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驚現古代煉丹爐遺址,解讀石刻碑詩文10首

2020-12-22 曉東詩刊

丹爐山遺存碑文詮釋,丹爐砦詩10首

作者:艾曉東

丹爐山石刻碑文,篇幅過長,分次發表。原始資料由丹爐山景區管理員朱曉斌先生提供,百度首次發表,版權歸丹爐山景區所有。

一、丹爐山(丹爐砦)遺存碑文概況

【南丹縣】縣名始見於宋元豐(1085年)前,以出產硃砂(又稱丹砂)向朝廷進貢,又地處南方故稱南丹。南丹古為夜郎國屬地。

【丹爐山】位於明代廣西布政使司右江道慶遠府那地土司境內,今廣西南丹縣吾隘鎮丹爐屯。山南角有一溪水是紅水河支流,有高達百米的一線天瀑布,山勢東西走向,山下丹爐屯人口均為壯族。山的四面懸崖峭壁,山中綠樹成蔭,水源不竭,遠離鬧市村人,確是修道煉丹的上佳選址。丹爐山煉丹古遺址,是國內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的煉丹古遺址。

丹爐山遺存碑文,對研究古代煉丹術顯得彌足珍貴,學界尚未見有詮釋此則碑文的資料。

【丹爐砦詩】碑,是丹爐山遺存碑文之一,詩碑為豎石,位於赤水宮宮門左邊,即為赤水宮左碑。明代萬曆癸卯年為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撰,萬曆三十三年乙已年(1605年)十二月立左碑。

此碑共22行,每行最多35字,共630字,均位於碑陽,碑陰粗糙無字,碑額、碑側均有紋飾無文字。碑文第1行《丹爐砦詩》名4字,第2-10行為詩正文281字,第11行《又丹爐》詩名3字,第12-21行又詩正文320字,第22行落款22字。個字大小約2.0cm。

此碑已被折斷為二,其中碑身底部少數文字與碑座在赤水宮宮門左邊原處豎立(碑身左邊高36cm,右邊高48cm,寬80cm,厚13cm),其中部分依舊埋入土中;上部分倒地(左邊高125cm,右邊高113cm,寬80cm,厚13cm),此碑上下兩段可全合,完整無缺,碑總高161cm,寬80cm,厚13cm。

二、【丹爐砦詩】碑文詮釋

丹爐砦詩共10首,作者為開山鼻祖觀陽子金光羅漢,10首砦詩是對仗工整的格律詩,說明觀陽子不但是道教煉丹高人,還是造詣頗深的詩人。○表示字跡不清,編號及標點符號由編者標註。

10首丹爐砦(寨)詩,以道家的智慧和境界,以詩人的浪漫與語言,完整的描述了「丹爐砦(寨、山)」的尋山、開山建設及煉丹,艱辛而又浪漫的全過程,在國內實屬罕見。

1

仙人覓仙境,仙境等仙人。

仙人圖作,萬載毓全真。

註:砦-同寨。「丹爐砦」意為「丹爐寨」。

2

龍座丹爐大古先,果然清境獨玄玄。

人開宏運自今日,地設間關本昔年。

信道穹窿不負我,還當黎子謹酬天。

工成合羨功魁首,萬載鹹稱羅大仙。

註:

龍座-指御座

大古-指太古、上古。

玄玄-道家專用語,形容道的深奧、微妙。

間關-崎嶇艱險的道路。

昔年-往年、從前。

信道-信奉正道。

穹窿-指蒼天。

黎子-指黎民百姓之子。

工成-建設成功。

合羨-敬重、讚嘆之意。

鹹稱-指所有人都稱呼、或敬稱。

羅大仙-傳說中的煉丹仙人。

3

盡道名山可煉丹,尋山尋到大羅山。

巒封四境華胥裡,水合眾城涇渭間。

莫訝仙鄉為出晚,都緣人世正逢艱。

勤匕尅日成佳景,誰謂吾曹不大閒。

註:

