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
福柯是誰
二戰結束後,法國巴黎仍然是西方時尚文化不斷翻新的文化中心,存在主義、新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不斷翻新。1968年的法國巴黎的「五月風暴」直接導致了西方傳統教育模式以及理念的瓦解,是西方文化思潮變遷的分水嶺,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思潮興起,後結構主義也作為當代哲學。而發端於西方的當代藝術,也是在西方特定歷史時期的哲學以及社會政治背景下產生的,杜尚的《泉》開啟了當代藝術的起點。在這個領域以法國哲學家德勒茲,福柯,德希達和利奧塔等為代表人物。被稱作「20世紀法蘭西尼採」的福柯,在當代法國思想發展中,更是極其引人注目的。在福柯去世之後,其思想影響方興未艾,對當代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影響日益深遠。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宣布:這個世紀將被稱作「福柯時代」。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大師哈貝馬斯說:「在我們這一代對我們的時代進行診斷的哲學家圈子裡,福柯是對時代精神影響最持久的。」尤其是福柯在藝術創作中所主張的無序性,解構性,消名性觀念在西方當代藝術領域被普遍接受與推崇。無序性在德國藝術家裡希特的藝術過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他的藝術觀念是對結構主義現代美學的全面反動,也是對現代藝術觀念風格圖式化,藝術價值一勞永逸傾向(藝術的經典思維)的否決。因此,美國概念藝術家科索斯對裡希特的判斷是:裡希特不是一個好畫家,但卻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家。
1984年6月25日,58歲的福柯因愛滋病死於法國硝石庫醫院。在福柯去世後的三十年間,關於他思想的研究一直在繼續。米歇爾·福柯被公認為是20世紀下半葉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是法國哲學家、社會思想家和「思想系統的歷史學家」。其思想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家中)、批評理論、歷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都有很大影響。主要著作包括《古典時代瘋狂史》(《瘋癲與文明》)、《臨床醫學的誕生》、《詞與物》、《知識考古學》、《規訓與懲罰》、《性史》等。他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家中)、批評理論、歷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雖然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後現代主義者和後結構主義者,但也有人認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詞與物》還是結構主義的。他本人對這個分類並不欣賞,他認為自己是繼承了現代主義的傳統。他認為後現代主義這個詞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王功新《我的太陽》
無處不在的權力
福柯在他的《規訓與懲罰》等著作中主要闡述了從歷史發展的維度,關注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權力怎樣通過話語權表現出來,並配合各種規訓的手段將權力滲透到社會的各個細節中去,比如監獄制度、性問題等。福柯的思想對當代社會學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王功新最近的作品中,以法國現實主義大師庫爾貝代表作《畫室》,曾經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攝影作品《讀書的雷鋒》,以及王式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所作的「革命現實主義」繪畫代表作品《血衣》。無處不在的一代人的記憶,所帶有的時代印記則更加深刻—不僅僅是形象與場景留在王功新們的腦中,而且還有拍攝某一主題時下意識使用的構圖方式。原作中雷鋒讀書的經典形象被王功新借用到不同種族、年齡和身份的人群身上,並伴隨作品播放時間的推移,在某一時間同步顯現不同人物的喜怒哀樂。
藝術家王功新說:「我們這代人在拍攝讀書題材的時候,自然就會找到這個被訓練過的角度,因為這樣可以最好地突出主題:書、表情、臉都是亮的。而現在年輕人都習慣斜上方四十五度自拍,同意也會留下一個影像的規則,如果你們看到一個從底下照的照片肯定覺得很彆扭。」這就是他作為藝術家有責任去提醒的,被訓練出來的攝影角度和方法其實也代表了另一種形式的思想強化和控制。「其實挺瘮人的,我拍什麼都永遠有雷鋒的影子在。視覺藝術家應該發現這樣的問題。」
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張旭:「福柯的治理術,這種治理術,這種權力,這種微觀的權力,它並不是國家機器也不是專制政府,甚至並不像規訓權力是附屬於某一個機構的,比如說監獄或者是醫院這樣一些規訓機構,但是這些權力恰恰是作用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甚至是日常生活,比如對家用電器的消費,我們每個人都要進入到這個消費裡面,除非你像那些隱者,你必須進入到現代生活裡,就是你得不不接受現代經濟生活或者是我們這種消費社會提供我們這種生活方式是對我們這種生活幸福的保證。」
福柯在20世紀非常特殊的一點就是他幾乎涉及了所有的學科,汪民安教授認為這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跟福柯相提並論的,可以說他是一個哲學家,可以說他是一個歷史學家,也可以說他是一個批評家,甚至也可以說是社會理論家,他甚至對法學、對醫學、對精神分析學,對於史學、政治學、哲學、文學幾乎所有的人文學科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就是福柯不同於其他所有人的地方,比如海德格爾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但是海德格爾的影響主要限於哲學,可能還有點兒文學和藝術,德希達也主要是哲學、文學和藝術,像福柯他是在法學領域、社會學領域、政治學領域影響都非常大,正是因為他把人文學科整個面貌都改變了,後面的人也都從福柯那裡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