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村民把房子建造在公路邊,交通方便,另外,漂亮的新房子又成為村中一道靚麗景觀,您見過把新房建造在老屋後面,「隱藏」很難發現的現象嗎?在皖西南山區,有一棟新建的房子卻是在土磚屋的後面,從公路上看不見。不過,一位老奶奶說,村民們這樣建符合規劃,有利於將來發展。圖為近日,一位老奶奶穿過土磚屋巷子去新建的房子。
「這棟新房子主體建造完工已經有兩年了,目前尚未裝修,不過,粗大的柱子和橫梁非常壯觀。」老奶奶站在新房子前的臺階上說,她從小生活在農村,很少見這種設計的房子,稱其「高、大、上」,只是建造在土磚瓦屋的後面,背靠大山,「羊肉藏在碗底下了。」
老奶奶現年70歲,娘家姓儲,婆家姓劉,儲奶奶自19歲嫁到劉家以來,就住在老屋裡,30多年前,他和丈夫一起把老屋進行了重建,東西兩頭各一半,中間還有個大院子,兩個兒子一個住東頭,一個住西頭,如今,兒子都在鎮上建造了樓房,儲奶奶也和孩子們住在一起,不過,她每天白天都到老屋裡來打掃衛生等。圖為巷子裡通住儲奶奶家土磚屋的側門。
老房子始建於100多年前,在上個世紀,裡面住著十來戶人家,隨著社會發展,村民們都重新建造了樓房,土磚屋無人住,只有儲奶奶每天來這裡幹農活,老人說,她喜歡山裡的生活,舍不下那一畝三分地,所以天天來這裡。
以前,村民們住在一起,大家建房子時會做一個公共的堂軒,以逢年過節時一起開展慶祝活動,堂軒一般位於房屋後排的正中位置,雖然只有一層,但高度要比其它房屋高,用村民們的話說,是出於對祖先的敬重才這樣做的。
村民們搬出老屋後,老屋的堂軒不能及時維護,幾年前,村民們便決定一起把堂軒重做,這一決定還得到劉氏在外地居住的村民們的支持,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很快一棟漂亮的堂軒主體就做起來了。圖為新建的堂軒前建造有臺階,使房屋顯得更高大。
下一步,村民們將準備把堂軒進行裝修粉刷,前排安裝仿古木門。圖為堂軒裡堆放著已經做好暫未安裝的木門。
站在新建的堂軒向前看,只見堂軒前兩排土磚瓦屋「夾」出一條巷子,這是通住堂軒的唯一通道。這條通道大貨車無法駛進來,可以想像,建堂軒運材料時花了不少的人力和財力。現在,平時來堂軒的人不多,巷子裡長出了雜草。
儲奶奶走在巷子裡,她脫下身上的圍裙,趕走一隻飛蟲。「土磚屋沒有人住了,如今,這條路走得最多的人便是我。」儲奶奶說自己在幹完農活時,最愛到新建的堂軒裡看看。打掃衛生。也許到不久的將來,這些土磚屋或會維修發展旅遊業。圖為巷子的外邊是樓房。
新建的堂軒雖然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但經過裝修後將成為一棟仿古式建築,外觀裝飾成青磚黛瓦,仿古式門窗,儲奶奶總是說,這棟村民們一起新建的房子要是在路邊顯得更氣派,會有很多人來參觀,不過,老人也認為,堂軒建造在後面,以後,前面的土磚屋再做進一步規劃,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樣建造是對的。圖為老人站在臺階上,對新建的房子談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