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最應該學到什麼?

2020-10-14 艾兒思國際教育

大家好,我是小艾老師,坐標武漢,就職於一所美式私立園。

幼兒階段要學習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對照教育部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就能看出來,在幼兒階段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語言與閱讀能力、社交與情緒管理能力、數學科學啟蒙、藝術感知能力這五大方面。

教育目標有了,真正考驗一個幼兒園好壞的標準在於「如何教」

知乎有個爭議很大的話題「幼兒園該不該小學化」。有人認為從幼兒園開始填鴨教學,讓孩子失去了自由的童年,非常不應該;另一部分人認為現在競爭太大,如果不提前在幼兒園學會加減法和拼音認字,上小學以後太吃虧。

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有失偏頗。為什麼就不能讓孩子們玩得開心又能學到知識呢?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知識主要是採用習得的模式。不用一板一眼地教學,只要有意識地營造出知識的氛圍,孩子們在環境中浸泡,一切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以數學啟蒙為例。數學在學前教育中非常重要,但數學啟蒙並不是機械地教孩子們1+1=2,而是將數學概念融入平時的遊戲中。看似在玩,實際上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相應的年齡了解與認知能力相匹配的數學知識。比如2歲的孩子能區分玩具的顏色、形狀;3歲能將玩具按顏色形狀分類、進行大小比較、數量關係的探索;4歲能藉助玩具簡單計算;5歲能抽象計算。

一所重視孩子數學啟蒙的幼兒園,一定會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這種氛圍體現在環創、玩教具、區角布置、老師的引導自覺等各個方面。

在小艾老師就職的艾兒思幼兒園會有很多與數科學啟蒙相關的玩教具。比如認知區角的數字積木,當孩子們在搭建的時候會發現把3和2摞在一起跟5一樣高,就會明白2+3=5的概念。而積木9比6要高,說明數字9比數字6要大。

類似的玩教具還有很多,帶框的天秤,往兩個框裡放入不同數量的小熊砝碼,觀察天秤的偏向,幫助小朋友們了解數量與重量的對應關係。

數字槓桿,將左邊的砝碼掛在6上,將右邊的砝碼掛在2和4上,槓桿保持平衡,即2+4=6。同時,老師還會引導孩子觀察,同樣重量的砝碼,放得近就輕,放得遠就重,潛移默化給小朋友引入了力臂和力矩的物理知識,數學和科學啟蒙,一舉兩得。

再說科學啟蒙。對學齡前的孩子進行早期科學啟蒙,不是為了培養科學家,而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人的思維是需要從小訓練的,而很多科學思維,比如觀察能力、提問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假設的能力、驗證的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學習能力。

科學知識遍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孩子們能感受到、觸摸到,而能不能在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卻不是每個孩子都具備的能力。在小艾老師就職的幼兒園,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主動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科學啟蒙不局限於燒杯、試管,遊戲和生活中同樣能達到目的。

幼兒園的3D投影儀,讓孩子們了解光影的神奇。光線從不同角度打到積木上,會在背景板上投下不同的剪影,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激發孩子們對幾何、結構、空間、光影的探索興趣。我們常說現在小學一年級的題目很難,會涉及到很多空間想像的題目,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通過科學遊戲就具備了空間思維,小學自然能更輕鬆地應對。

一張長頸鹿的光片,當特定光源照上去,會透出骨骼形狀,就是給孩子們最直觀的自然科學啟蒙。

這裡的老師都有教育的自覺,即使是帶孩子在戶外玩耍,也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給孩子們進行自然科普。雨後初晴,老師們帶孩子們在戶外散步,發現樹葉上有很多水滴,會引導孩子們思考,為什麼雨淋在衣服上會溼,而淋在雨傘和雨衣上,很快就能幹?適時地給孩子們科普防水面料在生活中的廣泛使用。

除了數科學,自理能力、閱讀與表達、社交與情緒管理、藝術感知能力這些必備的能力,小艾老師的幼兒園同樣也會按照孩子們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進行引導培養。

孩子們在幼兒園學到東西了嗎?學到了很多;孩子們覺得枯燥辛苦嗎?並不會,孩子們會認為在幼兒園玩了一整天。老師帶他們玩了積木、玩了天秤、看了投影、看了剪影、還觀察了樹葉和雨水,也許還有更多有趣的活動,繪本故事、角色扮演、畫畫、手工、自己吃飯睡覺穿衣上廁所,每一項都對應著小朋友在這個年齡段需要具備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老師的引導、環境的潛移默化、科學系統的教育方式,小朋友在這裡玩得開心,學得快樂。這不是簡單的快樂教育,而是用快樂的方式,讓孩子們主動探索,主動探究,也許讓孩子們學會學習才是幼兒園最該讓他們學到的事情。


