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6月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見習記者 王月玲)5月26日,在福州尚幹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件件印著「尚幹」商標的包裹即將發往遼寧、廣東等地。
鄭炳春(右)介紹小吃產品。記者 石美祥 攝
誰能想到,這個擁有68家連鎖門店的餐飲、食品連鎖公司,15年前只是街邊的「小門臉」,如今卻讓尚幹小吃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
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答案就是「誠信」。十幾年來,公司領頭人鄭炳春秉持「誠信經營值千金」的理念,讓尚幹小吃留住了「老味道」,自己也因此獲得第六屆福州市道德模範殊榮。
「味道好不好,
人家一張嘴就知道」
在鄭炳春的「尚幹小吃總部」,一面榮譽牆引人關注。數十個獎牌佔據整面牆,比如「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福建老字號」「誠信經營先進單位」等。
成績來之不易,口碑源於積累。鄭炳春是土生土長的尚幹人,家族從1936年就開始經營小吃,他是第四代傳人。2005年,他在福州市區經營第一家尚幹小吃店,如今尚幹小吃已經走向全國,預包裝乾拌麵、蒜頭醬還出口到國外。
15年來,企業如何走上良性發展的「快車道」?鄭炳春辦公室牆上一幅遒勁有力的書法作品給出了答案,那就是「誠信」。
鄭炳春深深記得,小時候他經常還沒睡醒就被父母叫起來,搖搖晃晃到小吃攤幫忙,端盤子、擦桌子、收零錢。父母經營的小吃攤雖然不大,環境也不太好,但是每天都有不少客人。「回頭客很多,吃的就是那個『老味道』。」鄭炳春說。
「味道好不好,人家一張嘴就知道。騙得了眼睛,可是騙不了舌頭。使用材料,絕對不能偷奸耍滑。」母親的一番話,鄭炳春牢牢記在心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15年來,鄭炳春所用的原料、配方一直沒有改變。
「寧可成本高一點,也要守住福州『老味道』,讓顧客吃得放心。」鄭炳春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到旗下一家門店吃午飯,看到兩名依姆進店後,還沒點餐就拿起瓶裝蒜頭醬聞了聞,「就是這個味」。
這種瓶裝蒜頭醬成本較高,但是品質更有保障。之前,店長建議使用調味盅分裝蒜頭醬,那樣可以重複利用,降低成本,不過被鄭炳春拒絕了。依姆這次的舉動,讓他覺得自己的堅持是值得的:「我發現不少小吃店的蒜頭醬都分裝在味盅裡,有時調味品還沒用完,新的又倒進去了,底下全是舊醬,影響品質和口味。」
也有不少店長反映,有些女顧客喜歡吃扁肉皮,要求扁肉少包一點肉。「少包一點肉,既滿足顧客的要求,又節約了成本。」這一提議也被鄭炳春拒絕,「什麼是多,什麼又是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求每個扁肉重量為4.5克至5克,必須嚴格執行這個標準。」
如今,鄭炳春68家尚幹小吃連鎖店的原料、調料統一配送,銷售時實行嚴格的操作流程,基本實現「老味道可複製」。「與我合作的工廠,都是獲得誠信榮譽的大企業,按照我們公司指定的原料進行生產,全程可追溯。」鄭炳春說。
去年6月,經過層層審核,「尚幹小吃」走進了清華大學,學子們可在餐廳裡品嘗地道的「福州味道」。
在鄭炳春看來,自己經營著看似簡單的拌麵扁肉,實際上這是打著福州飲食文化烙印的小吃,他希望把家鄉美味進一步推廣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