大羅山-中國神話中的聖山,國內有多處「仙山」以「大羅山命名。

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傑出的部落女首領,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炎帝和黃帝的直系遠祖,譽稱為「人祖」。

涇渭間-原指涇水和渭水,涇渭(濁清)分明之意。

-古人取食的器具或刀具。尅日-即日,指日。勤匕尅日-動作。

吾曹-我輩,我們。

大閒-意思是基本的行為準則。

4

生居金華烽煙地,半為民兮半為身。

矻矻當年荊棘道,涕涕此日薜蘿津。

龍過碧水知非俗,我得丹山信是珍。

好謝上天無盡景,不妨羽客煉庚申。

註:

金華-一般指漢長安城中長樂宮和未央宮,皆有金華殿。這裡指仙人的居所。

矻矻-勤勞,勤勤懇懇。

涕涕-淚流的樣子。

薜蘿-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於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液體,汗水或淚水或露水。

羽客-道士的稱號。

庚申-信奉道教者每於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謂之守庚申。

5

一○江山簇文○,其間景物玉琅。

崔嵬囚謂秦崤險,澞澗須知天液湍。

頂富白雲龍虎伏,○濟紫氣鬥牛寒。

當年何不獻吾祖,使不二成亦鹹安。

註:

玉琅-指美石或珠樹。

崔嵬-高大的山嶺。-拘禁。

-險要的關隘。

澞澗-山陵間的溪水。

鬥牛-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和牛宿,常用於借指天空。

紫氣-紫色的霞氣,瑞樣的徵兆。

吾祖-我的祖先。

二成-事無二成。公私不能兩全、忠孝不能兩全等。

鹹安-鹹,為:全、都,鹹安-全都平安。

【又丹爐】

又丹爐,主要描述了煉丹悟道的過程。

6

爍爍丹爐別是天,白雲咫尺有神仙。

人居厥內千千載,道隱其中萬萬年。

正合龐生必藥母,豈同俗子種荒田。

峰巒四固天成景,無限乾坤在目前。

7

爍爍丹爐別是天,有人人道有人仙。

清風明月無窮理,白虎青龍不計年。

放馬旋機長六僓,養羊生息滿三田。

○殷勤拾玄桃蘂,莫把投溪出外前。

8

丹爐燦燦隱人家,月月初三有月華。

天上光陰方景象,爐中藥物已萌芽。

我居可道得情理,人到如常○柳花。

不信禪師曾有謂,邪人行正正歸邪。

9

丹爐燦燦隱人家,天地江山另一華。

白石白沙兼白水,黃婆黃鶴又黃芽。

池涵羿婦龍本子,峰列丁公蠟炬花。

獨坐子前誰是伴。西鄰地魄世間邪。

10

丹爐燦燦隱人家,白水紅花日日華。

爐內有方延壽考,世間何處覓丹芽。

長思李老騎牛背,不作蘇公齧雪花。

孰道野人無用處,也能揮劍斬妖邪。

-

萬曆癸卯歲十月觀陽子金光羅漢題,後乙巳季冬穀旦。

相關焦點

  • 街頭驚現「煉丹爐」卻是用來烤羊肉串的,網友:老闆「腦洞」真大
    街頭驚現「煉丹爐」卻是用來烤羊肉串的,網友:老闆「腦洞」真大。說到烤串的話,如今在街邊能看到的賣烤串的攤子,那可就多了,只要你一逛,十個小吃攤有八個都在賣燒烤。沒想到這樣的燒烤攤用到的烤爐竟然是在古裝劇才會看得到的「煉丹爐」,而且攤主只會賣一鍾烤串,那就是羊肉串了。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裡面,這樣的煉丹爐是太上老君用的,甚至孫悟空在裡面練就了火眼金睛,卻被人們用來烤羊肉串,還是挺有意思的。
  • 成都金沙遺址與重慶大足石刻組團「出道」!
    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區的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21世紀後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遺址出土了大量金器、玉器、青銅器、石器和成噸的象牙。其中,金沙出土金器200餘件,是國內同時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遺址祭祀區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較早、製作最精的一批立體圓雕石刻藝術作品,為巴蜀地區燦若星辰的石刻藝術奠定基礎。
  • 現代「煉丹爐」——垃圾焚燒爐
