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可使身體成分和體重悄然改變,飲食調節,或提升其敏感度

2020-12-22 家庭醫生在線網

胰島素可影響人們的肥胖程度和形體,同時也跟神經系統、骨骼健康以及免疫系統,還有代謝能力有著微妙的關係,因此需格外注重於胰島素。

胰島素是如何影響體重和身體成分的?

胰島素是脂肪儲存激素,有著無限的脂肪儲存能力。身體攝入碳水化合物後在身體中發生三個反應,一是被器官組織所利用,二是轉化成脂肪,三是被儲存為糖原。攝入過多葡萄糖或碳水化合物,由於受到胰島素作用,肝臟細胞和肌肉細胞可吸收葡萄糖且儲存為糖原,供日常活動和運動利用。

不過肝臟和肌肉中糖原含量有限,當儲存已經達到滿足時,剩下的葡萄糖受到胰島素作用可轉化成脂肪酸,然後再轉化成甘油三酯,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儲存,胰島素可阻止脂肪分解代謝,從而導致身體肥胖。隨著生活水平質量提高,人們飲食越來越精細化,吃的蔬菜和粗糧量減少,使得身體快速吸收碳水化合物,然後把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葡萄糖,進而升高血糖水平。

葡萄糖升高會促進胰島素釋放,久而久之導致目標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麻木且不敏感,最終減弱胰島素反應,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胰島素抵抗。當身體產生胰島素抵抗後,身體為能平衡血糖,胰腺可分泌太多胰島素,胰島素又會促進脂肪儲存和抑制脂肪分解,加快葡萄糖向脂肪酸轉化,從而導致身體肥胖,改變身體成分。

怎麼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1、調整好飲食結構

採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結構能穩定胰島素水平,不過並不是越低越好,碳水化合物不能低於總熱量攝入的40%。優先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減少精細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或蔬菜等,能延緩餐後血糖升高。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外賣、深加工的食物和糖分飲料等。

2、多吃含優質蛋白質食物和蔬菜

大部分身體肥胖的人伴有胰島素異常,不妨多吃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和蔬菜,不僅僅提高飽腹感,而且也能間接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因為以上兩種營養物質對血糖影響小,可使得胰島素釋放水平平穩。另外蛋白質能維持瘦體重,瘦體重又能穩定人們的基礎代謝率和增加日常消耗。新鮮蔬菜中含有豐富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鎂元素,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溫馨提示

平時多參加體育鍛鍊,通過運動能刺激組織細胞利用葡萄糖,幫助調整血糖水平,儘量有氧訓練和力量訓練相結合,每天至少運動30~60分鐘,不僅僅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而且也能改善身體成分和狀態。另外還需保證足夠睡眠,缺乏睡眠可影響正常系統運轉,易引起胰島素抵抗,因此減少熬夜,保證有足夠睡眠,這樣才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問題,幫助調節血糖。同時要維持良好的情緒,及時減輕壓力。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胰島素是如何影響體重與身體成分的?4點建議,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清晨碳水,2020-09-202、《怎樣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用好這11招,血糖一天比一天好》,糖人健康網,2019-03-07

