經濟,去理解人與人的關係,去規劃自己的人生,不幸是必然的,你當員工,一副受害者模樣,你當老闆,就想著法子損害員工。 一般人什麼經濟學原理也沒學過,原來學校裡背的一點,早忘了。
  • 富人思維:比賺錢更重要的,是找到你人生的價值!(醍醐灌頂)
    比賺錢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大多數人明白得太晚,這件事就是……找到你人生的價值!如果你無法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那麼,即便你身價百萬、千萬,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富人,因為真正的富人,不僅是金錢上的富有,也是精神上的富有,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
  • 明白什麼是「心力」,就知道三分鐘熱度很正常,自律不是咬牙自虐
    因此,我們應該從目的出發,從重要性出發,優先做重要而簡單的事情,這些事情花費心力最少但產出最多,其次是重要但困難的事情,雖然花費心力,但完成後很有價值。困難又不重要的事情,大多數人知道不用去做。最可怕的是不重要但簡單的事情,一個例子是上面說的要做一個完美的button,一個例子是刷以「某音」為代表的feed類產品。你要明白,刷feed也是消耗心力的,因為簡單,你的心力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掉。在明確了「重要而簡單」的大方向後,你要假想你跳出你的身體,把肉體當成是一個執行任務的工具。
  • 人生最重要的3種能力,你一定要教會孩子,非常關鍵
    對於父母來說,責任重大無比,我們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為這是關於孩子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在此,建議父母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將直接影響他們接下來的學習與生活,十分有益。有些家長,把生活自理能力僅看作是簡簡單單的生活技能,認為這些能力是隨著孩子成長必然會獲得的本領。
  • 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
    這種能量細分下來包含體力、心力、腦力三個部分。1、體力,就是身體的基礎能量和力量。體力是由先天體質+健康能量的輸入-疾病消耗的能力構成。不可否認,精力一定有先天的一部分決定因素。這部分輸入是塑造我們後天的身體基礎的重要能量。而任何疾病和疼痛都是對能量的消耗。避免生病,也是保護精力的重要方面。一個健康水平高的人,體力基礎自然更紮實,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更強,這就是能量。2、心力,指人的狀態和情緒。
  • 確立目標,是人生規劃的重要樂章
    確立目標,是人生規劃的重要樂章。不甘做平庸之輩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追求目標,才能調動起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有一年,美國哈佛大學曾對當時的畢業生做過一次調查,詢問他們是否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明確的目標,以及達到目標的書面計劃。結果,只有不到3%的學生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 臨近高考越發覺基礎重要,比如物理的「迷之」向心力,不盤不甘心
    向心力是個啥玩意兒?經常看到題目解析說某力某力提供向心力,然後吧啦吧啦一頓列式就解出來了,自己一臉懵圈!實際上向心力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力,因為但凡物體受到的指向軌跡圓心的力或分力都「屬於」向心力,這些力對物體作用方向都在一條線上,這說明向心力是指一類力,而不是一個力,把這一類力全部按照矢量法則加起來才是真正的所謂向心力,有時候碰到特殊情況物體圓周運動某瞬間只受一個指向圓心的力,那這個力就光榮了擔任了作為向心力的重任。
  • 張麗俊:結構化思維,人生基石能力
    我記得我跟她交流的這個三個場景,在十歲的時候我就問她人生的排序是什麼?我記得很清楚,她跟我說,第一,身體最重要。第二,我要每天很開心。第三,學習成績不要太差,班裡前五名就可以了。我突然覺得女兒自己開始有了自己的邏輯,意識到她長大了。
  • 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革新教育理念的華裔心理學家安吉拉·達科沃斯,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達科沃斯認為,讓孩子在未來人生中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並非智商,也非情商,而是這種長期向著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也百折不撓的堅毅品格。不要小看了「grit」理念,這一觀點深受美國人的認同和歡迎。2013年,達科沃斯便因為提出「grit」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2016年,她關於「grit」的專著《毅力:愛好和鍥而不捨的力量》成為教育類最暢銷的書籍。
  • 初中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
    經常有家長問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個階段最重要,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難,因為每個階段都很重要,人生如鏈條,是一環扣一環的,哪一環斷了都不行。但細思量,相對而言,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更重要一些。因為初中階段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