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2020-12-15 全科學苑

有一次,一個行業外的朋友問我:「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我大吃一驚,又如同遇到知音一樣倍覺暖心,「你怎麼知道?不是一般地亂,簡直是亂得不要不要的!」

早上八點鐘上班,晚上不知道什麼時候下班;一日三餐中,只有早餐是固定的,中餐、晚餐什麼時候吃,能不能吃上,都是個未知數。

就像前段時間,我們做了一臺外院腹腔惡性腫瘤多次術後再次復發呈巨大腫塊的病人,手術從下午5點一直延續到深夜兩點,不說手術過程中那些提心弔膽的驚嚇,遭遇風險和困難時內心的煎熬,單忍飢挨餓那麼長時間的站立對體力精力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這些,病人和家屬都不知道,也不關心,他們關注地只是,手術順不順利,效果好不好?

回想起來,外科醫生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自作孽,不忍看著病人承受疾病的痛苦折磨,非要憑一己之力當救世的菩薩,但是卻不懂,神和人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菩薩不管救世成不成,都會有人供奉,外科醫生成功了別人會認為是理所應當,失敗了只能自己獨自面對。

試問,這種每天都在風險和挑戰中掙扎的生活,每天都毫無規律可言的作息叫不叫亂?如果這都不叫亂,那什麼樣的生活才叫亂?

但是,很顯然,我誤會了朋友的意思,我的回覆不是她想要的答案,她的本意是想詢問我外科醫生的生活作風問題,還給我發了一張網上的截圖。

我一看就笑了。

你是不是美劇「實習醫生格蕾」看多了,微博上網絡上這些鍵盤俠們吸流量博眼球胡編亂造的東西也信?把外科醫生想成明星把醫療界當成娛樂圈了?再說了,外科醫生即便有這份心思也沒這個時間和精力啊!

曾經有個女孩喜歡上一個外科醫生,想跟外科醫生交往,但是她聽多了外界關於外科醫生的謠傳,有點擔心,於是就在知乎上發問:外科醫生私生活亂嗎

然後,下面就跟了很多這樣的回覆:

@匿名用戶:「告訴你吧,可亂了!我基本上一個星期和老婆睡不了三四天,都是在外邊。就算晚上在科室睡覺,也總有小護士半夜敲門,搞得我心裡七上八下的。還經常有人主動約吃飯,男女都有,什麼館子都有。有些女孩跟我說話還兩眼星星,你說能不亂嗎?」@陳年小*:「很亂。亂到正和女朋友你儂我儂時候像個老王提上褲子就跑,亂到正吃午飯留下字條備註回來再吃沒人敢動,亂到睡的正香接個電話就要拎刀幹活。」@孫藝*:「其實在醫院工作的人還是比較單純的,每天工作太忙太累,如果護士主動找你,給你打電話,敲你的門,別激動,肯定是病人有情況,催你幹活呢。有人說,醫院裡一定有那種羞羞的事情發生,我聽誰誰誰說過的! 這個嘛,確實會有,不過只是少數事件而已。我想各個行業都存在這種花邊新聞的,我也聽其他行業的朋友八卦過。」

我從事醫學行業25年有餘,學習、工作、考研,再工作,再進修,先後在國內四家大型醫院呆過較長時間,之後又在德國慕尼黑醫院短暫學習過,耳聞目睹,應該說接觸了不少外科醫生,也見聞了不少醫院的人和事。

實事求是地說,醫院是這個浮躁的社會中相對安寧純潔的一方淨土,醫生護士是各個行業中最有素養最有擔當最有責任感的一個群體之一。

的確會有一些像網友所反映地那樣,個別醫生喜歡去娛樂場所大保健,個別外科醫生有二婚、三婚的情況,但那是荷爾蒙分泌旺盛對美好生活有「追求」的所有男人都可能犯的錯,存在於各行各業中,不單單只限於醫生或外科醫生;而且,個別醫生的個別作風問題不能以偏概全代表整個群體整個行業的素質和作風。

以我個人的經歷和觀察,外科醫生是整個醫院中最忙碌最勞累的一類人,每天不是查房就是手術,不是看門診就是去會診,不是讀文獻就是寫文章,不是在與家屬溝通就是在參加醫院開會。

別人上一天班是在上班,外科醫生上一天班是在拼命

別人上一天班是雲淡風輕,外科醫生上一天班是如履薄冰!

別人上一天班下班後工作就可以按暫停鍵擱置一邊,外科醫生上一天班下班後還提心弔膽牽掛著病人的情況,半夜三更接個騷擾電話還以為白天手術的病人出了什麼狀況,嚇出幾身冷汗。

前段時間忙得不可開交,有網友就在後臺留言,詢問為什麼公眾號文章這兩周都沒有更新?我無可奈何的回覆,忙啊,忙得一塌糊塗,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睡眠時間都一再地被壓縮,哪有時間和精力寫文章?

