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為何可以成就更好的經濟學和經濟政策

2020-09-16 渝川讀書

所評圖書:

書名:《拓寬經濟思維:經濟學與人文學科的對話》

作者:(美)加裡·索爾·莫森、莫頓·夏皮羅

譯者:鄭磊 等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如果經濟學從人文學科研究中汲取了養料,就會實現亞當·斯密更多的願景。」

《拓寬經濟思維:經濟學與人文學科的對話》一書令人驚嘆。這是一本旨在打通經濟學和人文學科,在價值觀念、知識點、方法等方面鴻溝,以期促成更好的經濟思維、人文思考的作品。兩位書作者分別是美國西北大學藝術與人文教授、斯拉夫語言文學教授加裡·索爾·莫森,美國西北大學校長、經濟學教授莫頓·夏皮羅。

這本書的第七章提到,一門學科在被視為科學時,研究者、學習者往往就不關注該學科的歷史,也不深究其淵源。物理學、數學課程通常不包含物理學史、數學史,而經濟學教育也很少要求閱讀經典文獻,以及經典文獻作者的其他重要作品。很少有人研究亞當·斯密《國富論》原文,更不用提他的倫理學著作《道德情操論》——後者清楚的、反覆的駁斥了後世的許多經濟學家對於《國富論》精髓的錯誤概括「每個人的行為都是自私自利的」。亞當·斯密實際上表達了共情、關愛他人會讓人自己變得更快樂這一在20世紀經由心理學家概括提出的觀點。


閱讀偉大的文學作品,可以讓你獲得什麼?

《拓寬經濟思維:經濟學與人文學科的對話》這本書進一步推導指出,像亞當·斯密所說的那樣,要提高我們的共情能力,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偉大的文學作品比如現實主義小說來實現。「通過辨認與我們不同的人,我們體驗到『對那些悲慘之人的憐憫和惻隱,當我們看到它,或者被要求以一種非常活躍的方式構思它時』,我們也能體驗到快樂、愛和狂喜……一部長篇小說可以在數百頁的篇幅上,讓人體驗共情,它成為我們越來越擅長的技能。」

也就是說,當我們閱讀一部長篇小說、一部詩集,或者欣賞一幅畫作時,可以幫助我們增強移情、共情能力,可以從內心感受到在創作者、故事人物的狀態下的思考和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道德以及決策過程。這種體驗過程對於經理人、企業家、創業者、投資者都是很有裨益的。

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會內含基本的道德觀念。創作者往往會製造出豐富的人物形象、故事脈絡,而從每個故事人物的視角出發,現實都是充斥著各種詭計、欺騙但人們又有各自的直接情感和基本底線。這一切構成了相當複雜、多元的決策情境。

《拓寬經濟思維:經濟學與人文學科的對話》書中還談到,從古典經濟學派,再到20世紀末開始崛起的行為經濟學,乃至經濟學以外標榜自己為科學的政治學,經常出現的錯誤就在於,理論家總是試圖塑造與真實的人、具體的人完全不同的抽象的人,試圖塑造不受文化影響的人(正因為此,各種經濟理論會傾向於將英國人、中國人、印度人描繪為類似的、高度自利的「理性經濟人」,或是有著共同認知缺陷的有限理性個體,卻因為忽略文化因素找不出差異)。


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概要、「拆書」來獲得人文學科的精髓嗎?

最近十多年裡,無論在美國還是歐洲,以及中國,願意選擇人文學科作為專業方向、職業方向的學生變得更少,而那些選擇更可能掙到大錢的專業的學生,對於基於通識教育框架的人文學科課程也感到十分不耐煩。

《拓寬經濟思維:經濟學與人文學科的對話》這本書的第一作者加裡·索爾·莫森在美國西北大學開設了一門俄羅斯小說課。絕大部分選修這門課的學生的專業和人文學科都沒有直接關聯。為什麼學生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閱讀諸如《卡拉馬佐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等小說?

