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影響了我們的教養方式,而你可以選擇適合你的方式

2020-09-03 父母之路

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比較火,裡面主角顧佳的育兒方式也引起了熱議:為了讓兒子有個更好的教育環境,負債也要搬去名小區,因為小區大部分孩子都是上的旁邊著名的雙語幼兒園。要進入幼兒園,除了昂貴的費用外,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參加中英雙語面試,合格才有機會,最後卻被孩子的叛逆搞砸,咬了面試老師。劇中的育兒情節也是跌宕起伏。

有沒有發現,中國人在孩子教養方式上一直在發生改變,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不管是窮人還是有錢人。我們身邊的例子就是,現在想上好的學校,可以選擇去私立,幼兒園,小學,中學都有,學費一年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好的學校被瘋搶,學區房被炒成天價。就連農村的現狀,現在也是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鎮上好的學校或縣城去上學,有專門的家長接送照顧。10年前沒這麼嚴重啊,20年前好多人都沒聽過這些說法。

80年代以來,中國乃至世界的收入不平等開始逐漸的加劇。基尼係數代表著一個國家人民的收入差距,基尼係數越趨近於0,說明這個國家人民的收入差距就越小。而越趨近於1的話,說明這個國家人民的收入差距就越大。中國的基尼係數已經很久沒公布了,有原因說的是中國的城鄉和農村收入統計方式不同,本來收入差距就大,一起統計,基尼係數會更大。中國的收入差距的經濟係數大約在0.45左右,比較高的年份甚至接近0.5(0.4-0.5代表貧富差距已經很大了)。

收入不平等,中國不是有幾億人月收入在1000以下嘛,而城市裡月收入幾萬幾十萬的也大有人在,而普通人想要越階上漲收入,唯一能想到的方式就是讀書就是教育。而結果就是大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教育的回報變得越來越大,教育回報率也變得越來越高。就比如拿考上清華北大的大學生來舉例,現在大概只有10%來自農村,而在20世紀90年代,這個比例還是30%,且現狀是這個差距還在逐漸的擴大。又比如現在各省市的高考狀元也大都出自各地區的名校,普通高中能出狀元的機率越來越低,因為好的生源和好的教育資源都在往大城市傾斜。

遙看8 90年代,當時讀書可以分配工作,不同工種之間收入差距也不明顯,所以教育壓力不大,大多數父母的教養方式就是放任型或者完全不管型,教育方式也就相對放鬆,也不會挑選學區房,老師家長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大。而隨著社會發展,收入不平等在進一步拉大,在此背景之下,中國的教育壓力越來越大。而此時父母大多就開始採用的專斷型教育方式,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關注,發展到了啥都要盯著的地步。國家的主力人群是中產階級,這裡也不是說哪種方式不好,而是要選擇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量力而行,以免發生育兒戰爭,因為育兒戰爭中受損最大的就是中產階級,因為你永遠比不過那些有錢人。

曾經有教育學家通過一個國際性的通用考試來檢測,不同國家、不同教養方式的孩子的考試成績,從而判定哪種教養方式效果更好。結果發現,父母能有效引導孩子的權威型父母最好,其次是要管孩子,但相對放鬆的放任型,然後是一切父母說了算的專斷型,最後是啥也不管,放養孩子的不參與型父母。總之,管著總比不管好,你們自己屬於哪種父母呢?