艾兒思國際教育旗下擁有美吉姆國際早教(武漢校區)、艾兒思美國幼稚園(武漢、長沙、北京校區)、瑞思英語(武漢、長沙、南昌校區)、楊梅紅國際私立美校(武漢、長沙、南昌校區)、艾兒思國際學院(武漢校區)五大主營業務板塊。

武漢、北京、長沙艾兒思美國幼稚園遊園預約,歡迎私信或留言來撩~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最應該學到的是這些,你們上的幼兒園做到了嗎?
    導語:幼兒園,最應該學到的是這些,你們上的幼兒園做到了嗎?孩子三歲多,就要考慮上幼兒園了,三歲半到六歲都是在幼兒園裡度過的,幼兒園是人一生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基礎打好了,會讓人受用終身。那麼,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最重要的應該學什麼呢,大家肯定是意見各異,大部分父母認為幼兒園裡應該多學知識,背詩識字,學數學,為幼升小做好銜接。可是,我覺得,孩子幼兒園裡學會制度規則,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自理能力等更重要。
  • 孩子在幼兒園裡應該學什麼?
    但事實上,孩子們在幼兒園裡學的除了知識技能外,還有更多無形的東西,老師可以這樣回復家長哦~那麼,幼兒園到底教什麼?這樣的社交對於孩子長大之後融入集體大有幫助呢~教孩子尊敬老師不要以為「尊師」是上了學的孩子才要學的內容,其實,要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要先讓孩子有這個意識。
  • 簡談學堂 | 在幼兒園時期,孩子應該學到哪些?
    但是,我們是否真正了解幼兒園的開辦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些什麼呢?柏拉圖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大教育家,他第一個提出這樣一個設想:把所有的三到六歲兒童都集中在神廟附近的一個名為「兒童場院」的地方,由固定的保姆進行監護。這些兒童在那裡遊戲、唱歌,講故事等等。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幼兒園性質的教育機構。不過那時並不叫幼兒園,而叫「兒童場院」。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在柏拉圖的設想中,幼兒園是一個帶領孩子們玩耍的地方,是一個釋放孩子天性的地方。
  • 一年過去了,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
    轉眼臨近學期末了最近老師們肯定都在忙著寫評語、總結、成長檔案吧每年這個時候呀除了怕園長不滿意自己的總結就是怕家長那句「老師,這學期我家孩子到底學了些啥?」確實,在有的家長眼裡幼兒園不教拼音寫字、不練英語數學一學期下來就在玩遊戲真的不清楚孩子學到了什麼今天,我告訴家長們在幼兒園一學期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
  • 幼兒園大班幼兒應該學什麼
    9月,孩子們升入大班,作為大班的幼兒家長,心中一定會有許多的困惑,那就是「大班幼兒應該學什麼?」  幼兒園大班孩子到底該學什麼?是否應該學習百以內的加減法?學習大量的拼音?要是不學呢?家長會認為我們什麼知識也沒教,交了那麼多的錢,白交了。  於是總是有些幼兒園的老師老師就追隨家長的腳步,儘量的滿足家長的要求。
  • 3—6歲孩子在幼兒園究竟應該學到什麼?這份指南為你揭曉
    轉眼日子到了8月份下旬,「神獸歸籠」的日子指日可待,廣大老母親、老父親終於露出了久違的輕鬆笑容。跟許多家長聊天時,他們對孩子在幼兒園究竟學什麼,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然是學知識了,要不然上小學要抓瞎嘍。」「幼兒園讓娃更懂規矩,知道怎麼交朋友。」
  • 上了幾年幼兒園,孩子學到什麼,家長到學校有說法
    幼兒園的小朋友下個禮拜就要畢業了,在一年一度的畢業潮當中,幼兒園的畢業往往被淹沒在家長的忙碌當中,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是起點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那麼幼兒園到底重要到哪裡,孩子三年或者四年的幼兒園生涯到底學到什麼?
  • 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學到了壞毛病,爸媽應該怎麼辦
    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學到了壞毛病怎麼辦?有的爸媽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還沒見學到什麼本事,先添了一堆毛病。比如說咬手指甲,挖鼻孔,說髒話,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鬧,不達目的不罷休等等。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個小社會裡也不都是真善美。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行為問題。當然了,這些問題都是受他原來的家庭成長環境影響而形成的。
  • 孩子在幼兒園究竟學什麼最重要,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每當放學時,家長接到蹦蹦跳跳的孩子總會問:「你今天學了什麼?」 如果孩子回答,學了兒歌、畫畫、數數、故事等,家長就會覺得心滿意足,認為孩子這一天收穫滿滿,沒有虛度;如果孩子什麼都回答不出,家長總會心生不悅,甚至會向老師抱怨:「孩子在幼兒園學了什麼?
  •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家長最應該關心的是什麼
