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導管穿刺部位出現水泡需要拔管嗎?

2020-12-17 護士網

「護士,我這敷貼下邊可癢了,癢的都受不了了,給我想想辦法吧,這昨天剛給我換的敷貼。」

腎內科一病人馬某,女,70歲,因左肺惡性腫瘤需定期住院化療,入院後行PICC置管術,置管後導管固定良好,穿刺部位無紅腫,無滲出,導管通暢,給予定期維護導管。

於8月7日進行導管維護時發現穿刺部位有少量滲血,詢問患者後得知當天置管側手臂有劇烈運動,為患者解釋後,給予更換敷貼,並給予無菌紗布塊覆蓋穿刺點,當天晚上患者開始出現穿刺部位有明顯癢感,告訴患者繼續觀察。

次日,患者再次訴置管處明顯癢感,因穿刺點被無菌紗布覆蓋,無法直接觀察穿刺部位的皮膚情況,與患者溝通解釋後,給予再次更換敷貼,當把舊敷貼與紗布去除後發現患者穿刺部位出現少量水泡,考慮為張力性水泡或者過敏性皮炎,經過與院內靜療小組長溝通後確定為張力性水泡。

出現張力性水泡的原因:護士在更換敷貼時未做到無張力粘貼,導致局部皮膚張力過高所形成的水泡。與患者溝通後採取以下治療措施:

1、穿刺部位消毒後,給予地塞米松針劑局部塗抹,藻酸鹽敷料覆蓋,透明敷貼無張力固定。

2、使用兩天後發現穿刺點藻酸鹽覆蓋處有少量滲液,已經滲出到敷貼外,經過再次商討後,給予碘伏消毒後,使用1:1碘伏紗布覆蓋穿刺點,紗布卷纏繞固定,詢問患者癢感較前有所好轉。

