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山
在風水堪輿建築學中,常用八卦分二十四山之說,今天我則細講一下。
陽宅常講定坐向,俗稱之為坐山,如坐東向西之宅,坐震卦,稱之為震宅,我在視頻課已經講過。一物一太極,故此坐山卦自然亦形成一太極,也同時具備陰陽,一卦為之四十五度,分陰陽分別配入天幹地支,各成三山,稱之一卦管三山,則每山坐十五度矣!八卦共成二十四山,此即地理家所使用之「二十四山盤」。
二十四山五行,即所稱之「正體五行」:今則按順時針排序如下:
坎卦――壬子癸三山
艮卦――醜艮寅三山
震卦――甲卯乙三山
巽卦――辰巽巳三山
離卦――丙午丁三山
坤卦――未坤申三山
兌卦――庚酉辛三山
乾卦――戌乾亥三山
陽宅坐山以此二十四山為用(後天八卦為用),先審陰陽之孤虛,再觀五行之變化,詳擇命宅之宜忌,細理天地之生氣。始則提升屋宅宅氣,宅氣吉氣旺則助人於無形矣!凡坐山於地支者,開門須避衝煞,如遇輪值太歲年,宜守為要。逢歲破時(太歲對宮)不可造作動土,須防戊己都天煞,天罡,曜喉惡神臨兇方,可免於傷矣。
二十四山配幹支
將天幹與地支配於二十四山,也有其理論依據,如前所述,天幹之氣氣、清、輕,故配於四正了耳!甲乙屬木東方,故配以震木。丙丁屬火南方,故配離火。戊己屬土中央,故配中宮土。庚辛屬金西方,故配兌金。壬癸屬水北方,故配坎水。四正之後,四維正位無天幹以配,而以乾坤艮巽四維卦配之,視之同天幹之氣。
十二地支配山:
綜觀自古以來各術數家對地支所配二十四山之看法,約有三者:
一者,地支寅為正月,謂一年之始。艮於節氣中屬新舊年交替,艮位之後正是一年之始,故配以寅支,卯為二月,辰為三月,巳為四月,午為五月,未為六月,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戌為九月,亥為十月,子為十一月,醜為十二月,醜為一年之終,終於艮之前,如此順布十二地支應十二月共一年而周。
二者,以天垣之北極星為中心,正月時直指偏東而定此方為寅,正是艮方之左方,二月時直正東,甲乙之間定為卯,三月時直指東南方,即現今辰位,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等,亦各得其位,因而據此將十二地支配於地盤二十四山。
三者,將十二地支依天,人,地分成三組,則:子,卯,午,酉……(天陽)醜,辰,未,戌……(中土)寅,巳,申,亥……(地陰)天陽為尊,居於四正,子居正北,卯居正東,午居正南,酉居正西。地陰為卑,居於四偶,寅居東北,巳居東南,申居西南,亥居西北。中土無定性,只能居於四偶,醜居東北,辰居東南,未居西南,戌居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