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和成年人打交道,也是孩子的必修課

2020-12-09 婚姻與家庭親子營

現在的孩子,缺少童年玩伴,也缺少與同齡人良性互動的機會,社交能力就會相應滯後。社交能力越強,學習生活的阻力越小。但這種能力,並不如吃飯睡覺般與生俱來。將兒童社交知識教給孩子,是父母必要的一課。


文 | 陳妍媽媽(親子關係諮詢師)


一提到兒童社交,大家往往會覺得那只是孩子之間的事兒。但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有大把的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成年人。孩子該如何與成年人順利打交道呢?讓我們有的放矢,從4種角色一一突破。

1.親戚長輩。除父母之外,親戚長輩是孩子最先發生社交關係的成年人群體。有些孩子在外面非常懂禮貌,可回到家見了親戚長輩卻不願意主動打招呼,甚至愛搭不理。雖然出於對晚輩的疼愛,長輩往往會包容孩子的任性。但有愛幼,必尊老,父母還是要堅持讓孩子保持謙遜禮貌的態度。哪怕是不喜歡的人或平時走動較少的親戚,也應該教孩子打過招呼之後再禮貌離開,不要一言不發、視若無睹,這也是適用於任何社交關係的最基本原則。

2.老師。上學之後,孩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接觸最多的成年人就是各科老師。有些孩子性格比較靦腆,看到老師便不由自主緊張,甚至遠遠看到老師都會繞道走。其實,一個班裡那麼多孩子,老師不可能照顧得面面俱到,他們更熟悉和了解的大多是那些主動的孩子。

找老師交流是好事,但要教孩子注意,想跟老師聊天時先要分辨一下老師是否在忙,不要生硬地插話或自顧自講起來,最好走到老師身邊,清楚地提出請求。比如:「老師,我可以跟您說話嗎?」說完話以後,一定記得真誠道謝。

3.不熟的成年人。當孩子去同學家遇到對方父母、在超市結帳、參加活動或到陌生城市問路……在陌生的環境中跟不太熟的人打交道,孩子常常感到緊張,想說的事無法順利表達,聲音也會變得很小,這些都是正常情況。這時就要為孩子打造一種固定的說話模式,類似於客服工作中的「話術」,照著固定且熟悉的模式去做,孩子會覺得相對安心,從而緩解進入陌生環境的緊張和不安。一是主動說「你好」,引起對方注意,向對方暗示「下面我要開始說話了」;二是用「某某在嗎?我是他的某某」這種形式來介紹自己和表達關係,也可以是「請問……」「我想……」這種固定句式。

另外,對於主動跟孩子搭訕的陌生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提高警惕,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家庭住址、父母電話、就讀學校和所在班級等,哪怕在網絡上也不行,這些都屬於個人隱私。

4.遇到突發事件求助。孩子在嬉鬧玩耍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比如落水、摔倒、受傷等,此時單憑孩子自己的能力無法處理這些事,就要懂得及時向成年人求助。

向熟悉的長輩求助很容易,但遭遇突發事件時,身邊可能全是陌生的大人。此時一定提前告知孩子,要拋棄害羞和恐懼,就算是自己不認識的人也沒關係,儘快跑到離自己最近的成年人身邊求助即可,縮短傷害的時間。找到求助的人後,大聲說:「不好了!」然後看著對方的眼睛傳達剛剛發生的狀況。只需要說「誰+怎麼了」就行,比如說「那邊有人落水了」。待對方答應求助後,一定要把幫忙的成年人帶到現場去,不然可能會錯過求救的最佳時機。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年紀還小,讓他們學習跟成年人互動是多此一舉。任何一種良好的互動關係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其實孩子跟每位成年人的每一次交流互動都是在與一類成年人打交道。在這樣的交流練習中,孩子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心情會變得輕鬆,需求會得到滿足;成年人得知了孩子的想法。會與之共情,從而理解孩子的行為,雙向互利。