相關焦點

  • 長期進行低碳水飲食會減少胰島素,提高身體對其的敏感度
    即便是不儲存,不消耗葡萄糖,我們的身體也不會感到難受,也許你會說我們需要它來供能,但你應該不知道的是,靠燃燒脂肪,而不是葡萄糖來供能,我們的身體表現會更好。其次低碳水飲食和低卡路裡飲食是不一樣的,有人會說低碳水飲食,會導致甲狀腺營養不足,這一點是不用太擔心的。
  • 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改善胰島素受體敏感度,防治糖尿病好幫手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代謝性疾病,表現為血糖為增高超出正常水平。原因可能是因為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理傳導路徑受損。導致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紊亂,引起高血糖和尿糖。典型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少。
  • 以一己之力誘發飲食引起的肥胖、胰島素抵抗和肝脂肪變性
    營養攝入過多,缺乏體育活動和遺傳風險因素共同導致肥胖的能量需求與能量消耗之間的不平衡。脂肪組織是營養的沉積物,但它也通過分泌細胞因子來主動調節新陳代謝,這些細胞因子通過浸潤的免疫細胞促進炎症來改變組織的微環境。
  • 胖小夥為什麼停掉了胰島素?改變胰島素抵抗,比加大藥量更重要
    朋友跟華子說,他一直在吃著降糖藥,每天還注射基礎胰島素,是不是胰島素用量太少了,所以血糖太高,要不要加量?華子告訴他,胰島素要謹慎調節,如果劑量過大,或是用藥後進食不充分,就可能導致低血糖,嚴重的低血糖會有生命危險,所以胰島素的調節一定要在專業的內分泌醫生指導下進行。
  • 棠汰汰呼籲:55%健檢者都有胰島素阻抗問題
    某醫院院長表示,一般人做健康檢查時,「飯前血糖」、「糖化血色素」等兩項血糖項目通常都是會被判定為是否可能有糖尿病的標準依據,但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型態改變,都很可能讓血糖異常提早發生,而現今的更具預防醫學概念的新穎「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檢測,更能早期發現糖尿病病兆。
  • 改變不止是體重,還有胰島素、膽固醇……
    近日,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 Open的研究顯示,堅持以植物為基礎的低脂、純素食飲食16周(112天),即可促進超重或肥胖人群餐後代謝,減輕體重、胰島素抵抗以及肌內和肝細胞脂質水平,改善代謝危險因素。
  • 糖尿病打胰島素身體發胖怎麼辦?做好3方面,體重不長血糖穩定
    有很多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都需要打胰島素來加強血糖的控制,通過外源性的補充胰島素,加強身體對於血糖的代謝和利用能力,也是簡單直接而且非常有效的血糖控制方式,長期使用胰島素最常見的一個不良反應就是導致體重增加的問題,而肥胖問題,又是發生胰島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的一個風險因素,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矛盾
  • 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會變胖嗎?預防藥物變胖3步走,控體重穩血糖
    但開始服藥或者打胰島素以後,讓身體功能恢復,血液中的葡萄糖得到充分利用,體重也就回到原來的水平,而且如果飲食保持較多水平的話,肯定會讓自己長胖的。另外一個體重增加的原因,是胰島素劑量和飲食量沒有達到一個平衡,或者飲食結構搭配不好。
  • 改善身體指標!生酮飲食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超重女性
    受試者食用生酮地中海式飲食,以及一些低碳水蛋白質和植物性營養補充劑。研究發現,飲食幫助患者們減輕了很多體重和脂肪,降低了胰島素抵抗,改善了所有紊亂的激素水平以及血脂,並減少了炎症。具體結果12周後,人體測量和身體成分測量顯示,體重、BMI、脂肪體重、內臟脂肪組織顯著減少,去脂體重也明顯有所下降。觀察到葡萄糖和胰島素血液水平顯著降低,以及HOMA-IR顯著改善。
  • 低GI飲食能讓我們跑得更快嗎?
    什麼又是「低GI飲食「呢?文/申奧 編輯/711 圖/東方IC&網絡對於一些資深的健身達人、運動愛好者們來說,「吃」已經不單單只是一種滿足口腹之慾的行為,怎麼吃才健康,怎麼吃能夠幫助身體快速恢復,怎麼吃可以針對性地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都大有學問。
  • 調節身體機能要從調整飲食習慣開始
    因為不好的飲食習慣,生活模式或是壓力都會導致體內系統循環失常。導致了身體發胖,更加圓潤。方法很簡單,調節身體機能就是從調整飲食習慣和生活模式開始重新調整回來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糖友注射胰島素後,身體為什麼會發胖?做好三點,穩定體重降血糖