    馬上就要到九月份了。3周歲的寶寶就該上幼兒園啦,很多家長就如臨大敵一樣,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孩子獨立的吃飯、睡覺、還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怎樣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這是家長最重視的問題了,事實上這也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最應該改善的問題。
  • 孩子在幼兒園意外受傷 幼兒園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孩子在幼兒園意外受傷 幼兒園應該承擔什麼責任?要是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受了傷,責任算誰的呢?幼兒園應不應該主動賠償?近日,黃島法院就審理了一起校園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起來看一下吧~孩子幼兒園玩耍摔傷家長起訴學校索賠6歲的樂樂在黃島區某幼兒園大班就讀,某日午餐後,老師帶領小朋友們在操場上做運動,期間樂樂在玩蹺蹺板時不慎掉下來摔傷。
  • 這一學期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分享給家長
    轉眼到了年末,回顧孩子這一年的收穫,不少家長有些疑惑:怎麼感覺孩子天天在幼兒園玩,什麼也沒學到呢?
  • 專訪哈佛幼兒園園長:孩子在幼兒園最該學什麼?老師作用是什麼?
    自從把小小常送進幼兒園後,我就一直想找個機會和園長來一次深度訪談。無奈,因為時間問題,這個訪談被一推再推,一直到常爸畢業,我們才敲定了時間。因為要去美國談一套覆蓋幼兒園到小學英語課本的版權,已經回國的我再次踏上回美的徵程,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終於再次和園長見了面。
  • 一問三不知,孩子在幼兒園什麼都沒學到嗎?
    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家長們都會想和孩子多聊聊在幼兒園的事情:」今天老師教了什麼呀?「「今天在幼兒園裡學到什麼本領呀?」「今天吃了什麼呀?」難道孩子在幼兒園裡每天過得懵懵懂懂,什麼都沒有學到嗎?2、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今天」這個時間概念對於孩子來說,很抽象,「今天」是什麼時候,「今天」那麼長,發生了那麼多事情,應該回答哪個?
  • 幼兒園三年最該學什麼?拼音還是算數?不,應該是這4樣
    昨晚和兩位寶媽一起帶孩子在小區公園玩,說起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引發了一場教育大討論,其中一位寶媽說「現在很多幼兒園只是單純的帶孩子玩,只有少數幼兒園在教孩子學拼音和簡單的算數,這樣下去,孩子上了小學,成績肯定差距很大。」「是啊,所以我特意給我家孩子選了一家能學習知識的幼兒園。」另一位寶媽附和著。
  • 人民日報: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孩子3-6歲應該學什麼?
    家長們要教會孩子什麼技能呢?3-6歲應該學什麼?從早期的教育上來看,0-6歲是孩子大腦開發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家長們抓住機會,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生活習慣,塑造性格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而比起家長給孩子報早教班、學前班,以下這幾種能力會更重要!家長不要忽視。
  • 除了認字,孩子在幼兒園裡,還能學到什麼
    孩子到了3歲,家長們就要為他們上幼兒園做準備了。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偏正式系統性的學習,除了能學到一些簡單的知識技能,對他社交、學習等能力的培養也很有好處,這些能力不管是對於孩子以後學習,還是將來走出校門都很重要,而這是家庭教育無法滿足的。
  •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遊戲篇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遊戲篇
  • 郭晶晶兒子一年學費14萬,「貴族」幼兒園,到底能讓孩子學到什麼
    更可怕的是這不過就是一部分開銷,但凡幼兒園要是有什麼活動,家長還需要交錢,看到這你還覺得普通孩子上的幼兒園就便宜了麼。如今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都很高,為了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的幼兒園都是儘可能的「高級」「貴族」一點的幼兒園。
  • 專家回答:孩子上幼兒園學的肯定不是知識,幼兒園到底"教"什麼?
    馬上又到開學季了。各地教育官方都發布了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學通知。幼兒入園開學時間大多為九月份,離開學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其實我們父母還是很糾結,就目前這個特殊情況以及自己本身的一些考慮,我們到底有沒有必要上幼兒園?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問那麼幼兒園能教給孩子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