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計劃引論戰:應該按誰的意志改造農村?

2020-12-19 騰訊網

[摘要]近日,哈佛女博士周韻與出版人歐寧在網上筆戰,焦點是後者發起的「碧山計劃」。

近日,哈佛女博士周韻與出版人歐寧在網上筆戰,焦點是後者發起的「碧山計劃」。本月2日到6日,周韻在微博(一音頃夏)上質疑「碧山計劃」是想像田園,並髮長文《誰的鄉村,誰的共同體?——品味、區隔與碧山計劃》。歐寧於5日發出《回應@一音頃夏對碧山計劃的質疑》為碧山計劃辯護。次日周韻又發表《回應歐寧》一文。面對質疑,歐寧昨向早報記者表示,碧山計劃還將繼續下去。

「碧山計劃」對碧山村的一些老建築進行了現代化的改建。

碧山的兩家豬欄酒吧鄉村客棧,分別由清末民初建築及老油廠改建。

農民的還是精英的?

2011年「碧山計劃」啟動那年,南京姑娘周韻被美國哈佛大學全獎錄取,現攻讀社會學博士。今年7月2日,她作為南京大學「中國研究」國際暑期班的一員來到碧山,這時周韻便認為「碧山計劃」將真正的村民排除在外。她在微博中寫道:關於碧山計劃,村委會使用的是一套截然不同的話語——不斷強調的是「發展碧山村文化產業」,是請城裡的「老師」來「打造我們包裝我們」,建立農耕文化博物館,「打造文化村、休閒度假村的建設」。另一方面,普通村民的說法又是「就是一群城裡人來我們這買房子建房子,和我們沒有關係」。

在歐寧《回應@一音頃夏對碧山計劃的質疑》一文裡,歐寧說:「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才看得見農村的主體,只有受過社會學訓練的人才會警惕區隔,而我們是只知顯擺『中產階層品味』和沽名釣譽的傻帽……我努力做好,也許想頭太大,也許個人能力或現實條件有限,但我試著盡力。失敗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

今年6月,「碧山計劃」推出第一期《碧山通訊》,負責對外通風報訊。據《碧山通訊》,今年4月《黟縣百工》出版;5月碧山貨幣「碧山時分券」發行;5月9日至8月17日,「碧山計劃」在臺北參加 「未明的雲朵:一城七街」展覽;6月14日,黃山市黟縣的民間手藝尋訪項目「黟縣百工」開幕。

歐寧:不會放棄碧山計劃

2011年8月,早報記者參加了在碧山舉行的「碧山豐年祭」,整個活動過程像是一次藝術策展人精心策劃的行為藝術秀。前來參加豐年祭的媒體、學者、藝術家、作家與當地村民之間顯得格格不入。後來周韻所提出的問題,在當天關於鄉村建設的論壇上,媒體和學者就已經向歐寧當面質疑過。但歐寧還是決定以自己的方式繼續下去。

昨天,再次陷入質疑漩渦的歐寧對早報記者表示,「不會因此放棄碧山計劃,今年還是會做碧山豐年祭,但可能會把計劃提前,把一個大的活動拆成幾個活動來做,最早將在今年9月。」 周韻曾質疑,「村裡沒路燈,村民十分想要,而外來知識分子認為『沒有路燈能看星星』——所謂鄉村建設不過是想像田園,最終成為佔據品位制高點後沾沾自喜卻難免媚俗的精神狂歡。」對此,歐寧認為,周韻完全曲解了他的意思。「今年春節期間,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到村子裡,村委會在大年三十召開,結果村民幾乎都沒來,我就提出要裝路燈,我怎麼可能反對裝路燈呢?」

「碧山計劃」的另外一位發起人左靖對早報記者表示,周韻的質疑建立在歐寧的PPT、個別村民和村委會人士的言論上,並未涉及這三年來他們在碧山所做的工作,「尤其是我們對黟縣手工藝的調研、出版、展示,老建築的保護和再生利用,公共文化生活重建的努力,鄉村教育的調研,以及我們將要開展的民宿改造計劃、村莊文化地理的標識實施,等等具體工作都在實務之上。」

歐寧說,「做碧山計劃這2年多,遇到的困難非常多,有些也不方便在檯面上講,周韻的質疑,我不是沒注意到,只是很多時候沒辦法做到。有時候會覺得,農村不是我的農村,不是村民的農村,只是政府的農村。」事實上,從2012年黟縣國際攝影節被叫停以來,所謂碧山計劃並沒有做太多事情,歐寧對早報記者說,「在今年4月孫麟先生帶領的湘湖交流團來訪碧山時,我曾給他們說過過去一年多來碧山計劃的無所作為以及自己的黯淡心情。」