加裡·索爾·莫森說,大多數學生在被問及原因時,其實都並不清楚為什麼要閱讀文學作品。很多情況下,不光是中小學的語言文字課程,哪怕是大學裡的文學課程、通識教育課也沒有講清楚這一點。並且,很多課程之中所謂的文學學習,方法也是錯誤的。

按照莫森的觀點,一部作品被刪減到一段、幾段、不足一章的內容,然後據此進行講解,是世界各國語言文字課程、文學課程介紹、講解名著的通用做法;這會讓人產生錯覺,就是通過這些刪節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自以為掌握了一整部名著。然後,上述課程還會要求學生概括刪節內容的主題(其實就是對整部名著的主題概括)。比如,《悲慘世界》:幫助不幸的人;《哈姆雷特》:打起精神採取行動;《奧賽羅》:不要嫉妒他人;《罪與罰》:不要殺人,哪怕是那些卑鄙的人。

學生無從根據整部名著去真正了解文學名著(無論是現實主義小說還是詩歌集)的深邃內涵,支離破碎的段落、篇章的閱讀理解難度顯然要大得多,確實會導致人們自此對文學產生距離感。

而且,文學課還常常採用對文本的解構來分析文學,也就是按照數學的方法,把文學文本看成是待解的密碼,「挖」出文本的微言大義。但這並不會讓人產生對文學的欣賞。

《拓寬經濟思維:經濟學與人文學科的對話》這本書主張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大眾讀者,都應當避免通過簡化的方法(如概括主題,「拆書」,閱讀概要)來對待一本書尤其是文學作品。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真正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深入體察,而觸發情感認知和感受。這樣的認知和感受,會在經典作品的閱讀中被觸發數百次甚至數千次。

《科學》雜誌曾刊發過一項研究:閱讀契科夫的作品,會增進人的社交能力,理由是其作品會讓人在共情測試、社會知覺和情緒智力方面表現更好。我們可以想像,閱讀《戰爭與和平》會讓那些意圖取消弱勢人群補貼政策的人,不那麼倉促的付諸行動;如果世界銀行等經濟組織的決策者讀過《霧都孤兒》,政策取向會更加親近於平民。

認真閱讀文學作品,而不是通過概要、「拆書」來速讀,還可以幫助閱讀者掌握當下全球化時代的一項重要技能,那就是跨文化能力。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再到今天,西方國家的商人在抵達日本做買賣前,通常都會通過《源氏物語》等日本的文學名著來了解日本的文化,理解日本的思維方式。

就個人而言,華爾街、矽谷的很多案例也都表明,人文學科能夠讓經濟學等非人文學科專業的畢業生在風險投資等許多領域,具備超越產品、技術、市場等方面的見解,發現那些最有可能成就偉業的創業家和創業公司。比如,「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哲學畢業生,他之所以可以在投資冒險中大獲成功,源自哲學教育帶來的分析眼光。美國最大的兩家共同基金公司先鋒和富達都是由非實用學科背景的人經營。其中,先鋒基金執行長比爾·麥克納布是政務專業畢業生,而富達執行長阿爾蓋爾·詹森是藝術史畢業生。

《拓寬經濟思維:經濟學與人文學科的對話》揭示了經濟學與人文學科存在鴻溝的危險性,以及彌合這一鴻溝的意義和方法。將人文學科的方法和情感引入經濟學中,會使經濟學模型更貼近現實,而且預測會更準確,由此得出的政策建議也會更有效、更公正。更為重要的是,兩者的融合可以讓經濟政策、金融投資、經營管理變得更符合人性、人類利益的需要。(本文首發頭條號「渝川讀書」)

