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山的由來:
二十四山是玄空風水的空間劃分,若將圓周360度平均24等分,則每一個方位角各佔15度,稱為一山,整個圓周共分為二十四山,每一山的坐方在其15度的範圍之內。
二十四山的名稱由八天幹、十二地支和洛書四維卦組成,分別為北方壬子癸、東北醜艮寅、東方甲卯乙、東南辰巽巳、南方丙午丁、西南未坤申、西方庚酉辛、西北戌乾亥。
二十四山與八卦:
二十四山與八卦相對應,若將後天八卦盤的每一個四正卦(坎離震兌)和四維卦(乾坤艮巽)再平均三等分,就可以分成24份,每一份稱為一山,共二十四山,每卦管三山。
這樣二十四山就和八卦對應起來了,它們的對應關係為:
坎卦:壬山、子山、癸山
艮卦:醜山、艮山、寅山
震卦:甲山、卯山、乙山
巽卦:辰山、巽山、巳山
離卦:丙山、午山、丁山
坤卦:未山、坤山、申山
兌卦:庚山、酉山、辛山
乾卦:戌山、乾山、亥山
二十四山與三元:
二十四山依八卦而立八方,每一方分為天元、地元和人元。
即每一卦管三山,每一山對應一元,中央一山為天元,前一山為地元,後一山為人元。
坎卦:地元龍-壬山,天元龍-子山,人元龍-癸山
艮卦:地元龍-醜山,天元龍-艮山,人元龍-寅山
震卦:地元龍-甲山,天元龍-卯山,人元龍-乙山
巽卦:地元龍-辰山,天元龍-巽山,人元龍-巳山
離卦:地元龍-丙山,天元龍-午山,人元龍-丁山
坤卦:地元龍-未山,天元龍-坤山,人元龍-申山
兌卦:地元龍-庚山,天元龍-酉山,人元龍-辛山
乾卦:地元龍-戌山,天元龍-乾山,人元龍-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