對於目前的爭論,歐寧對早報記者說,有這樣的爭議,大家一起來討論下鄉村建設問題,也是好事情。左靖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也反思了這些年在「碧山計劃」上的一些問題,「尤其是與村民的深入溝通上存在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也會調整改進,但這需要時間。同時,自省精神不可缺少。一些事情做得不夠多,不夠好,但有改正的空間。此外,這幾年,我們通過出版、展覽,演講來傳播我們在鄉村的一些實踐,讓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了解了我們的工作,了解到鄉村的現實,並吸引他們來關注過去不曾關注的鄉村問題,並參與進來,僅就這一點,我認為碧山計劃就是有積極意義的。」

梁鴻:他提供了一種可能

2011年8月的「碧山豐年祭」論壇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在梁莊》的作者梁鴻是與會者之一。對於周韻與歐寧關於碧山計劃的爭論,她也有關注,「從2011年8月參加『碧山豐年祭』以來,我一直關注著『碧山計劃』,我也注意到他們其實一直在調整。」梁鴻昨天對早報記者說,2011年她去的時候,很多記者就問她怎麼看,「我感覺媒體有些質疑甚至否定,但我認為,應該持開放的心態。像歐寧這樣一個身份來到農村,來到碧山,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但我覺得歐寧他們的努力,能開拓鄉村的可能性。如果沒有歐寧他們的計劃,連可能性都沒有了。從這個意義上,這就是歐寧的價值,但這並不代表歐寧他們的做法沒有問題。」

梁鴻認為「碧山計劃」的問題是歐寧自身的趣味太嚴重,歐寧自身的趣味,可能阻礙了他更本質地和村民交流,「歐寧希望碧山不要變成一個被資本吸收的鄉村,從大的價值觀來看,這是對的,但從一般價值意義看,這阻礙了農民發財致富。這是非常艱難的抉擇。我也去過西遞宏村,完全是農業的遺骸,農民可能是僱傭者,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被綁架。」在梁鴻看來,歐寧自身的趣味也不能一味否定,「你不能指責歐寧的計劃裡,生存層面的內容太少,歐寧的趣味也可能引領某些東西。比如他幫助建設的碧山書局,可能村民去得非常少,但也可能某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去了,那不是就打開了未來?我不認為碧山書局非得要辦成農家書屋那樣才是可接受的。」

梁鴻認為,農民肯定不是那個不識字的吃不飽穿不暖的農民,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概念。「我們對農民的理解是非常簡單化的,我們只認為農民急需解決生存問題,憑什麼這麼認為?誰說農民只有生存需求,我父親幹完活還要回家拉個二胡,這不是精神需求?」正是從這個層面,梁鴻認為,歐寧以藝術策展人身份在碧山進行鄉建工作也是有意義的,「生活還在繼續,所有空間都可能打開。它需要這個社會的每一分子不要固化看鄉村、田園、農民。」

李昌平:鄉建經驗可以借鑑不可複製

那麼應該如何建設鄉村?「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這些年通過「中國鄉建院」做鄉建工作已經有很多年,目前「中國鄉建院」對口支持的鄉村有20多個。「我們幫助農民搞新農村建設,我們跟農民之間沒有利益關係。我們不賺農民的錢,只從政府那裡獲取服務費。」李昌平昨天對早報記者說,目前中國鄉建院在北京、信陽和珠海三地都有辦公地點,10多人在做這個項目,提供5個方面服務:規劃設計,施工指導;農村金融,土地抵押,村社內部的合作互助金融;農村景觀,汙水處理,垃圾分類;鄉村養老服務,城裡人可以去鄉下養老,每個村子都要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農民培訓。「我們做的是整體性,綜合發展的概念,都是由專業人員做這些事情,不是志願者來做這些事情。」

但李昌平認為,「中國鄉建院」的鄉建實踐,只有理念和技術可以借鑑,但在各地複製是不可能的。「村莊的差異性太大,跟城市的小區完全不同。農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生態倫理文化宗族都包括其中,還有地形地貌產業結構。理念和技術可以借鑑,但複製,那是不可能。」

李昌平的鄉建實踐反對資本下鄉,在他看來消滅小農也是錯誤的,「我們要學習中國臺灣和韓國、日本,把小農聯合起來,在他們那裡也不允許資本下鄉,我們為什麼要允許下鄉?」

清朝起開始興起的鄉建,在李昌平看來,100年來幾乎沒有進步。「用今天眼光看晏陽初、梁漱溟他們的鄉建,已經是小兒科了,如果還在用晏陽初、梁漱溟他們的水平上重複,就有悲哀了。」