每天上班像陀螺一樣地轉,又勞心又勞力,下了班以後還要讀文獻剪視頻做PPT,開在線會議時坐著都會睡著,打開書本眼睛不由自主就想合上,粘到床就想一骨碌躺下。

沒有時間寫文章,也沒有時間交「家庭作業」。

你說,外科醫生這種累成老狗的狀態,晨勃都沒有了,「公糧」都無法按時交上,哪有多餘的精力和體力到外面去搞其他的事情?(外科醫生的力不從心,從沒有晨勃開始)

別把外科醫生想得太不堪了!

他們連私生活都沒有,又從何亂起?

而且,越是層次高的外科醫生越是自律,越是有擔當,不會幹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與其把心思花在打探外科醫生的八卦上面,不如多想想怎麼去關心身邊的外科醫生愛人和外科醫生朋友。

多給他們一點理解,多給他們一些關心;沒事少騷擾他們,少打那些可有可無的電話,少發那些雞毛蒜皮的諮詢。

外科醫生好了,病人才有希望,這個社會也才會健康!

相關焦點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是不是誰都得聽他的,特別的威風
    高考陸續出分了,大家都開始填報志願了,有些朋友問我,學醫好不好,特別是當外科醫生怎麼樣?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非常帥氣、十分的迷人,在手術臺上可以指揮一切,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家都要聽手術醫生的。
  • 是時候告訴你外科醫生的真面目!
    2. 外科醫生到底什麼時候上班?外科醫生最擅長什麼?說葷段子一個說不好葷段子的外科醫生。。。。。。不存在的做一臺能輕鬆說學逗唱的手術最能體現術者的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能外科醫生最幹不好什麼事?請客吃飯首先時間就很難確定因為要避開彼此值班、開會的時間好不容易湊齊了又被一臺急診手術困住心裡再急都不會丟下手術刀只能丟下一桌的朋友當外科醫生的朋友也是需要一定耐力的
  • 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區別有哪些
    說起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對於患者來說,都是穿白大褂的,沒啥區別。但是從細微的一些細節還是能夠看出區別的,而且還非常有趣,比如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吸收的姿勢、吃飯的速度、走路的樣子等等都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VR遊戲《外科醫生》:醫學生練習新途徑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2日報導,越來越多的醫院、醫學院將虛擬實境手術列入外科醫生訓練中,虛擬實境遊戲《外科醫生》(Surgeon Simulator)提供的虛擬手術與醫學中的訓練有異曲同工之妙。
  • 4本禁慾系醫生文:他是外科醫生,寡言淡薄,唯獨卻對她亂了心跳
    4本禁慾系醫生文:他是外科醫生,寡言淡薄,唯獨卻對她亂了心跳!1.《師兄,別來無恙》作者:山有嘉卉書評:此文男女主都是醫生,因為小時候男主爸媽離婚,從小住在女主家藥堂,兩人算是青梅竹馬吧,女主單方面對男主不友好,後來因為爺爺病重兩人的關係才有所改善,男主陪女主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兩人算是日久生情,感情水到渠成,一個學會了表達愛,一個學會成長的故事,很溫馨,推薦推薦!2.
  • 推薦給外科醫生看的書(合集)
    因為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一名聰明且紮實的外科醫生的書,所以強烈推薦給低年資的實習生和外科醫生來看。感謝 xiong 版對本版多年的辛勤貢獻,大家也可以在某東某當某寶上搜這本書。5. 阿圖醫生系列最後一本不是專業書,而是一個外科成長的心路歷程。阿圖醫生(Atul Gawande)是美國首席外科醫生,也是最會寫文章的外科醫生,他的文中充滿了在外科領域的成長,感悟。
  • 外科醫生 你一個月拿多少錢?
    身為外科醫生,我相信不少人都被直截了當或旁敲側擊地問過:「你一個月拿多少錢?」「每天那麼忙,收入一定很高吧?」「工作那麼拼,待遇絕對差不了?」不怕大家笑話,當年我選擇外科,除了興趣外,另一個考慮就是因為當外科醫生收入高。
  • 外科醫生火線救急|戴傳昌|整形外科|病人|安慶市立醫院|醫生|外科...
    儘管這位醫生從來沒有做過剖宮產,但他憑著大學實習期所見和平時的外科基礎,果斷接下這一風險極大的手術,沒有麻醉師,他就自己給病人做硬膜外麻醉,然後飛快切開腹壁子宮,幫助女子順利誕下一名女嬰。如今這名女孩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當年的年輕醫生也成為著名的整形外科專家。紫牛新聞記者近日聯繫到這位醫生,聽他講述當年的故事。
  • 5本禁慾系醫生文,強推《李教授的首爾悠閒生活》,天才外科醫生
    禁慾系醫生文,強推《李教授的首爾悠閒生活》,天才外科醫生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禁慾系醫生文,強推《李教授的首爾悠閒生活》,天才外科醫生。希望你能喜歡。1.李教授的首爾悠閒生活作者:Mio澪小說簡介:禁慾系醫生文,天才外科醫生的悠閒日常,1V1女主金泰熙。