如果孩子能從小不斷地嘗試與各種人交流磨合,等他們長大進入社會,便更容易擁有良好的社交互動體驗。

相關焦點

  • 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是什麼?
    這幾年學到最多的,大概就是「無所謂」,從認識到離開,從熟絡到冷漠,反正大家都是走走停停,來的時候我固然欣喜,走的時候卻也不再難過,學會告別,是每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 愛與付出:家長和孩子的幸福必修課
    愛,是關心他人,即是忠誠和尊重,又超越了忠誠和尊重。愛,是愛朋友,愛鄰居,甚至是愛自己的對手。超過一切的、一生的承諾,是對家人的愛。愛,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必修課,也是家長與孩子必須一起修煉的人生必修課。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愛呢?這是每位負責人的家長都在不停的思索的問題。
  • 學會遊泳是孩子的生存必修課
    學會遊泳是孩子的生存必修課 2013-08-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8月7日,浙江義烏5名外來兒童夜間遊泳溺亡。8月1日,湖南新化5名學生結伴遊泳不幸溺亡。
  • 人民日報:優秀父母的必修課——學會如何正確表揚和批評孩子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學會如何科學教育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孩子表現好時應該及時表揚,孩子犯錯時也需要合理懲罰。家長要如何表揚孩子呢?現在很多家長對賞識教育有一個誤區,認為賞識孩子就要對孩子猛誇,哪怕是孩子真做錯了事也不敢嚴厲批評,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先忍耐,實在忍不了就打孩子一頓,回到老路上去。
  • 學會向孩子道歉,中國式家長的必修課
    在印尼的峇里島,人們認為嬰兒是祖先或神靈以人的方式來到人間,所以要用最莊嚴和尊敬的方式對待;在西非,人們認為嬰兒能理解所有語言,但是在密克羅尼西亞的依法盧克,卻認為嬰兒完全不能理解語言,所以成年人不需要跟嬰兒交流。但是,無論何種文化背景,父親和母親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都有著相似性。
  • 袁詠儀被兒子討厭叫「壞媽媽」,學會傾聽,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對於父母和孩子這一對人生相對角色,這兩個角色能夠和睦共處,其中就需要很多的秘訣和竅門。懂得傾聽,可以是一張很好用的王牌。孩子和自己漸行漸遠的距離讓袁詠儀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學著放慢自己的語速、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慢慢地,兒子也願意和袁詠儀親近了起來。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希望父母能夠傾聽自己的心聲。袁詠儀在之前不喜歡傾聽孩子心聲,導致孩子對她有了距離感。袁詠儀的行為也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對待孩子,父母應該做一個認真的聽眾,明白孩子心裡所想,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 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家人們,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那麼我們今天分享的課題是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那麼學會傾聽,我想是每個家長都很難做到的,幾乎是為零的,那麼要怎樣來學會傾聽孩子為什麼要學會傾聽孩子?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啊,說一下啊。
  • 說說我教孩子和錢打交道的14招……
    人的一生,離不開跟錢打交道,財商教育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我一直很重視。從娃3、4歲起,我就開始了對娃的財商教育,陸陸續續,帶著娃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八年有餘。
  • 學會分手 也是戀愛中的一堂必修課
    不管你是怎麼樣的,感情中真的是揉不得沙子,你們之間必須坦誠、正視的面對分手這個問題,把自己所有的顧慮和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永遠都不要藏著掖著,即便是這份感情真的維繫不下去的,你要真誠地表達出你的想法來,對方也能給予理解。四、不要很快進入下一段感情。
  • 學會應對孩子叛逆,是父母自我提升的必修課
    作為爸爸,他以身作則、包容孩子的缺點、挖掘孩子的優點、尊重孩子的意願與想法。他說: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有時候,他不願被別人知道,往大了說,尊重隱私權,往小了說,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她怎麼能學會尊重別人呢?