    垃圾焚燒爐也被叫做現代的太上老君煉丹爐,生活垃圾就通過「煉丹爐」進行集中焚燒處理,對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宏利聖得環境科技採用高溫熱解氣化技術,研發製造的生活垃圾處理設備。能夠在達到國家煙氣排放標準的情況下,對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整個過程無煙無味,不會產生濃煙和刺鼻異味。
  • 千年打卡勝地|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譜
    >解讀這個湖南最古老的古村落在時光背後隱藏的那些故事……湖南最古的古村落有多古?古代鄉村文人的BBS長啥樣?「忠孝廉節」是文天祥還是朱熹寫的?800年步瀛殘橋為何沒人去修?「八十一個他字歌」碑背後有何故事?「千年打卡勝地」系列為你揭秘《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譜》永明巨族是甘棠,從古賢豪姓氏揚。忠厚遺風猶未遠,維持名教在綱常。
  • 圖說北京:薊門之謎如何解,乾隆有詩有碑立於元大都西土城遺址
    ▲薊門煙樹碑照片。現存能看到的以「薊門飛雨」為題的古代詩文所寫的都是暴風驟雨的場面,抒發的是一種不平之氣。所以當時有人認為此景悲哀感慨,不足以表現太平盛世。明初此景被改名為薊門煙樹,並把地址附會到德勝門外,實為一位明朝文人錯把金中都之舊城認到元大都之舊城處所致。
  •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26 張猛龍碑北碑冠冕
    啟功先生的《啟功論書絕句百首》,是我們當代非常優秀的書論。此書不但有絕句百首,更是有啟功先生的自注。本文是《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第二十六首,啟老在自注中點了題。此首主要說:張猛龍碑北碑冠冕。注意:第二十六到三十一首,都是說的《張猛龍碑》。
  • 象州「六祖巖」石刻詩歌賞析
    象州「六祖巖」石刻詩歌賞析吳孝斌象州「六祖巖」位於象州縣象州鎮雞沙村民委黃皮溝村後的西山半山腰處,因唐代禪宗六祖慧能(俗名盧惠能)曾於此隱修而命名。在「六祖巖」石壁上及周圍共有古代石刻文物10處(其中摩崖石刻9處,石碑刻1處)。
  • 圓明園遺留石刻解析
    蘭亭石碑正面刻《蘭亭修禊圖》,背面刻乾隆親筆詩三首。遺留石刻,在圓明園內分布不均在一下具體地點,有獅子林石刻、坐石臨流、含經堂、蓬島瑤臺、茜園、如園、生冬室、花神廟、柳浪鳴鶯、文源閣、別有洞天、山高水長、澡身浴德、藻園、法慧寺、水木明瑟、喜雨山房、方壺勝境、澤蘭堂「熙春洞」石刻等。
  • 大足石刻三大「鎮館之寶」齊聚金沙遺址
    8月16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 《繪真妙筆千山》丹爐怎麼轉動 煉丹爐鍵八卦圖位置一覽
    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下繪真妙筆千山第5章煉丹爐鍵八卦圖位置一覽介紹吧~~ 繪真妙筆千山第5章煉丹爐鍵八卦圖位置: 八卦的坤位; ... 在繪真妙筆千山手遊中第五章的煉丹爐鍵八卦應該怎麼轉動呢?
  • 《裴將軍詩》石刻碑在萊西發現始末
    百餘年來,圍繞著這《裴將軍詩》石刻碑的發現收藏、遺棄與尋訪,演繹出了一段頗為曲折的傳奇故事。   ■清同治年間出土《裴將軍詩》石刻碑   清代同治年間,萊陽縣桃花寨子(今屬萊西市)鄉的一位姓李農民在村子南邊大沽河崖挖土時,意外挖出了鐫刻著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名款的《裴將軍詩》書法石刻碑。
  • 古代的薰香與燻爐
    香,在中國古代有著廣泛的用途,人們用它燻燃、懸佩、塗敷甚至飲用。尤其是歷代王公貴族、文人墨客對薰香更是推崇有加,認為它是頤養性情、啟迪才思的妙物,在日常生活中無不以薰香為伴,並進而將其作為「禮」的一種表述,成為古代宮廷和貴族居室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 燭避窗中影,香回爐上煙。
  • 西安木塔寺遺址驚現地宮 有僧人坐化真身(組圖)
    這些謎團將伴隨著西安木塔寺生態遺址公園的考古發掘一一解開。  緣起  「石門框」引出罕見高僧地宮  8月11日晚10時左右,西安市文物稽查隊隊長楊宏剛的手機突然響起。「有群眾打電話說,木塔寺生態遺址公園發現厚重的石門柱子,好像是文物。」西安市文物局值班人員匯報。
  • 最青島文化符號介紹(二) 青島古代文化遺址
