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加加,李錦記……你們的醬油被江蘇省消保委點名啦

2020-12-19 江蘇新聞

據江蘇衛視《新聞眼》報導:古人常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油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市場上的醬油質量如何,又該怎麼"打"?近日,江蘇省消保委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從網絡平臺和實體商超,採購了120批次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醬油,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經常出現在我們家庭廚房中的李錦記,老才臣,海天,加加,都被點名了!

【120批次樣品29批次不達標 海天李錦記等被點名】

比較試驗結果顯示,120款醬油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主要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和品質指標方面。

其中,10個樣品標籤標識不達標,像這款海天生抽醬油,營養成分表中蛋白質值計算出現錯誤。營養成分標註不達標問題最突出,23款樣品實測數據與標識數據不符,佔全部樣品的19.2%。

這款李錦記錦繡生抽,根據標籤計算鈉含量應當低於7536mg/100ml,實測數據高達8748.75mg/100ml。

而這款"冠威牌"白醬油,標識鈉含量為2783mg/100ml,實測數值確是標識的兩倍以上。

遠東正大檢驗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愛平介紹說:「營養成分表中有鈉的標識值,還有一個營養素參考值,營養素參考值是根據鈉含量計算出來的。如果我們吃了100毫升的醬油,今天鈉攝入值等於達到了139%的量。實際上我們檢測出來,它是鈉含量的一倍,實際上我們可能超量服用鈉了。」

醬油鮮不鮮主要取決於胺基酸態氮的含量,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等級越高。比較試驗發現,4款樣品胺基酸態氮未達標。

【進口醬油兒童醬油噱頭大 醬油不要隨便"打"】

此次比較試驗還涉及部分進口醬油以及兒童醬油,結果發現,進口醬油價格普遍偏高,很多等級在二級、三級的進口醬油和進口配製醬油,其價格甚至比國產特級釀造醬油高出不少,而品質並未與其價格成正比。而對5款兒童醬油比較發現,兒童醬油和成人醬油成分並無太大區別。

尤其這款"加加兒童醬油",總體指標還不如大多普通醬油。遠東正大檢驗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愛平表示:「這個含量跟普通的醬油、成人吃的醬油,鈉的含量沒有區別,甚至比一些醬油鈉含量還要高。另外這裡邊還加了一些增鮮劑,味精(穀氨酸鈉)還有橙味核苷酸,我們不建議過早給兒童食用這些配料非常複雜的醬油。」

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選購醬油時,宜選擇天然釀造醬油,優先特級,一級醬油,除了留意醬油標籤配料表的天然食材外,還可以留意是否人為加入了一些添加劑,以便根據自身需求理性選購。