  • 外科醫生和麻醉醫生該是啥關係?
    但患者和外科醫生都沒當回事。 在手術日當天一早,這臺手術被取消了。外科團隊花費4個小時,才說服患者出院,並去胸外科就診。 主刀醫生表示理解Tkachenko的決定。「但他非常不高興。患者也很生氣,不明白髮生了什麼。」Tkachenko將這段經歷撰寫成文,發布於Medscape討論版。
  • 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
    外科手術模擬手術模擬2013中,你可以當外科醫生,親自操刀。獨特物理引擎的運用,讓玩家體會醫生的緊張感。下面來看下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攻略。 巴士單機遊戲
  • 外科醫生火線救急
    儘管這位醫生從來沒有做過剖宮產,但他憑著大學實習期所見和平時的外科基礎,果斷接下這一風險極大的手術,沒有麻醉師,他就自己給病人做硬膜外麻醉,然後飛快切開腹壁子宮,幫助女子順利誕下一名女嬰。如今這名女孩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當年的年輕醫生也成為著名的整形外科專家。紫牛新聞記者近日聯繫到這位醫生,聽他講述當年的故事。
  • 《外科醫生》評測:手術室醫生都是牛人
    醫生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很神聖不容侵犯的職業----救死扶傷,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其中外科醫生就更是一門技術活了,畢竟是一份靠刀吃飯的職業。沒有兩把刷子、容易手抖的小夥伴們,請儘快遠離,千萬別瞎鬧。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出人命的,人命關天你懂的。
  • 三思且篤行——記小兒神經外科醫生田永吉
    田永吉,天壇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從醫16年,42歲的他對這份職業沉澱出更加穩重、更為長遠的思考。行業內普遍的現象是,許多醫生只管自己手頭這「一攤事」,而病人和家屬面對各個環節、各個科室,由於信息不對稱而「經常像個沒頭蒼蠅亂碰」。「尤其外科,一般只管做手術,做完就不管了,後面都跟我沒關係了。」田永吉說,多學科會診模式是他這一輩醫生要主動順應、積極推動的發展潮流,他希望打通部門資源,實現病人治療的整體決策。
  • 良醫|外科醫生真的會消失嗎?
    人工智慧在外科手術上的應用,很可能進一步瓦解外科醫生過去在手術臺上的權威身份。接下來,外科醫生真的會消失嗎?文 | 黃祺「不需要醫生操作、機器人獨立為病人做手術,我認為十年之內就能實現。」7月23日,數十位來自上海各家醫院的外科專家參加了首期「華亭書院系列學術活動」。
  • 女腦外科醫生的「酸爽」
    畫面中,無影燈下,四個女外科醫生穿著手術服,戴著全套醫用口罩、帽子、手臺,圍著手術臺,溫和而堅定地凝視著患者,正準備動手術。提起外科醫生,大家通常會想到男性,雖然現在女醫生很常見,但在外科這個領域,男醫生的數量仍然是壓倒性的,仍然是「男人的天下」。
  • 調查顯示外科醫生魅力勝內科-
    本周末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登載調查報告顯示,現實生活中,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更高大英俊、更富有魅力。  這次調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4名校醫院醫生負責執行。魅力評價小組由女士組成,用數字1至7打分,表示醜陋或英俊的程度。評價結果表明,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更有魅力。外科醫生平均得分為4.39,內科醫生為3.65。
  • 選擇嫁給外科醫生的100個理由
    這是一個一心想嫁給外科醫生的花竇女孩的心聲,讀完之後滿滿的感動…… 寫下這樣的題目,我都忍不住嘴角上揚,是的,我中了外科醫生的蠱。 曾榮幸的做了一次患者,有幸見識了外科周一大查房的陣容。
  • 外科醫生多大歲數應該停止操刀?
    (駱德唯)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小兒骨科教授,紐約長老會醫院摩根斯坦利兒童醫院小兒骨科主任,JuniperMD杜松醫療首席醫療官   上周五,《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外科醫生多大歲數應該停止操刀?》的文章,文中詳細剖析了醫療體系內多方對於外科醫生老齡化現象的研究和探討,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 內科醫生去武漢 外科醫生去獻血 成都醫生太剛了!
    在湖北武漢,成都重症、急症、感染科、呼吸及重症科等科室的醫師和護理人員衝在抗疫第一線,而在成都的獻血點,同樣有一批衝在最前面的醫生。千裡戰「疫」截止2020年2月10日,四川省共派出921人醫療隊前往支援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