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級下冊物理《槓桿》教學建議】中,我們討論了2018年的這道中招題:
(2018河南)4.高速鐵路的輸電線,無論冬、夏都繃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車電極與輸電線的良好接觸。圖2為輸電線的牽引裝置。鋼繩通過滑輪組懸掛20個相同的墜砣,每個墜砣質量為25kg,不計滑輪和鋼繩自重及摩擦,輸電線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為_______N。若某段時間內墜砣串下降了30cm,則輸電線A端向左移動了_______cm。(g取10N/kg,不考慮鋼繩的熱脹冷縮)
參考答案:1×104 ;15
難度係數:0.37(外地更低)
我們主要分析了學生在第一問出現的問題。實際上,也有很多學生在第二問中出錯。那麼,原因在哪呢?
我們來看看八年級下冊物理《機械效率》一節中的插圖:
教材在這裡安排的很好,可惜的是沒有把空間關係完全展示,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機械效率》教學時,把空間關係完整地展現出來。建議老師們利用下圖進行講解:
有了上圖的分析,就可以避免學生死記硬背。事實證明,背「口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更重要的的是,學生一旦形成分析問題的習慣,我們的教學將事半功倍。同理,下圖可以由學生完成:
再回到中招題上。這道題老師們肯定是要講的,在講題的時候,不要把空間關係一帶而過。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東西,對學生來說卻未必簡單。建議講題時把下圖畫出來:
我們總認為學生是在計算時出問題,當然這種情況也有,根本上的原因還是學生缺乏分析問題的習慣和方法。
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
感謝您的「聆聽」!
(本文系葉老師物理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於百家號葉老師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