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抹大拉的聖瑪利亞、聖本尼迪克特、克萊維爾的聖伯納德和亞歷山大的聖凱薩琳》 作者:阿尼奧洛·加迪 時間:約1380-1390年
作品:《河流景觀》 作者:老揚·勃魯蓋爾 時間:1612年
作品:《自畫像》 作者:倫勃朗 時間:約1629年 作品:《君士坦丁凱旋羅馬》 作者:魯本斯 時間:約1621年
作品:《查令十字橋》 作者:克勞德·莫奈 時間:約1900年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江粵軍、王維宣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江粵軍、黃丹彤)廣東省博物館新年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就要在明日和市民見面了,展覽將持續至5月5日。本次展覽是粵博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的,60件展品均為首次亮相中國內地展出。蜚聲藝壇的藝術大師——提香、魯本斯、勃魯蓋爾、倫勃朗、高更、雷諾瓦、莫奈等的作品首次集體來到廣州,以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14世紀到19世紀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昨日16時整,倫勃朗的《自畫像》在粵博三樓書畫展廳舉行了「開箱」見面會。倫勃朗被譽為歐洲繪畫史上「用黑暗繪就光明」的大師,本次選用他的《自畫像》以如此隆重的方式「見光」,可見其重要性。
此次展覽依據創作時間和繪畫題材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歐洲的宗教繪畫(1350-1700)」「畫中有『話』:歐洲寓言畫、靜物畫和風俗畫(1600-1750)」「惟妙惟肖:肖像畫(1550-1800)」「如畫的自然,歐洲風景畫(1600-1750)」「改變過去的傳統:1800年後的歐洲藝術」「印象派,一種新的風格與趣味」。前四個部分主要展出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的繪畫作品,第五至六單元展示了19世紀藝術風格的演變過程。觀眾們將看到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的朦朧到興起,跨越義大利與北方尼德蘭,歷經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寫實主義與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至印象派的發展流變過程,堪稱是一次壯麗的藝術史範本之展。
配合本次展覽,粵博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展覽開幕後,粵博還將特別策劃「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歐洲繪畫500年戲劇工作坊」,邀請觀眾們參與沉浸式戲劇體驗,進入歐洲繪畫500年的歷史背景,更立體地感受當時的文化氛圍。
小貼士
時間:2020.1.10-2020.5.5
展廳:廣東省博物館三樓書畫廳
費用:全票80元
精彩作品搶先看
這幅畫作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是為了製作君士坦丁大帝生平的掛毯畫而創作的十二幅油畫素描之一。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4年最終戰勝馬克森提烏斯進入羅馬,這使他成為羅馬帝國的唯一統治者。這幅素描正是描繪了這一著名場景。古典傳統對魯本斯的薰陶很明顯,不僅體現在該素描的題材上,也體現在君士坦丁大帝的中心位置構圖和側面視圖上——這些都是借鑑了古羅馬浮雕的慣用技法。這幅畫作的作者魯本斯是佛蘭德畫派中巴洛克繪畫最傑出的代表。
倫勃朗無疑是荷蘭(尼德蘭)最著名的畫家,甚至被公認是西方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在他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他還完成了至少75幅自畫像。在這幅生動的早期自畫像中,倫勃朗巧妙地捕捉到自己23歲時的自我意識和雄心勃勃。他沒有僱模特,也有可能是僱不起,他通過觀察自己來訓練敏銳的目光,極其真實地再現了自己臉上最細微的細節——半張著的嘴巴、邋遢的下巴甚至一兩顆小疙瘩。傾斜的姿勢和臉部的表情喚起了一種驚喜的動態。他用單色色調和工筆在未乾的顏料上勾勒出每一縷頭髮,以獨特的方式運用了戲劇化布光和陰影效果,並穿上華麗的服裝,配以紫色圍巾和閃亮的金屬飾領。倫勃朗對光的運用是他繪畫風格的標誌之一。在他的自畫像中,光明與黑暗並不衝突,它們協調一致,柔和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克勞德·莫奈已經成為無數文章、專著和展覽的主題。莫奈在其職業生涯中曾多次前往倫敦,為倫敦的霧靄所吸引,而工業時代日益增多的煙霧使倫敦的霧色更為濃重。站在倫敦薩沃伊酒店五樓陽臺這個絕佳的觀景處,莫奈創作了與這幅畫作類似的無數倫敦橋梁的景色。藉助明亮的色彩和畫布豐富的表面紋理,莫奈用他的畫筆創造出藍色、玫瑰色和紫羅蘭色的優美線條,如捲髮和緞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