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學習上,老師不是你的上帝,同學也不是你的上帝,父母也不是你的上帝,誰都不是。惟有你依靠自己的自覺和努力,才能使你自己的學習上進,也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上帝。
有些同學的紀律總是那麼不自覺。
老師前腳剛邁出教室門口,有些同學後腳就搞天搞地:出位、吹牛、玩東西,甚至打架……不一而足,極盡變態。
我就想問,這些同學是畜牲嗎?你也別怪我說話難聽,事實存在了就別違疾忌醫。讓我來給你剖析剖析。
幾千年來,社會的物質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雖然日新月異,但人性幾乎不變。
比如懶惰、自私、貪婪、嫉妒、痴惘等等。
又比如孔子說的:「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等等。
當今總有些人自以為是,總以為自己聰明,至少比古代人聰明。其實這樣的人是非常膚淺無知的。
當一個學「生」,不能老實安分靜心的「坐」下來學習,把凳子「一」丟掉了,只能為「牛」。
「生」無「一」即為「牛」,是為畜牲。看來古人造字之前,就已經把人性看得透透的,至今仍然不變,千年後萬年後,一樣不變。
人與畜牲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畜牲具有物性,人具有智性。
具體來講,物性就是指天生的貪婪、自私、懶惰、享樂等等的特性,是低級的基本生理需求。這種物性低級需求,大抵和地球的吸引力有一定關係吧?!
人,從物質結構上講,本身就是動物。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是動物,都是畜牲。否則就不會有「衣冠禽獸」「人模狗樣」等等這些詞彙了。
所以,人,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就必須克服物性帶來的困擾,也就是人必須具有智性。
具體來講,就是人要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友愛等等等等這些具有人文價值的高級行為。
也只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能贏得他人尊敬,才是自己的上帝。
而畜牲則不然,它們永遠需要人類的管束。
有些同學在測驗考試中總想偷偷摸摸,老是需要老師監督。
這也是懶惰畜牲行為,他們不自信,不自尊,不自重,不相信自己是「人」。從來不從「人」的角度思考人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老師不在教室,他偷偷摸摸。老師在教室,他也偷偷摸摸。這跟老鼠有什麼區別?
如此偷偷摸摸,你偷到了什麼?
你偷不走老師的工資,也偷不走老師的知識。你偷走的可能是你的信仰、你的青春。當有一天你回首發現,你自己的青春被自己無意中偷走了,是多麼懊悔!。
我才不相信,老是偷偷摸摸的人,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畜牲野獸有偉大夢想嗎?有偉大事業嗎?
請相信自己是人,是能夠拯救自己的上帝。
有些同學作業總是不按時完成,需要老師催促。
當然還是懶字當頭,日子總是懶洋洋的得過且過。老師的訓導當耳旁風,父母的教育總是「啊啊哦哦」應付了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能蒙就蒙,能騙就騙。
不上進,無擔當,無未來。
後果是什麼?
大抵是容易成為啃老族的。娶個老婆父母養,嫁個老公公婆養,生兒育女公公婆婆養。
現代人啊,啃老也是那麼心安理得,悠哉遊哉,何其安逸乎!
只是有一天,當父母遠去,自己老矣,兒孫是否已經繼承了你的啃老基因?或是把啃老基因發揚光大,有過之而無不及?
懶,是很容易被世代繼承的。勤,卻是需要人性的努力支撐,需要有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上帝意識!
有些同學總是不自覺讀書,總讓老師逼著背書。
讀書苦,背書更苦。對辛苦的逃避,是物性的自然選擇,任何動物都一樣。
但我們是人,人想成為人上人,人中龍鳳,必定要克服這種物性,自覺的做「人」該做的事。
讀書其實有一個好處:開發你的智力。有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腦部智力開發還達不到5%。就算學霸,也大抵只有7%~8%之間。能達到10%的人,那是萬中無一的超級大腦了。
同時我們要注意,聽說這種智商開發,是具有遺傳性的。也就是說,你現在努力學習,那麼你的子女也比較聰明。
按照我本人,及同事老師們的觀察,當年父母讀書比較厲害的,其兒女讀書也比較厲害。反之,讀書很差的,其子女讀書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不是百分百的正確,但95%以上概率都是這樣。
所以,你想子孫後代聰明,就得從你這一輩開始努力。如果你現在不願意努力奮鬥,你的子孫後代只能跟著你「吃土」。大抵就是那個「龍生龍鳳生鳳……」的意思吧!
誰也改變不了你,也救不了你。
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也只有你能拯救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