  • 爸爸媽媽請學會做一個成年人,用價值觀管理孩子
    一個大人對付一個孩子,孩子怎麼能是你的對手呢,這不是親自把孩子往死路上逼嗎。 冷靜下來的我,覺得要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首先大人得學會改變。看書學習別人的教育理論知識。有些人長到三四十歲還是一個孩子。怎麼區分你是一個孩子還是成年人。情緒掌控了你,你就是個孩子。能夠跟你的情緒和諧相處,能夠控制好你的情緒,你就是個成年人。 很多爸爸媽媽管理孩子的那個方法是發脾氣,拍桌子,摔東西,語言攻擊,我不理你啦,你太讓我失望了。你看你所說的所用的東西都只是情緒。用情緒是來管理孩子,只能夠傳染更加惡性的情緒給孩子。孩子沒有從你身上學到任何正確的價值觀。
  • 《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離別」也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告訴我們家長,"離別"也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離別"也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洋武、美琴、康娜、拓實、優衣還有俊是上同一所幼兒園的好朋友,面臨畢業期,他們即將要從幼兒園分開了,不過在這個關鍵時刻,平時喜歡吃蔬菜,跑步第一名的洋武卻生病住院了,從幼兒園離開了去
  • 孩子性格叛逆、親子溝通不暢,學會聆聽孩子聲音,是父母的必修課
    許多父母往往喜歡給孩子做安排,本身孩子的興趣愛好就和父母的想法有一定的差異,再加上親子之間沒有交流,就會產生更大的意見分歧,與孩子好好相處,需要父母靜下心來,好好聆聽。,卻不顧及孩子所表現出的抗拒和疲憊。
  • 學會跟孩子說對不起,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學會跟孩子說對不起,為自己錯誤的行為和話語道歉,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為了自己的權威和面子,父母總是很難跟孩子道歉,孩子的情緒和需求也被父母否認了。但父母那句說不出口的「對不起」,就像一根刺,深深地埋在了孩子心裡。
  • 學會拒絕,是長成過程中的必修課--和不好意思說拜拜
    於是,在他口中,你成了斤斤計較的人,還不時地給你四處宣揚你多麼冷酷和無情。---你的幫忙成就了對方的霸氣,也成了理所當然,一旦有一件事你沒有去做,你就成了他嘴裡心中的小人。等到了那個他說的時間,沒有要還錢的意思,他像沒事人一樣和你說說笑笑,於是你也不好意思催促。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你在糾結著,是不是對方忘記了呢?於是,你鬥爭千百次,向對方委婉的提醒「最近手頭有點緊」,對方立刻說「是啊是啊,我也是,總感覺日子越的緊的不行,什麼時候才能寬裕。」於是你想,人家還是經濟困難,等等再說吧。
  • 生活隨筆《對於父母來說,學會對孩子放手是人生的必修課》
    人們究其一生都是為了愛和希望而努力。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走向別離。如果真的想要孩子獨立行走,請給他們自己選擇的權利,如果真的要提孝道,那一定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努力。收一收父輩的控制欲,也坐下來和父母好好聊聊。
  • 關心尊重他人,並不是只是對於成年人的要求,孩子更需要
    孩子哭的背後,或許是他想要安慰,他感受到不公平,他體驗到疼痛,他受到了傷害。 孩子膽怯的背後,或許是他渴望安全的環境和安全的愛,是他長久未感受到安全的行為表現。 孩子害羞的背後,或許是對於和人打交道的懷疑和遲鈍,是對自己的不自信。
  • 孫雲曉:學會和叛逆期的孩子對話,是父母的必修課
    常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你說東他往西,整天和自己頂嘴。對此,筆者有一個基本觀點: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看到其合理性,只有這樣,才可能較為理性和妥善地處理。為什麼叛逆現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此突出呢?
  • 私校媽媽們的必修課——如何正確的指導孩子的行為
    在北美,下午三點鐘是一個很特別的時間點,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最大的區別就是下午三點以後是否還有「教育」。私校的課後時間的有效使用,才是真正讓孩子們的教育拉開了距離,孩子們的生活會因此而完全不同。私校幫助孩子們培養個人能力和素質,幫助孩子們塑造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 夏季如何防蚊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學會了,孩子能少遭罪
    說來還真是,蚊子好像都是專挑孩子咬。夏季如何有效防蚊,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學會了,孩子就能少遭罪。 為何蚊子愛咬孩子? 很多家長都很不理解,一家好幾口人,為什麼蚊子偏偏愛咬孩子?其實蚊子主要是根據感知空氣中的汗液氣味、溫度以及二氧化碳量來尋找「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