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嫁給外科醫生的100個理由

2020-12-11 騰訊網

這是一個一心想嫁給外科醫生的花竇女孩的心聲,讀完之後滿滿的感動……

寫下這樣的題目,我都忍不住嘴角上揚,是的,我中了外科醫生的蠱。

曾榮幸的做了一次患者,有幸見識了外科周一大查房的陣容。

一襲襲白衣隨風飄逸(不好意思沒有風,風是腦補的風),一張張自信堅毅又不失溫柔的面容,王者指點江山的既視感。

一時間想到一個詞,除卻君身三尺雪,天下誰人配白衣

當然,不僅僅是顏值和職業認同,且請諸君聽我細細說來。

0 1

職業光環

假設,你的男友是跟死神比速度搶時間的外科醫生,你有沒有一種前世拯救銀河系才得以機會讓你守護英雄的榮幸?

你根本無需擔心你的男友行蹤,因為他不是在做手術就是在去做手術的路中。

或許忙碌會錯失很多陪伴你參加聚會的可能,請你問問自己的良心,女人間需要帶另一半參與的活動,本質還不是赤裸裸的炫老公?

你完全可以用習以為常的語氣輕描淡寫的說一聲,他今天有六臺手術排期中,換個心臟,切個包包,還有幾個癌細胞擴散到淋巴的需要做徹底清掃。

有沒有瞬間秒殺全場的陣容,還有什麼比挽救生命更讓人理解敬仰動容?

0 2

硬核學霸

記得曾有一位資深的手術專家跟我說,他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跑步和冬泳,不是他不怕累不怕冷,而是如果他不能堅持高強度的鍛鍊,就沒有體能長時間堅守在手術中。

我是被這句大實話感動到熱淚盈盈。

保持良好的運動規律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更是對家人恩情。

你還擔心身材走形體重失衡嗎?不存在的。

家有運動之星身體力行的監督鞭策,想不瘦大概都不可能。

什麼益生菌酵素代餐粉和健身教練都靠邊站站吧,剩下的大把銀子買迪奧就只問他喜不喜歡香不香。

0 3

運動之星

記得張爸文宏曾說過,我們這些專家,哪一個不是自認為是領域中的翹楚一名?

大概是這個意思吧,具體措辭記不清楚了。

你可以自行腦補下外科醫生昂首挺胸迷之自信的場景,不是清高是風骨!此處應有崇拜和掌聲。

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常常有那樣的場景描述,滿足一個女人對極致溫柔想像空間的,是外科醫生的手和笑容。

0 4

傲骨柔情

對自己人生沒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劃,做不了外科醫生。

這一路手術學習寫論文晉職稱的職業生涯,需要近乎自我苛責的時間管理,惰性管理,情緒管理,抗壓管理,等等,非自律不可及。

見慣了生離死別和人生百態,也會更豁達更懂得珍惜當下。

外科醫生對手術刀下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傾注了更理性的深情,更嚴謹的深情,更專業的深情。

試想,這個城市裡,有一盞燈是你留給自律深情的外科醫生的,桌上的便籤紙寫著:親愛的,辛苦了,飯在鍋裡,我在床上。

他負責拯救眾生,你負責慰藉心靈,你們愛情的名字叫,你若安好,即是天晴

我是一個女孩,我曾經是外科醫生的病人,現在是外科醫生的粉絲,我希望找一個外科醫生當男朋友,做老公。

這篇文章的名字叫選擇嫁給外科醫生的一百個理由,其實愛無關乎職業,若愛了根本不需要理由!

謹以此文獻給兢兢業業奮戰在臨床一線的外科醫生們,也獻給默默支持外科醫生的太太團們,縱然生活瑣碎縱然歲月蹉跎,請一定記得,愛他們本來的樣子。

不疑真心,人間就值得!