這裡重點說一下權威型父母。父母需要一定的素質,能給孩子提供價值觀,人生觀,孩子也願意跟父母溝通,對父母認同。其實只要父母願意,稍微學習下,糾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都可以慢慢地成為權威型父母。

所以如果我們能在孩子0到4歲的時候給予很好的教育灌輸,讓孩子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熱愛學習。至少在這個起跑線上我們沒有輸。

相關焦點

  • 貧富的差距不僅僅是一套學區房,更是家庭說話的方式
    的確,父母高學歷、較高的經濟收入可以為孩子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但,我一直覺得,這只是我們從表面能看到的、外顯的硬實力,更具影響力、更直接發揮作用的是那些隱藏在硬實力背後、不被察覺的軟實力。比如說,父母和孩子說話的方式。貧富家庭孩子的詞彙量竟相差3000萬!
  • 關於教養方式的思考:經濟影響著父母的育兒差距,各國皆如此
    (3)權威型權威型教養方式採取了折中的方式,權威型父母會試圖影響孩子的選擇,但並不是像專斷型父母那樣採用命令的方式,而是通過理性、問題導向的態度來引導孩子的行為。父母和孩子是經常溝通的,溝通的過程就是用說理來推進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中國正面管教高級導師張宏武,同時也是微課傳奇家庭教育籤約導師說過,教養方式可以從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支持程度和父母對子女的控制程度,分為權威型,控制型,放任型和忽視型四種教養方式。
  • 教養方式對兒童學業能力的影響
    研究發現,教養方式對兒童的語文學業能力的影響效應存在年齡段的差異,一般來說,權威型教養方式對童年中期(6~9歲)的語文能力有更為顯著的正向效應,進入青少年早期(10~15歲)後,寬容型教養方式則顯示了更為積極的作用。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其實並不大……
    如果你不再回家,你在家中養成的人格可能會永遠消失。(對原生家庭實在非常糟糕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好消息。)⑤人際關係(包括與父母、與朋友、與戀人)關聯著強烈的情感反應,因而往往佔據我們的思維和記憶,然而,人際關係對我們的成長並不起太大作用。友誼對人格不會產生永久的影響,相反,對群體的認同,被群體接受或排斥,則會對人格產生永久的影響。
  • 錢志亮:教養方式的影響
    所以教養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人格的成長、意義重大。湖北省曾經對167個11歲到18歲的違法青少年進行過調查。這些違法青少年的家庭教養方式中,民主教養只佔3%;粗暴教養佔20%;放任教養佔29%;而溺愛教養佔44%。換句話說,最糟糕的教養方式是什麼?溺愛。44%的違法青少年都來自溺愛家庭,所以愛孩子沒有錯,但溺愛孩子就錯了。
  • 淺談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下面,我就我所觀察到的幾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不同教養方式下孩子的性格特質以及我們對待不同教養方式如何揚長避短該注意哪些問題,逐一談一談個人觀點,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第三類:溺愛型家庭教養方式。父母常常以討好型的低姿態對待孩子,讓孩子覺得父母可以為他做好一切事,孩子缺乏規則意識,獨立性差,又因為父母過於寵愛,以及過度保護,孩子往往自尊心很強,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比較脆弱敏感,孩子往往在家庭中有安全感,但在學校中適應性比較差。 第四種類型:忽略型家庭教養方式。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能力高低的影響
    諸多研究一致表明,在所有影響兒童發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最大,也最直接。我們總是反覆在強調孩子某個年齡階段能力要達到多高、提升孩子某某能力等;但卻沒想到孩子成長背景下父母這個大環境對孩子能力的影響有多大。父母對待和管教孩子的方式千差萬別,有的父母則武斷專制,嚴厲有加,而有的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
  • 汪小菲帶女兒吃早餐,引網友熱議,我們該如何讓孩子面對貧富差距
    不過當下,貧富差距還是懸殊的,我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可以給孩子提供相對優質的生活,而有的地區養孩子的目的依然是「防老」。貧富差距到任何階段都不可能消失,我們需要的是一顆平常心和一種對美好明天嚮往的熱情。
  • 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情感溫暖父母拒絕與欺負行為
    教養方式影響不同特徵的青少年情緒和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相關。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性格的形成,以及最直接的學習,進而影響其對以後的人生道路。這裡隨機選擇某中學的13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親子關係和心理健康的問卷調查。