相關焦點

  • 海天、加加、李錦記等等你吃的醬油被消保委點名了。
    近日,江蘇省消保委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從網絡平臺和實體商超,採購了120批次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醬油,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經常出現在我們家庭廚房中的李錦記,老才臣,海天,加加,都被點名了!(我百分之百全中獎啊,我怕總買一家的萬一出問題怎麼辦?
  • 江蘇省消保委:29款醬油檢出問題 海天李錦記上榜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此外,而兒童醬油的品質和普通醬油差不多,有的鹽更多。29個樣品不達標,有的甚至不能稱醬油此次江蘇省消保委比較試驗了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根據試驗,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標,主要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和品質指標方面。
  • 120款醬油抽檢,海天、李錦記等被點名,它們這麼回應...
    別慌 看完這組數據再來挑 29個樣品不合格 4款甚至不該叫「醬油」 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
  • 醬油變「味」?李錦記含鹽量超標、海天、加加上黑榜
    醬油是越來越貴,貴有沒有貴的道理呢?近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給出的結果大跌眼鏡——試驗共抽取120款醬油,結果有29款不合格。不合格率24%。其中,李錦記、海天(海天味業:603288,SH)、加加(加加食品:002650,SZ)均上榜。此外,進口醬油價格相當昂貴,其實並不比國產醬油好。
  • 海天、李錦記等被點名,有人梗脖喊冤
    最近,「醬油界」很不平靜江蘇省消保委點名: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甚至都不能叫「醬油」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有企業、協會跟消保委「槓」上了!江蘇省消保委: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都不能叫「醬油」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
  • 29款醬油被檢不合格 海天、李錦記均上榜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此外,而兒童醬油的品質和普通醬油差不多,有的鹽更多。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有的都不能叫「醬油」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攝(圖文無關)進口醬油更好?兒童醬油吃得更放心?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此次江蘇省消保委比較試驗的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根據試驗,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標,主要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和品質指標方面。據此次比較試驗的檢測方——遠東正大檢驗集團高級工程師劉愛萍介紹,衡量一款醬油的品質,主要看胺基酸態氮含量。
  • 海天回應醬油質量 買醬油時能看懂營養成分嗎?
    核心提示:江蘇省消保委12日發布的醬油比較試驗結果顯示,120個醬油樣品中,有29個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存在鈉含量超標、虛標營養成分等問題。有12款醬油樣品存在不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情況。其中,海天及一款淬釀日式和風乾貝味醬油露(配製醬油)的進口醬油,營養素參考值(NRV)不符合標準規定。針對上述比較試驗報告,李錦記中國14日在微博回應稱,涉及到的李錦記錦珍生抽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為合格產品。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
    有29款醬油不達標!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個醬油樣品,涉及48個品牌,涵蓋生抽、老抽、國產醬油、進口醬油、兒童醬油等各種類型。此次江蘇省消保委比較試驗的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根據試驗,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標,主要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和品質指標方面。
  • 「變味的醬油」:部分生產工藝流程不到位|釀造醬油|李錦記|配製...
    10月12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下稱「江蘇消保委」)發布的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在120個樣品中有29個不符合國家標準,問題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明示)和品質指標方面,涉及海天、加加、李錦記等品牌。
  • 李錦記等一系列中國品牌醬油出問題!新加坡的朋友們小心了~
    但最近,中國江蘇消保委發布的一份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讓身處新加坡的我們也不得不警惕起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問題。李錦記、海天上榜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120個樣品有包含: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
  • 海天、李錦記都有問題!120款醬油送檢,有的不該叫「醬油」!
    >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劉愛萍表示,這不僅達不到我國釀造醬油的最低標準要求,甚至可以說就不能稱為醬油。02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也「中招」還有部分醬油虛標營養成分,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有問題 有的不能叫醬油
    醬油,大概是每個中國家庭  必備的調料品了  你家的醬油是什麼品牌?  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這份報告涉及120款、48個品牌/56個生產(代理)企業的醬油,但在這120款醬油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
  • 中國調味品協會:「29款醬油不達標」網文誤導消費者
    10月12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簡稱「江蘇消保委」)發布的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在120個樣品中有29個不符合國家標準,問題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明示)和品質指標方面,涉及海天、加加、李錦記等品牌。  雖然海天味業和李錦記等先後澄清,但網絡媒體報導持續。
  • 海天回應醬油質量 海天生抽營養素參考值被指不合標準
    原標題:海天醬油被江蘇省消保委點名近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其中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海天醬油多次陷入風波。而在江西,近兩年連續陷入「生蛆」門事件。
  • 海天、李錦記抽檢不合格,教你怎麼買到合格的醬油!
    據報導,我們每天做飯用到的醬油成分竟然存在不合格的情況,有些還存在假冒醬油的嫌疑,其中不乏有名的李錦記和海天醬油,有網友就表示「花自己掙的錢,買了這麼多年,然後你告訴我買的醬油不是醬油?」,還有的網友表示不知道以後要買什麼醬油了。
  • 海天、廚邦、李錦記、加加……醬油品牌百家爭鳴,未來還有哪些機會?
    海天、廚邦、李錦記、加加……醬油品牌百家爭鳴,未來還有哪些機會?既有發展歷史悠久的老字號醬油品牌,如致美齋、珠江橋、金獅,也有新興發展的品牌,如富氏、欣和;既有全國性的強勢品牌,如海天、廚邦、加加、李錦記,也有地方特色品牌,如千禾、巧媳婦、味蓴園;既有中外合資的品牌,如統萬、和田寬,也有獨資品牌,如我國臺灣味全、我國臺灣金蘭、日本龜甲萬、日本雅瑪莎、新加坡和合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120款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
    醬油的品牌越來越多,品類也越來越多元化,消費者在購買醬油時往往不知該如何選擇。為此,省消保委對我省部分城市市場及電商平臺銷售的眾多品牌、品類的醬油開展了比較試驗,旨在為消費者提供客觀全面的產品信息。  一、基本情況:  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是由省消保委和檢驗機構的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從我省的南京、徐州、揚州、蘇州4個城市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以及網絡電商平臺購買。
  • 「醬油風波」背後真相:衡量醬油好壞主要看這個指標
    然而,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消保委」)發布的一份報告卻將醬油問題推上風口浪尖,引發廣泛關注。好醬油的標準是什麼?怎麼吃醬油才健康?《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受訪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鍾凱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雲無心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景浩廣西營養學會理事 方志峰消保委檢測29款「不達標」消保委在2017年比較試驗了120個樣品醬油,分別購自江蘇省的南京、徐州、揚州、蘇州4個城市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和網絡平臺
  • 從李錦記海外買樓、海天發力高端、加加討好年輕人,看醬油行業2018...
    「   2017年的醬油行業熱鬧非凡:李錦記去海外買樓了,海天花億元對一個醬油瓶進行了升級換代,國內玉米油行業的領導者長壽花進入醬油行業,加加醬油以卡通形象豆先生包裝的高端產品「原釀造」醬油上市……   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這一切變化遵循什麼樣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