3、持續使用兩天後,水泡已幾乎消退,再次給予百多邦塗抹水泡處,紗布卷纏繞固定。繼續跟蹤患者傷口情況。

總結

1.護士在更換敷貼時未做到無張力粘貼。

2.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不能及時觀察穿刺部位皮膚情況。

3.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護士未能及時進行處理。

改進措施

1.更換敷貼時做到無張力粘貼。

2.粘貼敷貼時不再使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以便更好地觀察穿刺部位皮膚情況。

3.積極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這樣處理中心靜脈導管拔除後的穿刺點,才能有效預防併發症!
    中心靜脈置管是指從靜脈將中心靜脈導管插入至上下腔靜脈靠近右心房處, 主要用於外科大手術、急診搶救、腸外營養及腫瘤患者的化療等,常見置管部位有頸內靜脈、頸外靜脈、鎖骨下靜脈和股靜脈。中心靜脈導管在臨床中使用一般不超過1個月,為避免出現不良併發症,患者出院時應及時拔除。而拔除後穿刺點如何處理,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呢?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繼續保留並使用該 PICC 導管。 局部處理: 更換敷貼一次,穿刺點用藻酸鹽敷料(吸收滲血、止血),外用水膠體透明貼固定。根據滲血情況進行更換。 抬高患肢,避免局部按摩,減少患肢活動。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緊急救治中心靜脈導管拔管症候群
    在吳雷順利將導管拔出並用無菌凡士林紗布為患者穿刺點進行按壓的時候,患者突然自訴胸悶、氣促,隨後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意識不清,也就是文章開頭的一幕。CVC作為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安全輸液及靜脈營養支持的主要途徑,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中,大多數患者從導管置入到使用中維護,再到拔管整個過程都比較安全順利,像患者李某出現CVC拔管窘迫症候群這一情況尚屬科室首例。
  • 出院過節,腫瘤患者注意這8點,保護好PICC導管「生命線」
    目前,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主要被運用於腫瘤患者的化療,數據顯示50%以上的腫瘤病人需要帶管生活。PICC可為腫瘤患者提供無痛治療途徑,既減輕反覆穿刺的痛苦,又能保證化療順利完成。   PICC被稱為腫瘤患者的「生命線」。
  • CVC、PICC、PORT 有何區別?怎麼用?3 種輸液法最全對比
    穿刺部位: 頸內靜脈置管 穿刺置管:由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或在手術時由麻醉師穿刺完成。導管經皮穿刺直接置入相應部位的深靜脈,導管頭端位於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並在原位固定。
  • 看著留置PICC挺嚇人?不怕,這五大優點和注意事項來了解一下
    PICC全稱是經外周靜脈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它是由矽膠或聚氨酯製成的一條柔軟、有彈性、親水性強的導管,一般在肘部或上臂的靜脈置入,最終到達最粗的靜脈(上腔靜脈)。看著聽著都有點嚇人,其實PICC 沒那麼可怕,只需外周靜脈穿刺就能解決。留置PICC有哪些優點呢?
  • 哪些孕媽需要做羊水穿刺?做羊水穿刺需要麻醉嗎?
    羊水穿刺疼嗎羊水穿刺一般不會太疼,但也因人而異,有些準媽媽對疼痛比較敏感,或者比較緊張,可能就會覺得有疼痛感。羊水穿刺過程不需要麻醉,因為注射麻醉藥的疼痛可能會比羊水穿刺本身還要強烈。多數準媽媽在剛剛刺入時只會感覺輕微疼痛,類似於刺手指取血的痛感,是可以承受的痛感。不必擔心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在這個過程中,醫生會在B超監控下小心避開胎兒。
  • 男子體內被發現藏30釐米醫用導管曾經常出現血尿
    今年61歲的成先生家住四川德陽,近7年內,他一乾重體力活就會血尿,還時常出現腰部疼痛。近日,在四川一醫院手術臺上,醫生從成先生體內取出了「罪魁禍首」——一根長達30釐米的醫用導管。「完全不曉得有這樣一根導管。」
  • PICC置管後皮下淤血的處理及預防
    因治療需要,於2018-04-12在右上肢留置PICC導管一根。術後即見局部滲血,予更換敷貼一次。當時未予紗布按壓,只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24小時後見穿刺點沿導管有少量滲血。2018-04-16患者返院,責任護士評估時發現皮下有大片瘀斑,穿刺點沿導管滲血增多。經評估出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結果在正常範圍,考慮與患者回家期間活動過度有關。
  • 女性生殖器部位長水泡是生殖器皰疹性病嗎
    女性朋友一般都是比較害羞的,因此生殖器部位出現了不適症狀後都是非常難以啟齒,比如女性陰道口處長了好多小水泡特別癢,由於不好意思去醫院看醫生,因此就會從網上搜索一些相關信息,其實這樣做不是不對,還是建議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做相關的檢查,這樣才能更好的確診是什麼疾病。
  • 《健康輔導員》③:你了解PICC嗎?
    PICC是自外周靜脈穿刺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其導管末端位於上腔靜脈,起到中心靜脈治療的效果。通俗的說,就是一根細細的,柔軟可彎曲的導管,由上臂靜脈穿刺插入到上腔靜脈,可為患者提供中、長期的靜脈輸液治療(7天--1年)。哪些病人需要PICC置管?
  • 患者拔管後喉頭水腫致呼吸停止,原因在哪?如何防範?
    氣管插管拔除後出現喉頭水腫的情況在工作中也遇到過,但不多見。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哪裡?拔除的時候如何預防,事先應做好哪些準備呢?點評:氣管插管屬於救命的通道,它的拔除時機需要專業醫生的專業判斷,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拔管的指徵:通俗的講就是氣管插管的指徵已經不存在了,就可考慮拔管了。
  • 水泡怎麼處理?艾炙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溼氣重
    艾灸如果出現了水泡,心理上不要有太大的負擔,起水泡對於健康益處大於害處,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疏通經絡的特性來調節身體系統的,艾灸結束了,由於水泡存在,對於經絡的刺激還在繼續,等於處長了艾灸發揮作用的效果,所以這是好現象。對於出現的水泡,一般不需要處理,更不要刺破,時間長了水泡會縮小直到消失,這樣不會留下疤痕。出現水泡後,由於平時不注意將水泡搞破了,容易引起感染,出現化膿。
  • 男子體內現導管長達30釐米 7年內一乾重體力活會血尿時常出現腰部...
    2017年2月11日訊, (王鵬)今年61歲的成先生家住四川德陽,近7年內,他一乾重體力活就會血尿,還時常出現腰部疼痛。近日,在四川結石病醫院手術臺上,醫生從成先生體內取出了「罪魁禍首」——一根長達30釐米的醫用導管。
  • 女性外陰出現小水泡是得了生殖器皰疹嗎
    生活中,我們知道,女性朋友因為生理部位比較特殊,導致私處很難清理乾淨,因此很多女性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外陰出現小水泡,由於很多性疾病的症狀都會出現小水泡,所以女性朋友不能確定是否患上了生殖器皰疹,那么女性外陰出現小水泡是得了生殖器皰疹嗎?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女性外陰出現小水泡是不是得了生殖器皰疹?
  • 左撇子醫生如何做心導管手術?
    如果在患者左上胸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左側手臂建立動靜脈瘻和某些結構性心臟病需要多位術者時,監護儀和術者會調整到對側。左撇子術者在導管室手術的第一步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即建立動脈或靜脈入路。最常用的兩個動脈入路是右橈動脈和右股動靜脈。對於大多數左撇子學員來說,在培訓初期,他們在右側操作都面臨著獨特挑戰。
  • 關於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控制指南(試行)通知
    (4)外科醫師、護士要定時觀察患者手術部位切口情況,出現分泌物時應當進行微生物培養,結合微生物報告及患者手術情況,對外科手術部位感染及時診斷、治療和監測。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    留置血管內導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實施特殊用藥和治療的醫療操作技術。
  • PICC置管在血液科的應用
    PICC置管在血液科的應用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技術(PICC)指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導管尖端最佳位置為上腔靜脈的中下1/3,可用於輸注化療等刺激性較大的藥物、靜脈營養支持以及輸血等留置時間可長達一年,減少了頻繁穿刺給病人帶來痛苦,且避免了刺激性藥物對外周血管的損傷以及化療藥物外滲引起的局部組織壞死,解決了外周血管條件差的病人輸液的難題。是一條方便、安全、有效的靜脈通路。
  • 為什麼腳底會出現水泡?
    腳是人體重要的支撐部位,在行走以及運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損傷,出現某些不適症狀。腳底起水泡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有些水泡出現之後,對活動甚至正常行走都可能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