來源:溫柔醫刀

作者:米妖米妖汙

校對:臧恆佳

責編:鄭華菊

好看,你就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推薦給外科醫生看的書(合集)
    不管是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外科夢想,還是依然迷茫著不知道自己的職業選擇,一本好書,對你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本文在此向你推薦,進入外科領域必備必讀的幾本書。大外科書籍1. 黃家駟外科學(第七版)這是中國外科領域唯一一本一直延續下來的,最經典的外科工具書。
  • 盤點嫁給醫生的八大美女明星,看看誰過得最幸福?
    近日又有女星嫁給了醫生,在娛樂圈嫁給醫生的女星還是很多的,主要是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而且收入並不低,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吧。1. 阿嬌能嫁給「醫界王陽明」,即使是二婚也是很受大家的羨慕呀,這位上帝的寵兒就是香港女星阿嬌,雖然二人難免傳出許多磕磕絆絆,但還是希望兩人可以恩愛下去。
  • 外科醫生火線救急|戴傳昌|整形外科|病人|安慶市立醫院|醫生|外科...
    戴傳昌醫生29年後,女孩已是優秀航天人,近日她帶著愛人來感謝戴醫生29年前,一位正在農村老家休假的年輕醫生遇到一個胎盤早剝的高危產婦,當時情況緊急,將產婦送到縣城要3個多小時車程,產婦大出血不能止血,母親和肚子裡的胎兒隨時有生命危險。
  • 外科醫生火線救急
    ,當時情況緊急,將產婦送到縣城要3個多小時車程,產婦大出血不能止血,母親和肚子裡的胎兒隨時有生命危險。儘管這位醫生從來沒有做過剖宮產,但他憑著大學實習期所見和平時的外科基礎,果斷接下這一風險極大的手術,沒有麻醉師,他就自己給病人做硬膜外麻醉,然後飛快切開腹壁子宮,幫助女子順利誕下一名女嬰。如今這名女孩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當年的年輕醫生也成為著名的整形外科專家。紫牛新聞記者近日聯繫到這位醫生,聽他講述當年的故事。
  • 是時候告訴你外科醫生的真面目!
    2. 外科醫生到底什麼時候上班?6. 令外科醫生最傷心的有哪些事?外科醫生最擅長什麼?說葷段子一個說不好葷段子的外科醫生。。。。。。不存在的做一臺能輕鬆說學逗唱的手術最能體現術者的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能外科醫生最幹不好什麼事?請客吃飯首先時間就很難確定因為要避開彼此值班、開會的時間好不容易湊齊了又被一臺急診手術困住心裡再急都不會丟下手術刀只能丟下一桌的朋友當外科醫生的朋友也是需要一定耐力的
  • 女腦外科醫生的「酸爽」
    畫面中,無影燈下,四個女外科醫生穿著手術服,戴著全套醫用口罩、帽子、手臺,圍著手術臺,溫和而堅定地凝視著患者,正準備動手術。提起外科醫生,大家通常會想到男性,雖然現在女醫生很常見,但在外科這個領域,男醫生的數量仍然是壓倒性的,仍然是「男人的天下」。
  • 外科醫生和麻醉醫生該是啥關係?
    最近,美國著名醫學網站Medscape的討論版上,有個帖子火了:外科醫生和麻醉醫生是啥關係? 但患者和外科醫生都沒當回事。 在手術日當天一早,這臺手術被取消了。外科團隊花費4個小時,才說服患者出院,並去胸外科就診。 主刀醫生表示理解Tkachenko的決定。「但他非常不高興。患者也很生氣,不明白髮生了什麼。」Tkachenko將這段經歷撰寫成文,發布於Medscape討論版。
  • 【雙語閱讀】三個有名的外科醫生
    三個有名的外科醫生正在吹噓他們的技術。"A man came to me who had his hand cut off," said one. "Today that man is a concert violinist." 「一個人斷了一隻手,他來找我,」一個說,「如今那個人是個音樂會的小提琴手。」
  • 良醫|外科醫生真的會消失嗎?
    200年間,「外科醫生」從剃頭匠變身自帶光環、受人追捧的手術臺絕對權威,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介入治療技術出現,「手術」不再是外科醫生的「獨門絕技」,「外科醫生」的定義和價值正在發生改變。機器已經加入手術,輔助醫生工作特別是人工智慧在外科手術上的應用,很可能進一步瓦解外科醫生過去在手術臺上的權威身份。
  • 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有一次,一個行業外的朋友問我:「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我大吃一驚,又如同遇到知音一樣倍覺暖心,「你怎麼知道?不是一般地亂,簡直是亂得不要不要的!」早上八點鐘上班,晚上不知道什麼時候下班;一日三餐中,只有早餐是固定的,中餐、晚餐什麼時候吃,能不能吃上,都是個未知數。
  • 國內首個單體泌尿外科醫生集團 參與者均持股
