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吃包子,碗大的包子蒸一鍋,皮軟餡鮮,老爸老媽吃著香
六月十三吃包子,這個習俗,從我小時候記事起,一直到現在,老家仍舊沿襲著,每年的六月十三,家鄉人的左鄰右舍,都要蒸上一鍋暄軟的大包子,中國的節氣很多,飲食故事也頗豐,曾經問過老媽,六月十三到底是個什麼日子,老媽也沒說出個具體名堂,只告訴我她小時候也是每年六月十三都能吃上姥姥蒸的大包子,所以她也就這樣給自己的子女沿襲著。
小時候六月十三吃包子,正趕上新麥子磨成面,濃濃的麥香夾著韭菜香,是一種奢侈更是一種幸福,長大後六月十三吃包子,是一種懷念,更是一種對於小時候的追憶。
今年的六月十三,帶著放了暑假的孩子,回到娘家,給老爸老媽蒸包子吃,收割了一小塊院子裡種的韭菜,新鮮翠綠,甚是惹喜,刀過汁水流出,一股韭香便撲鼻而來,清洗後切碎,將冰箱裡留存的燒肉切丁,放入食鹽、雞精與蠔油,攪拌到一起成餡,連油都不用放,蒸出的包子就特別的香,碗大的包子蒸一鍋,皮軟餡鮮,老爸老媽吃著香,每人吃上三四個,完全不成問題。
【韭菜燒肉大包子】
食材配料:韭菜、燒肉;食鹽、雞精、蠔油。
做法步驟:
1、乾酵母粉加1小撮白糖用溫水完全化開,倒入麵粉中,攪拌成絮後,揉成光滑的麵團,用蓋簾蓋住盆口發酵,發到2倍大後就可以使用了。做發麵團,乾麵粉與乾酵母粉的比例為100:1,不會發麵的親可以作為用量參照。
2、老媽院子裡種了兩畦韭菜,鮮嫩的韭菜收割上一小塊,翠綠纖細,韭菜香特別的濃鬱。
3、小韭菜非常乾淨,連摘都不需要,直接放清水裡清洗掉根部泥土,再衝洗一下就可以了。
4、冰箱裡留存的燒肉取出來,挑揀出蔥薑絲,肉塊帶湯和油一起使用,這樣做出的餡料特別的鮮嫩多汁,猶如灌湯包一樣好吃。
5、清洗的韭菜切碎,燒肉剁碎,喜歡吃顆粒感的剁成小塊即可。剁碎的韭菜與燒肉放到大盆裡,加適量食鹽、蠔油與雞精,將餡料拌勻,如果肉放得多,連油都不需要再放,如果肉放得少,放少許熟油調餡。
6、攪拌好的韭菜燒肉餡,聞起來就特別的香,這種韭菜與燒肉混合到一起做餡的吃法尤其的美味,比韭菜與生肉混合到一起香多了,沒吃過的親可以試試。
7、發好的面與餡料一起,做成大包子,放到蒸屜上,家裡的大鐵鍋,一鍋能蒸了二十幾個碗大的包子,真的很能盛的,大鐵鍋裡放一鍋底水,蓋上鍋蓋,灶裡燒上木柴火,十分鐘後燒上汽,香味就出來了,再蒸一會兒就可以吃了,一碗一個的大包子,暄軟美味,吃著過癮極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您的「一評、一贊」便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覺得有用,請把它分享出去,謝謝!
瓢飲廚房取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典故,我崇尚美食即是愛的主旨,深信投入愛才能做出美味,即使同一食物你我的做法相同,如果有愛,你會做得比我好,歡迎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