相關焦點

  • 「碧山計劃」引論戰,「鄉建派」梁鴻李昌平怎麼看?
    微博圖      近日,哈佛女博士周韻與「碧山計劃」發起人歐寧在網絡上發起筆戰,爭論焦點是歐寧於2011年開始推動的鄉村建設計劃——「碧山計劃」。從7月2日到7月6日,周韻在其微博「一音頃夏」上連發17條微博和長文《誰的鄉村,誰的共同體?——品味、區隔與碧山計劃》,質疑「碧山計劃」是精英對田園的想像,將真正的村民排除在外。
  • 碧山計劃:文化人和藝術家去改造農村
    核心提示:我們先講講這個碧山是怎麼回事,這碧山其實它是跟一個很有趣的計劃相連接的,這個計劃就是碧山計劃,碧山計劃是什麼呢,就是左靖跟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編輯跟藝術家歐寧合作的一個產物,歐寧我們以前曾經介紹過他編的一本文學刊物,到現在我認為是中國最高水準的文學雜誌,就是《天南》,那麼歐寧跟左靖兩個人就一起在安徽這麼一個黟縣附近的地方
  • 由「碧山計劃」談低調且理性的理想主義-Conan夢想家
    (已註明的部分圖片為知行攝旅行Leo拍攝,原文部分圖片有刪減和順序改動)臨時村民這次經Nancy推薦來到碧山,抱的是放空自己,規律作息,思考總結的心態。每當遊走在這如仙境般的地方,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了解碧山的更多故事。舊時祠堂改造而成的碧山書局,豬圈和油廠改造而成的豬欄酒吧&客棧,讓我非常好奇為何這些融合體會出現在碧山這個小村莊。
  • 尷尬前行的碧山計劃
    他和另一位學者左靖共同發起了「碧山計劃」,試圖利用各自在文藝領域的資源,從文化改造的角度再造鄉村。可是現在,歐寧說,他很累。「現在很懼怕,我們來碧山之後,這個地方被高檔化(Gentrification)——最後這個村可能看不到農民。」他說,「我一直很反對這個,但好像農民就希望這樣。現在每天都在糾結。」最明顯的例子是路燈。
  • 碧山計劃引哈佛博士周韻與策展人歐寧筆戰
    7月2日,她作為南京大學「中國研究」國際暑期班的一員來到碧山,和40餘名小夥伴一道探討「碧山計劃」。期間,周韻連發十餘條微博質疑「碧山計劃」,並發文《誰的鄉村,誰的共同體?——品味、區隔與碧山計劃》,歐寧發文回應,雙方有來有往,好不精彩。甚至引來歐寧同道中人,香港詩人廖偉棠助陣。
  • 電影人發起「碧山計劃」 用文化帶動鄉村復興
    在歐寧看來,建國以來的農村改造,以合作化運動開始,經過私有制改造,最後到「人民公社」,雖然融合了鄉村運動的某些特點,但並未給農村帶來實際的活力,它們不僅改造了農村的社會結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還成為了城市的附庸和壓榨對象。歐寧承認美國作家Erwin S.
  • 藝術家進農村,《碧山計劃》呈現理想的鄉村建設
    碧山海報。本周日,6月5日,在廣州時代美術館將舉行「碧山計劃」展覽項目。「碧山計劃」是策展人歐寧希望在中國安徽省黟縣碧山鄉創建一個共同生活的烏託邦的藝術計劃,歐寧希望通過這個藝術項目,建設一種全新的徽州模式:集合土地開發、文化藝術產業、特色旅遊、體驗經濟、環境和歷史保護、建築教學與實驗、有機農業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的鄉村建設模式。
  • 歐寧的碧山和耐心
    策展人、」碧山計劃「發起人歐寧2011年夏,策展人歐寧在碧山舉辦了「豐年祭」後,這個普通的徽州古村落開始進入媒體的視野。歐寧從村民那裡買了一棟舊房子,花了錢和時間重新裝修。吉林人的劉傳宏現在長居河南農村,劉傳宏倒是覺得這樣的展覽形式很有意思,「我畫的就是皖南風情,在農村展出,我也想看看這些不太懂藝術的農民什麼反應。」村民其實還很難表達他們對這些藝術作品的感受。 這樣一種反差同樣體現在歐寧這些年在碧山「鄉建」工作上。
  • 藝術與鄉土建設③|碧山古村之變與豬欄的「不改變」
    喜歡上了碧山似乎是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然而,他對於鄉村也有著自己的觀察與思考,並試圖做點兒什麼,丁牧兒說:「在村裡的日子發現年輕人很少,好山好水好空氣,這麼好的地方為何都不願回來?這個鄉村不是落後,是失去了活力,村裡面都是老人。而多數年輕人不回家鄉並不是因為經濟收入問題。
  • 歐寧:碧山豐年祭的實踐與思考