    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美迄今僅有5.6%的醫生直接受僱於醫院,高達83%的醫生則加入醫生集團,約有28.43萬個醫生執業團體,其中56.06%僅有1名醫生坐診,超過20人以上的醫生集團達2936個。 在國內,「醫生集團」既可以屬於醫院,也可以是獨立的醫生組織,一般是獨立法人機構,以股份制、合夥制運作。
  • 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
    外科手術模擬手術模擬2013中,你可以當外科醫生,親自操刀。獨特物理引擎的運用,讓玩家體會醫生的緊張感。下面來看下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攻略。 巴士單機遊戲
  • 外科醫生多大歲數應該停止操刀?
    (駱德唯)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小兒骨科教授,紐約長老會醫院摩根斯坦利兒童醫院小兒骨科主任,JuniperMD杜松醫療首席醫療官   上周五,《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外科醫生多大歲數應該停止操刀?》的文章,文中詳細剖析了醫療體系內多方對於外科醫生老齡化現象的研究和探討,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 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區別有哪些
    說起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對於患者來說,都是穿白大褂的,沒啥區別。但是從細微的一些細節還是能夠看出區別的,而且還非常有趣,比如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吸收的姿勢、吃飯的速度、走路的樣子等等都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外科醫生》評測:手術室醫生都是牛人
    醫生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很神聖不容侵犯的職業----救死扶傷,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其中外科醫生就更是一門技術活了,畢竟是一份靠刀吃飯的職業。沒有兩把刷子、容易手抖的小夥伴們,請儘快遠離,千萬別瞎鬧。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出人命的,人命關天你懂的。
  • 外科醫生 你一個月拿多少錢?
    身為外科醫生,我相信不少人都被直截了當或旁敲側擊地問過:「你一個月拿多少錢?」「每天那麼忙,收入一定很高吧?」「工作那麼拼,待遇絕對差不了?」不怕大家笑話,當年我選擇外科,除了興趣外,另一個考慮就是因為當外科醫生收入高。
  • 夏利民 | 心臟外科醫生的自我修養
    饒是如此,他的理科成績也十分突出,到了高考填寫志願時,夏利民決定選擇學醫,「我姑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醫生,他曾經告訴我,醫學就是一門文理兼修的學問,只有通才,只有對人心與人性有深刻了解,才能學好醫。  我願意追隨他的腳步。」夏利民說。 夏利民考取了上海醫科大學,進入醫學系臨床醫學專業。 進入學校以後,夏利民發現,學醫的過程與想像中的並不一樣。
  • 湖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100臺機器人手術
    紅網時刻1月12日訊(通訊員 彭璐 裴夏明)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謝宇帶領其團隊,為年僅31的劉女士,通過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不僅切除了患者右腎門附近的腎臟腫瘤,還成功地保住了她的腎臟,這是湖南省腫瘤醫院自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以來,泌尿外科完成的第100臺機器人手術。
  • 專訪丨沈柏用:乘風破浪的外科醫生
    命運就此叩下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拯救,為無數個家庭爭取了時間,讓他們的生命不至於只剩回憶。1993年是沈柏用醫科大學畢業第二年,三十年前母親心臟瓣膜分離手術後,瓣膜復又黏連,於是又來到仁濟醫院,找到當年手術的第一助手朱洪生醫生再度手術。
  • 三思且篤行——記小兒神經外科醫生田永吉
    行業內普遍的現象是,許多醫生只管自己手頭這「一攤事」,而病人和家屬面對各個環節、各個科室,由於信息不對稱而「經常像個沒頭蒼蠅亂碰」。「尤其外科,一般只管做手術,做完就不管了,後面都跟我沒關係了。」田永吉說,多學科會診模式是他這一輩醫生要主動順應、積極推動的發展潮流,他希望打通部門資源,實現病人治療的整體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