相關焦點

  • 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
    更務實的方式是從政策問題入手,如「怎樣提高儲蓄率」,而非「新古典經濟學模型的假設是否有效」等理論問題,然後將行為因素納入模型,以改進經驗預測和政策制定。本文關注可以用政策來改變的那些因素,但大多數分析也同樣適用於預測其他外生因素,如技術變革。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德豪斯和羅默的生平與成就
    諾獎評委會的人解釋說:如果將DICE進行實際應用,情景一是政府不作為,不改變現有的政策,可以看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演變和全球工業排放之間的利害關係;情景二是政府有更多的政策傾向,再來看對於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此時就可以做出優劣對比。
  • 聯合早報:「臺獨」搞愧疚經濟學 經濟困局無解
    中新網7月27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刊文分析,在兩岸經濟、社會與文化交往如此密切的情況下,蔡英文採取的兩岸「冷和」策略,配合在內部採取全面的「去中國化」、汙名化
  • 馬寅初經濟學院三位老師在發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本站訊(馬寅初經濟學院供稿)2020年9月21日至10月12日期間,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三位老師在發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領域取得最新研究進展,研究成果先後被發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領域的國際期刊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 張宇:為什麼西方經濟學不能解釋中國經濟
    但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俄羅斯東歐經濟衰退、停滯的現實對這種觀點提出了挑戰。 如何解釋理論與現實的這種巨大反差?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驗至多是一種轉型經濟學的範例,即向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過渡的一種特殊形式,沒有普遍意義。
  • 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一個實用的視角
    心理學的洞見提供了新的工具,例如改變默認選項,或者以損失而非收益來設計激勵體系,這些工具又擴展了政策實施空間。對政策選擇的擴展類似於在公共財政研究中由線性商品稅轉向一系列更為豐富的非線性稅收政策。第二,行為經濟學能夠更好地預測當前政策效果。將諸如慣性等因素納入新古典模型,能夠更好地預測養老儲蓄補貼政策或者所得稅政策等。
  • 宗教與經濟:原教旨主義經濟學是什麼?
    原教旨主義經濟學並不反對掌控物理世界,也不去妨礙世俗的繁榮或者美化貧窮。它不是提倡拋棄一切,標榜禁欲主義、斯多葛主義、隱修主義的經濟學。德爾圖良(公元160—223年)和其他基督教教父可能會譴責貪多的本能是貪婪之罪,但是基督教經濟學不是要顛覆財產或者密謀反對經濟增長。原教旨主義經濟學也不會贊成把經濟成就拉平。
  • 經濟學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方法
    回想當時為什麼翻譯Hoppe的這篇長文,是在自己讀完休謨和康德的哲學之後,意識到在唯心和唯物之間的巨大鴻溝是靠人的行動來連結的。也只有理解了奧地利經濟學派和其他經濟學派之間認識論間的巨大區別,才能理解它們之間的方法論為何相差萬裡。而這些連結不是哲學家來完成的,是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尤其是米塞斯來完成的。
  • 計量經濟學助力公共政策優化
    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教授方穎表示,計量經濟學是以經濟學和統計學為主要基礎,以社會經濟數據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識別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和因果關係為主要目的,綜合使用經濟學分析工具以及數學、統計學、信息科學和數據科學等技術手段的一門交叉學科
  • 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一個實用的視角 | 比較
    心理學的洞見提供了新的工具,例如改變默認選項,或者以損失而非收益來設計激勵體系,這些工具又擴展了政策實施空間。對政策選擇的擴展類似於在公共財政研究中由線性商品稅轉向一系列更為豐富的非線性稅收政策。第二,行為經濟學能夠更好地預測當前政策效果。將諸如慣性等因素納入新古典模型,能夠更好地預測養老儲蓄補貼政策或者所得稅政策等。
  • 經濟思想的冒險|經濟學需要思想史嗎?
    「為什麼研究經濟思想的歷史?首先,這樣的研究可以增強一個人對當代經濟思想的理解……其次,幾十年來經濟學家所作的大量分析和證明能夠對不可靠的泛泛而論進行更準確的檢驗……最後,最重要的是,研究經濟思想史可以觀察和理解我們的過去,正在變化的思想和問題,以及發展的方向。」
  • CUHK+Northwestern 應用經濟學與社會經濟政策雙碩士錄取*1