    第一期已經為大家介紹了青島自然風光及自然植物類文化符號,本期將介紹第二類文化符號:青島古代文化遺址類。本次評選出的青島古代文化遺址類文化符號共有八個,分別是三裡河文化遺址、琅琊臺遺址、太清宮、法海寺、天柱山魏碑、雄崖所故城、天后宮、湛山寺。三裡河文化遺址:三裡河遺址位於膠州市北三裡河村西側,東西約200米,南北約25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
  • 大足石刻和金沙遺址將「組團出道」 多件鎮館之寶亮相
    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的「出道首秀」即將上演。8月3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布官宣,8月16日,兩館合作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之前,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籤訂《學術文化交流備忘錄》,標誌著巴蜀兩大文化遺產正式牽手,在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開啟合作。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兩家博物館今日官宣出道,攜帶著獨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給遊客帶來「點石成金」的文旅體驗。
  • 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2020年8月16日,是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十五周年紀念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昨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使這個紀念日更具經典傳承的特別意義。
  • 圖說清史:乾隆破解薊門煙樹從金中都遷移到元大都遺址之謎(下)
    這首詩不是只寫景,與觀景而生的是主人對人生的感悟,儼然一位智者立於山丘之野,若有所思,但眼中是堅定的目光,似乎看透了人生,心中已是找到了處事不驚之法。這首詩筆者讀後,感覺確實是勝於乾隆以前所寫的那首同韻舊詩。
  • 大話降龍:降龍成功抵達天宮,並在太白的煉丹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話降龍:降龍成功抵達天宮,並在太白的煉丹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降龍的降落給太白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不僅戰車被毀,戰車的輪子還結結實實的正中太白的屁股,對太白的身體和內心造成了雙重傷害,氣急敗壞的太白決定用煉丹爐來對付降龍,可當降龍醒來後卻認為煉丹爐內就是天宮原本的模樣,於是降龍撿來一堆丹爐內的垃圾堆成了一個小屋
  • 石刻文獻整理方法芻議
    經過前人多年的搜集整理,桂林石刻按理說應該是搜羅殆盡了,但我們經過訪求原碑又找到了44件未被發現整理的古代桂林摩崖以及23件碑刻,其中不乏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的石刻。比如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刊的《包裕撰重修廣西省城碑記》,此碑記載了桂林城重修原委、參修人員以及物資消耗等情況,是繼宋代王安石《桂州新城記》之後另外一則記錄桂林城重修的歷史材料,對於研究桂林城規模的歷史變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千詩碑前知音稀草書難懂好「捉急」 熱心市民提建議碑旁能否配...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杜甫千詩碑」建設在杜甫草堂和浣花溪公園內,呈現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但在浣花溪公園內的多數詩碑是較難讀懂的草書,並且沒有正楷的簡介,市民是否讀得懂?對此,建設單位有沒有相應的措施?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市民和市文廣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