  • 原生家庭和貧富差距對女孩子有什麼影響?
    我們先來一段吳亦凡的大碗寬面吧! 原生家庭和貧富差距對女孩子有影響是肯定的,但又有多大影響?得看個人怎麼看了?我回答問題比較針對!如果您覺得不好,千萬不能往心裡去!
  • 家長不得不知道的知識:覺醒對教養方式產生的影響
    教育的覺醒大門對我們每個人都是敞開的,覺醒意識並非少數幸運兒才能獲得。它不是憑空建造的空中樓閣,而是有其培養的過程和步驟。各位家長朋友們,聽完這句話,你是不是對自己能夠覺醒充滿著信心,每個人只要願意,只要能按照正確的方法修行,我們都可以成為對教育覺醒的父母。覺醒的教養方式需要我們做什麼呢?
  • 哪一個瞬間,讓你突然感受到了貧富的差距?
    但有些人,與你根本沒有在同一條跑道上奔跑。就像那個水果店裡,守在榴槤旁邊寫作業的小姑娘,她很認真地低頭在寫作業。燈光那麼炫目,身影那麼單薄。我們首先必須認清的是,現在的我們幾乎已經趕上了歷史以來最好的時代。今天所面臨的坎坷和考驗,也都是發展道路上必然要經歷的。逆襲的道路,怎麼可能敲鑼打鼓、一帆風順?認清了這樣的大趨勢,就知道該如何同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馳。其次不能選擇的,是原生家庭。
  • 你知道孩子的教養方式有哪三種嗎?《愛,金錢和孩子》
    所以,這時候你會發現,大家的教育方式就趨於鬆散、趨於放鬆,也不會挑學區房,老師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大。但是,反過來,當這個社會上的收入差距開始拉大,一個人能夠賺錢,一個月賺上百萬,幾十萬都有可能。然後,一個人如果不能賺錢,一個月賺兩三千,三四千。這個生活就差距太大了,而這裡邊人們慢慢觀察到說,教育的投資回報很大。
  •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最被提倡?
    還有一種教養方式是忽視型。這種教養方式不是主流的教養方式,所以不考慮。03 什麼教養方式對孩子發展最好權威型>專斷型>放任型>忽視型經研究表明,權威型父母的孩子在學校中比其他教養方式下的孩子表現得更好。
  • 工作日常感悟:家長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太太了
    通過和小朋友的接觸和溝通,我得出的感悟就是:家長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以下內容中提到的故事都是工作中碰到的,希望能給家長朋友們帶來一定的思考。>忽視型下面我會通過一些小朋友的故事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認識到這四種教養方式及其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 「貧富差距」正在改造你孩子的大腦
    它究竟對孩子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有沒有辦法改善?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們健康地成長發育?也許下面的內容,會帶給你一些思考。貧富差距帶來很多社會問題,特別是對兒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貧富差距如何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執行能力對生活至關重要,但同時執行能力的發育很容易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
  • 教育孩子不同的教養方式!
    不同的家庭,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不同人生。總體來說,教養方式可以分成三類:1、嚴厲性這種教養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家庭中所有的規則都是由家長制定;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但要絕對的服從,否則會受到懲罰。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下,孩子的行為會處在一個父母框定的規則框架中,比較規矩,但得不到自由,有的甚至會自卑,不敢去做創新的事,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2、放養型在這種環境下教養的孩子,父母不給其制定規則,不給孩子限制,完全放縱,孩子自己選擇,這類孩子長大後會肆意妄為,很自由但是沒有規矩可言,甚至會非常叛逆,無人可管。
  • 父母教養方式與共情影響兒童攻擊性行為
    父母教養方式與共情影響兒童攻擊性行為 2019年09月16日 08:5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韓靜 夏錫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家庭條件是否好,幼兒園老師,從3點可以看出孩子貧富差距
    導讀:家庭條件是否好,幼兒園老師,從3點可以看出孩子貧富差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庭條件是否好,幼兒園老師,從3點可以看出孩子貧富差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