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老物件之二】百年歷史的見證者:興隆莊火車站

2021-01-20 澎湃新聞
【鐵路老物件之二】百年歷史的見證者:興隆莊火車站

2018-10-1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走進興隆莊

興隆莊火車站候車室始建於1913年,1915年臨時營業,191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該站舍由比利時人所建,內涵票房、候車室等火車站基本功能,整體造型為比利時風格的宮殿廟宇式建築,俗稱宮殿廟宇式站舍,面積約為171平方米。

初見興隆莊火車站時,就被它典雅精緻的外觀所吸引,在隴海線旁它顯得那麼的耀眼、那麼的與眾不同。

初見

斑駁的外牆紅藍磚相交搭配,屋面頂部採用紅瓦藍磚配合上獨特的建築造型讓興隆莊火車站顯得格外典雅精緻,單看這棟建築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的歐洲小鎮。興隆莊火車站由候車室、站長住所、防空洞三部分組成。

興隆莊火車站副站長李虎告訴筆者:「興隆莊火車站以前叫做興隆車站,後改名為興隆莊火車站,原本是一個客運站,上世紀80年代,隨著車站性質的變化,這裡還曾作為車站貨運的倉庫使用,到了上世紀末,因為年久失修以及新站舍的投入使用這裡就被廢棄了。」

見證

在興隆莊火車站候車室西側約100米處,還有一座廢舊遺址,遺址門前的石碑上寫著「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興隆莊火車站站舍』」等字樣。據石碑背面的歷時資料記載,此處為站長住所,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中期,是日本人侵華進入中原時建造的,為車站站長辦公所用,當年稱為站長住所,整體為日式簡約的建築風格,現存有主房3間,配房各兩間,小院一所,總面積約為150平方米。

今年48歲的耿紅是興隆莊火車站一名助理值班員,他19歲入路,在興隆莊車站一幹就是28年,據他介紹說:「我的父親出生於1939年,他老人家也曾經在興隆莊火車站任職,我從小就聽我父親說起過這座老火車站,而且小時候我還來過這座『獨特』的火車站裡面玩耍,但是沒想到我長大後也繼承了他老人家的工作來到這裡。」

「為了躲避空襲,在小院的角落裡還有一處通往外圍的神秘防空洞,目前入口已經很難識別了,但是院外的出口還保存完好,這裡內外連通,以前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獨特構造,如今就近在眼前。」李虎指著院落一角對筆者說。

曾經的興隆莊火車站見證中國鐵路火車站站舍的歷史,見證了中國從蒸汽鐵路時代到電氣化鐵路時代、高鐵時代的跨越,它是目前隴海鐵路線上保存最為完整的唯一一座火車站,是一處完整的實物資料,它的存在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

興隆

在興隆莊火車站舊址東邊約500米的地方是目前新修的車站站房、站舍,與舊址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李虎告訴筆者:「興隆莊火車站隸屬於鄭州鐵路局鄭州車務段,是隴海線上一個三等小站。沒有客運業務的興隆莊火車站現在主要負責辦理接發列車等一些簡單的工作,不過目前正在整修新的專用貨運線,也許未來興隆莊火車站也可以恢復往日的繁華。」