    很多在提到糖尿病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想到需要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通過外在的因素補充體內不飽和的胰島素,從而達到身體對於血糖的代謝和利用能力。通過胰島素的補充是非常簡單快捷有效的血糖控制方式。我們都知道長期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相同的症狀,就是體重的突然增加,而肥胖的問題又是引起血糖升高的一個危險因素。這樣的話就會進入惡性循環,打胰島素會導致體重的增加,但是體重的突然增加容易引起血糖的升高。為什麼注射胰島素會發胖呢?
  • 5大原則,從低糖飲食做起,改變體重、健康
    我們每天進食也都是在吃這些東西,一項食物裡,通常不會僅僅只含一種營養素,而是包含不同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酉字邊的糖,就是碳水化合物,糖與澱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進到腸胃道後,在人體消化之後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進入血流,在胰島素的幫忙下,葡萄糖才得以進入細胞。不管我們要走路、跑步,還是單純只是坐在沙發看手機,都需要葡萄糖作為身體能量來源。
  • 胖導致血糖高,血糖高用胰島素,胰島素導致胖,這個循環怎麼破?
    肥胖導致血糖增高 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80%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肥胖,尤其是內臟型和中心性肥胖,脂肪細胞可以分泌多種細胞因子,調節脂肪的代謝作用,影響體重,並導致胰島素抵抗,肥胖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增高,同時存在著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程度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增加。
  • 如果身體出現了胰島素抵抗,那是不是就容易長胖或者瘦不下來?
    胰島素,一個在肥胖領域被談及最多的激素。許多人認為,如果胰島素出了問題,那麼就容易長胖或者瘦不下來。因此,想要管理好身體成分,那就要管理好胰島素水平。然而,有關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敏感性的話題沒有許多人想的這麼簡單,網上仍然存在許多誤區。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有關胰島素的話題,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身體成分的。
  • 營養師說:低碳水飲食可改變「棗核」、「蘋果」、「鴨梨」身材?
    想要抑制肥胖,一方面需要降低身體的能量攝入,另一方面加速體內能量的代謝,這是最健康、最有效、最安全的辦法。通過飲食調節能量攝入量,讓身體不再過多攝入能量,是減脂大計的第一步。 推薦大家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簡稱低碳飲食。
  • 用輕斷食給身體減壓,控制好時間,體重就下去了
    間歇性斷食不是一種節食的硬性規則,而是一種飲食的模式。這樣的飲食模式不會改變進食的成分,而是調整進食的時間,透過計劃性的安排每一餐,以便從你所攝取的食物中充分的發揮所含之營養。所以對於管不住嘴的小夥伴來說,間歇性禁食可以說是福音了。
  • 你是不是該用點胰島素了?身體會發出三個信號,糖尿病人要注意了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糖尿病人都知道,控制飲食加運動鍛鍊是控制血糖的基礎,必要時還應輔以藥物或胰島素治療,才能確保血糖控制達標。無論是飲食控制還是運動鍛鍊,以及各種降糖藥,都是通過減少血糖來源降低對胰島素需求、促進胰島細胞分泌更多胰島素、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提高利用率等來達到降低血糖目的的,其核心都是要彌補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不足。而胰島素治療則是直接補充所缺少的胰島素,對降低血糖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咖啡對體重管理、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影響
    代謝研究提示,咖啡因可通過降低食慾以及提高基礎代謝率和食物引起的生熱作用來改善能量平衡。在隊列研究中,咖啡因攝入量增加與長期體重增幅略微減小相關。來自隨機試驗的有限證據也支持咖啡因對體脂的小幅有益作用。然而,熱量高的含咖啡因飲料(例如軟飲料、能量飲料、加糖的咖啡或茶)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
  • 研究提示哺乳改變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
    近日,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帶來了新洞見: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身體為了確保有充分的葡萄糖和脂肪來產生乳汁,會改變相關器官的胰島素敏感性,也就是對胰島素的利用方式。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旗下期刊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