    +          西北大學社會經濟政策雙碩士DMDP項目適合那些志在經濟、社會政策等學科繼續深造,或者想在相關公共、私人部門謀求工作機會的人士申請。申請人最好具備堅實的經濟學基礎、關注經濟、社會政策,擁有不錯的分析能力。學生在港中文先學習10個月,由港中文及西北大學教員共同授課;之後轉到西北大學學習7個月的額外課程。學習結束後,可獲港中文應用經濟學碩士及西北大學社會及經濟政策碩士兩個學位。
  • 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的邊界和極限
    政府投資的項目既不能侵入市場競爭領域去傷害經濟,也不能單純地為了提供就業崗位而做對經濟增長無效的投資。 ■ 南雲樓 擴大政府投資,實行財政赤字,能夠刺激經濟發展,是凱恩斯經濟學的重要觀點,也是自上世紀二戰以來很多國家推崇的經濟政策,實踐中也常常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漫畫解讀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學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這個道理在經濟學中也適用。1科技推動經濟增長,經濟政策如何保護科技創新?誰都知道這句名言:經濟如何影響科技創新呢?美國經濟學羅默提出,自由放任經濟其實不利於創新。定量的模型可以幫他們預測具體的經濟損失,並且實施相應的經濟政策,來平滑風險帶來的經濟波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每年在西部定期發生的大型山火,中部定期發生的龍捲風,以及東部和南部沿海定期發生的颶風。政府不僅有相應的防災救災措施,也有對於經濟影響的相應激勵措施以及財政上與之對應的預算。我國也常年受到乾旱、洪水、颱風以及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 德國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的三個設想|凱恩斯主義|斯密|經濟學|改革...
    經濟學的發展是一代代經濟學家共同的思想結晶,除了亞當·斯密,世界上還有哪些經濟學大師?德國因其嚴謹的治學風格,一直是世界經濟學大師誕生的搖籃。路德維希·艾哈德,曾任德國總理,同時也是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奠基者。一直以來,主流的經濟學界一直忽略了艾哈德對德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二戰戰敗的德國,為何能在一片廢墟上實現經濟的再次崛起?
  • 王晉斌:可以參考一下凱恩斯+熊彼特的經濟政策組合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人大國發院本文作者:王晉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伯南克說「大蕭條」是宏觀經濟學的「聖杯」。只要是經濟總需求不足,凱恩斯主義的宏觀政策就必須出來。
  • 新制度經濟學鼻祖科斯逝世 中國經濟學者追憶
    原標題:新制度經濟學鼻祖科斯逝世   「有一個經濟學家上世紀60年代寫了社會成本問題,近30年之後才得諾貝爾獎,他沒寫過多少東西,遠遠不如我們有的中國經濟學者寫這麼多文章。」經濟學家夏斌在8月份的新京報青年經濟學人論壇上演講時這樣提到。
  • 煦明經濟筆記|經濟學的尺度
    他顯然還會注意到,在星球亞歐大陸的最東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城市化突然加速了,晚上越來越燈火通明了,鐵路和高速公路越來越密集了,東部沿海港口的大型貨輪越來越多了……經濟增長的確很重要。特別是在長期來看,可以說是最重要的。
  • 吳曉求:中國應用經濟學有更大的使命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這裡說的人才,非常重要的在於思想觀念,思想要解放,要有國際視野,要有擔當精神,如果沒有這些元素,很難說這樣的人才可以適應未來的發展。」  在吳曉求看來,中國應用經濟學學科仍要大幅提高科學性。「我們一方面要反對唯模型論;另一方面,研究的科學性要提高,數據和理論邏輯是科學性的重要基礎。我相信,中國應用經濟學科的發展在紮根中國大地,堅持問題導向和科學性統一方面,在新的歷史時期會有重大進步。」
  •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異同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異同,既體現在經濟理論上,也體現在經濟政策上。先看經濟理論。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都是研究市場經濟中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後果的,而市場經濟中所有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都是一定意義上的供給和需求行為,因此,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相同之處就在於都是通過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並且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需求曲線一般說來都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即價格下降,需求量會增加,而它們的供給曲線都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即價格上升,供給量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