迴響

觸摸著這歷經滄桑的遺蹟,仿佛能感受到當年戰爭的慘烈,回望今朝,我們生活的和平年代是多麼的來之不易,興隆百年見證百年興隆。

素材來源:鄭州車務段微信公眾號

〖編 輯〗:黃晨曦

〖美 工〗:閆 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興隆莊火車站站舍舊址 見證百年鐵路發展史
    如果問您,提起火車站,您腦海中第一時間跳出的關鍵詞是什麼?離別、遠方、夢想……相信,大家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今天我們所要帶您去了解的這處「國保」,它是我國鐵路大動脈歷史的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研究價值。
  • 大連火車站:百年歷史老建築,曾經亞洲最大的火車站
    大連火車站作為大連極具歷史背景的近代建築,一直以來都是大連市標誌建築之一,並於2002年被大連市確定為第一批市級重點保護建築。大連火車站現大連火車站佔地面積約三萬平方米,其中北站房建築面積為6622平方米,高架候車室建築面積為8500平方米,建築形式為二層框架結構。
  • 河南這座百年老火車站,比利時宮殿式建築風格,享受最高級別保護
    坐落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興隆鄉建境內的興隆莊火車站站舍舊址,由火車站站舍、站長住所、防空洞三部分組成,是目前隴海鐵路線上保存最為完整的唯一一座與鐵路同時建造的火車站,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蘭考火車站的百年之變
    蘭考火車站,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老車站。若將時間維度拉長到百年的時空,它見證群眾從「逃離蘭考」到「返鄉創業」之變,這座老車站自身也在不斷完善、改建。今晚(12月15日)21:20,《走進蘭考》第3集——「車站」即將在河南衛視黃金時間播出,邀您一起走進蘭考火車站的「車站記憶」。
  • 哈爾濱火車站的百年記憶和革新
    在歷史的洪流中,哈爾濱的命運因鐵路而改變,百年老站哈爾濱火車站(以下簡稱「哈爾濱站」)無疑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隨「發現最美鐵路 助力龍江振興」採訪團探訪了這座百年老站,感受百年哈鐵改革發展新面貌及助力東北經濟發展的新舉措。
  • 山西鐵路按快進鍵 480分鐘百年老站太原火車站成功擴容通車
    「快進鍵」 ,近3000名施工人員同時立體化作業,480分鐘百年老站太原火車站成功擴容通車。張炯供圖   山西鐵路按「快進鍵」 480分鐘百年老站太原火車站成功擴容通車  中新網太原3月31日電 (任麗娜)31日凌晨4時,隨著5種車型、12組試驗動車組列車依次駛過太原火車站,用時480分鐘、近3000名施工人員同時立體化作業的太原站增建「兩線一臺」開通施工勝利結束,這座百年老站成功擴容
  • 青島火車站:百年老站成「智慧車站」
    青島火車站(濟南鐵路局供圖)央廣網青島4月26日消息(記者宋雪)發現最美鐵路,感受齊魯文化。火車站是城市的名片,青島火車站是青島市具特色的地標建築之一。始建於1901年的青島火車站是具有德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百年老站。
  • 塵封照片講述 老哈爾濱火車站百年風雲變遷
    文/翻拍生活報記者袁成亮2018年春末,哈爾濱火車站南站房的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裡即將還原100多年前的哈爾濱站站房。還原百年歷史原貌,不免喚起人們對老哈站的思緒,百年前的老哈站什麼樣,又經歷了哪些滄海桑田?為此,生活報記者走進黑龍江省檔案館,打開塵封檔案,講述哈站故事。
  • 一座老火車站 銘刻一部嘉善近現代史
    但在嘉善,有這樣一個歷史地標,它幾乎濃縮著嘉善近現代史。它就是嘉善老火車站。自19世紀火車誕生的那一刻起,就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嘉善通火車已有百年時間。沉默的鐵軌還有老火車站,是這百年巨變的見證者。1905年,為抵制英美掠奪浙江路權,浙江紳商在上海集會,決定自造鐵路。經商部奏準朝廷,創設「浙江全省鐵路有限公司」(下稱浙路公司),揭開興建浙江鐵路序幕。
  • 博物館物件中的僑故事③江門站「重生」,它百年前的珍貴照片曝光!
    △牛灣輪渡鐵船與巴金(江門市博物館供圖)為深入挖掘老物件背後蘊藏的華僑故事,進一步通過網際網路傳播、弘揚五邑華僑文化,在江門市委網信辦指導下,江門新聞網、江門市網絡文化協會聯合江門市博物館精心挑選江門五邑聯合博物館代表性館藏物件
  • 穿越百年的旅行,乘坐安奉鐵路老火車,賞沿線老火車站風光
    見證百年榮辱的鐵路:安東至奉天的安奉鐵路 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時空,來一次跨越時空的旅行,回到100年前的1919年,從中朝邊境的丹東出發,乘坐安奉線的老火車,欣賞一下沿線火車的站的風光,旅行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安奉鐵路的歷史背景和建設的時間軸。
