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艾老師,坐標武漢,就職於一所美式私立園。
幼兒階段要學習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對照教育部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就能看出來,在幼兒階段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語言與閱讀能力、社交與情緒管理能力、數學科學啟蒙、藝術感知能力這五大方面。
知乎有個爭議很大的話題「幼兒園該不該小學化」。有人認為從幼兒園開始填鴨教學,讓孩子失去了自由的童年,非常不應該;另一部分人認為現在競爭太大,如果不提前在幼兒園學會加減法和拼音認字,上小學以後太吃虧。
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有失偏頗。為什麼就不能讓孩子們玩得開心又能學到知識呢?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知識主要是採用習得的模式。不用一板一眼地教學,只要有意識地營造出知識的氛圍,孩子們在環境中浸泡,一切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以數學啟蒙為例。數學在學前教育中非常重要,但數學啟蒙並不是機械地教孩子們1+1=2,而是將數學概念融入平時的遊戲中。看似在玩,實際上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相應的年齡了解與認知能力相匹配的數學知識。比如2歲的孩子能區分玩具的顏色、形狀;3歲能將玩具按顏色形狀分類、進行大小比較、數量關係的探索;4歲能藉助玩具簡單計算;5歲能抽象計算。
一所重視孩子數學啟蒙的幼兒園,一定會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這種氛圍體現在環創、玩教具、區角布置、老師的引導自覺等各個方面。
在小艾老師就職的艾兒思幼兒園會有很多與數科學啟蒙相關的玩教具。比如認知區角的數字積木,當孩子們在搭建的時候會發現把3和2摞在一起跟5一樣高,就會明白2+3=5的概念。而積木9比6要高,說明數字9比數字6要大。
類似的玩教具還有很多,帶框的天秤,往兩個框裡放入不同數量的小熊砝碼,觀察天秤的偏向,幫助小朋友們了解數量與重量的對應關係。
數字槓桿,將左邊的砝碼掛在6上,將右邊的砝碼掛在2和4上,槓桿保持平衡,即2+4=6。同時,老師還會引導孩子觀察,同樣重量的砝碼,放得近就輕,放得遠就重,潛移默化給小朋友引入了力臂和力矩的物理知識,數學和科學啟蒙,一舉兩得。
再說科學啟蒙。對學齡前的孩子進行早期科學啟蒙,不是為了培養科學家,而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人的思維是需要從小訓練的,而很多科學思維,比如觀察能力、提問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假設的能力、驗證的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學習能力。
科學知識遍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孩子們能感受到、觸摸到,而能不能在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卻不是每個孩子都具備的能力。在小艾老師就職的幼兒園,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主動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科學啟蒙不局限於燒杯、試管,遊戲和生活中同樣能達到目的。
幼兒園的3D投影儀,讓孩子們了解光影的神奇。光線從不同角度打到積木上,會在背景板上投下不同的剪影,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激發孩子們對幾何、結構、空間、光影的探索興趣。我們常說現在小學一年級的題目很難,會涉及到很多空間想像的題目,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通過科學遊戲就具備了空間思維,小學自然能更輕鬆地應對。
一張長頸鹿的光片,當特定光源照上去,會透出骨骼形狀,就是給孩子們最直觀的自然科學啟蒙。
這裡的老師都有教育的自覺,即使是帶孩子在戶外玩耍,也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給孩子們進行自然科普。雨後初晴,老師們帶孩子們在戶外散步,發現樹葉上有很多水滴,會引導孩子們思考,為什麼雨淋在衣服上會溼,而淋在雨傘和雨衣上,很快就能幹?適時地給孩子們科普防水面料在生活中的廣泛使用。
除了數科學,自理能力、閱讀與表達、社交與情緒管理、藝術感知能力這些必備的能力,小艾老師的幼兒園同樣也會按照孩子們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進行引導培養。
孩子們在幼兒園學到東西了嗎?學到了很多;孩子們覺得枯燥辛苦嗎?並不會,孩子們會認為在幼兒園玩了一整天。老師帶他們玩了積木、玩了天秤、看了投影、看了剪影、還觀察了樹葉和雨水,也許還有更多有趣的活動,繪本故事、角色扮演、畫畫、手工、自己吃飯睡覺穿衣上廁所,每一項都對應著小朋友在這個年齡段需要具備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老師的引導、環境的潛移默化、科學系統的教育方式,小朋友在這裡玩得開心,學得快樂。這不是簡單的快樂教育,而是用快樂的方式,讓孩子們主動探索,主動探究,也許讓孩子們學會學習才是幼兒園最該讓他們學到的事情。
艾兒思國際教育旗下擁有美吉姆國際早教(武漢校區)、艾兒思美國幼稚園(武漢、長沙、北京校區)、瑞思英語(武漢、長沙、南昌校區)、楊梅紅國際私立美校(武漢、長沙、南昌校區)、艾兒思國際學院(武漢校區)五大主營業務板塊。
武漢、北京、長沙艾兒思美國幼稚園遊園預約,歡迎私信或留言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