  • 百年膠濟鐵路「裝進」陳列館
    大眾網濟南11月18日訊 今天,位於經一路緯三路路口膠濟鐵路陳列館正式開館。陳列館主樓為原老濟南火車站候車室,主樓展區面積2995平方米,西輔樓展區面積237平方米,室外面積3170平方米,全部參觀下來預計需要3個小時。
  • 你相信京張鐵路,可以帶你「穿梭」百年時光嗎?
    你相信京張鐵路  可以帶你「穿梭」百年時光嗎?  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任意門」又在哪裡?  答案……  去京張線青龍橋站瞧瞧  始建於1908年  還有著名的「之字線」  ……  站臺裡每一個老物件  都是京張線的歷史見證者  但,有件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這些老物件其實個個是「話癆」  ……  想像一下  如果這些文物開了口
  • 追溯百年歷史打造文化精品 哈爾濱鐵路博物館展陳創意方案初步形成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日電(方圓)目前,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哈爾濱鐵路博物館建設又有新進展,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哈爾濱鐵路博物館展陳創意方案已經初步形成,旨在打造哈爾濱鐵路文化精品,建一座百年歷史豐碑。  哈爾濱鐵路博物館由哈爾濱市政府投資建設,哈爾濱鐵路局具體策劃布展,是哈爾濱鐵路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體建築,以復建哈爾濱「老火車站」為主要建築元素。哈爾濱「老火車站」為典型的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的代表作,是當年「東方小巴黎」的標誌性建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可成為打開哈爾濱鐵路和哈爾濱這座城市歷史隧道的「鑰匙」。
  • 「最美鐵路」上的百年小站 在這裡停過的火車可以建一個博物館
    燕山深處有一段「最美鐵路」,每年春天,和諧號和花海在這裡相約,成為「開往春天的列車」。百年京張鐵路著名的「人」字線和建設中的京張智能高鐵在這裡相遇,共同組成一個「大」字,似乎寓意中國鐵路正在翻開新的一頁。京張鐵路和京張高鐵的交會處,是被稱為「中國鐵路活化石」的青龍橋火車站。
  • 廣州石圍塘火車站航拍圖 系全國最老火車站
    全國最老火車站靜立珠江畔  超百年歷史的石圍塘碼頭火車站挖掘多處歷史遺址 當地盼打造珠江邊新景點  蜿蜒的木架候車長廊在老火車站邊靜立了百年,行李包裹託運處的繁體字印證了它的年齡……荔灣區石圍塘街這座全國最早火車站之一的石圍塘站,廣三鐵路總工會、候車大廳、風雨長廊、火車站大門等遺址陸續被發現
  • 百年中東鐵路-碾子山火車站
    19世紀末,根據沙皇俄國與清朝政府籤訂條約敷設的中東鐵路(亦稱東清鐵路),西部線東起哈爾濱站,西至滿洲裡站,全長941.7公裡。1898年6月9日正式開工,並在此修建了一個五等小站,以山命名為碾子山站。 碾子山火車站於1901年4月開站。
  • 濃縮中國鐵路百年時光,尋找鐵路主題博物館
    時光輪轉,想了解百年鐵路的發展歷程,博物館一定是最合適的地方了,在這裡能找到平時看不到的機車、文獻資料、實物,切身感受鐵路的歷史與文化,介紹幾個鐵路主題展館,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看看。門票:20元開放時間:8:30-16:302、雲南鐵道博物館雲南鐵路博物館利用昆明北站候車室建立而成,主要展示昆明鐵路的發展,尤其是具有百年歷史的米軌鐵路
  • 汕頭上百年老火車站變民宅 部分成菜地(圖)
    百年老站遷徙印記⑥  一提起汕頭火車站,大多數汕頭本地人會想到位於泰山南路的火車站;其實,汕頭最早的火車站坐落在距此10公裡外的火車路。作為中國首條由華僑出資興辦的鐵路——潮汕鐵路的起點站,汕頭老火車站早在110年前便已登上歷史舞臺。
  • 新老京張鐵路在冬奧時代「交匯」
    而當列車行至八達嶺長城,從有111年歷史的青龍橋火車站地下呼嘯而過時,便意味著京張高鐵正在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當年設計「人」字線的頂點下方4米穿過,與老京張鐵路實現地上與地下的立體交匯,也將「人」字線用時間的力量「畫」成了一個「大」字。  歷史拉開縫隙,新老京張鐵路穿越百年握手,跟隨著一起鐫刻時間的正是藏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青龍橋火車站和一代代守在山裡的鐵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