    歐寧,《天南》雜誌的主編,國際指明策展人,碧山計劃發起人。 歐寧:我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農村一些工作個人的體驗。所以對民國以來的民間運動做了一些消化,從這些人包括共產黨在農村發動農民運動,還有日本的白話派作家的新村主意,還有溫老師帶領的新村運動。因為我創辦《天南》雜誌的時候,我邀請梁鴻跟我一起,到各地到福建和河南去碧山,我們在碧山開始這個計劃之前,我們不僅是在四處了解歷史上的經驗,同時也試圖廣泛接觸在當代所發生一些事件,試圖從裡面學到一些東西,再開始我們自己的實踐。
  • 我是鄉建項目「碧山計劃」發起人歐寧,關於已經建設五年的「碧山...
    我是鄉建項目「碧山計劃
  • 碧山,中國美好鄉村的試驗田,讓黃山的大名黯然失色
    好在世間總是此消彼長,迎來送往的,僅作展覽的理農館湮沒在歷史中,甚至沒有多少人能記得它存在過,另一個更豐富功能的「黟縣碧山工銷社」出現了,不僅在碧山的田間生長得茂盛,還把花兒開到了西安,所以在此要在碧山工銷社前加一個「黟縣」。小時候是要用糧票、肉票、肥皂票的年代,買東西的地方可沒有超市,只有商店、水果店、合作社,還有供銷社。
  • 書店眼︱寧靜的碧山村,「重建鄉村文化」中的碧山書局
    上個月,豆瓣上關於「碧山計劃」的爭論進行得如火如荼,惹得本不關心此事的圍觀者都好奇心大起,何況我這個關注已久的閒人吶。於是,趁著去玩,走一遭碧山書局。       和相距不遠的西遞、宏村相比,同在安徽黟縣的碧山村寧靜得多,有雞犬相聞的桃花源模樣。從村口往裡走上5分鐘,就到碧山書局了。
  • 關於印發《固鎮縣2020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計劃》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為做好今年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現將《固鎮縣2020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縣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住建、民政、財政、扶貧、農委、國土、殘聯、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各方力量,整合社會資源,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農村危房改造日常工作。(二)明確工作職責。
  • 《碧山08——永續農耕》:各式返鄉客與土地的故事
    「碧山」系列MOOK書,由「碧山計劃」發起人左靖主編,這一系列圖書試圖以現代人的視角重新梳理傳統文化,在中國人的生產和生活中的位置,並以此為源頭探討展開傳承與創新行動的可能。策展人,出版人,《碧山》雜誌書主編。現居黟縣、北京和合肥。2002年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三年展——中國藝術三年展(後更名為南京三年展)。2006年底創辦《當代藝術與投資》雜誌。2011年和歐寧發起碧山共同體計劃,開始致力於鄉村建設。他曾擔任南視覺美術館(南京)執行館長、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藝術總監。
  • 從碧山工銷社西安店開業 看城鄉互哺型文化藝術商業的運營思路
    如今,碧山工銷社,作為一個嶄新的綜合文化品牌,已超越「碧山村」的地理範疇,搭建起一個國內與國際、城市與鄉村、設計師與手藝人等多方對話合作的網絡。2018年,百工計劃參與LOCALAND(西安)國內首家示範空間,進駐高新大都薈。作為輸出鄉村價值的第一個城市窗口,碧山工銷社從鄉村走向了城市,構建以「本地文化」為主題的全新文化藝術商業模式。
  • 報導 尋根問道探源求美:伊頓紀德籌辦教育人論道碧山
    下午,碧山計劃的發起人,著名策展人、藝術家歐寧介紹了碧山計劃的源起和現狀。他和一批志同道合者動員各地的藝術家們前來碧山,一方面嘗試互助和自治的社會實踐,同時也著力於這一地區歷史、建築、文化、民間戲曲和手工藝的普查和採訪,在此基礎上邀請當地人一起,進行激活和再生,除了傳承傳統,他們更希望把工作成果轉為生產力,為農村帶來新的復興機會。
  • 碧山書局 祠堂裡的閱讀空間(愛上書店愛上書)
    穿過徽州古建間狹長的石板路,曲徑通幽,便到了碧山書局。   一座老宅,兩萬餘冊圖書   碧山書局開在當地人的祠堂裡——啟泰堂,一座用於祭祀祖先的清代古宅。和一般書店不同,書局的外觀並不顯眼,如果不是門口掛著木製的招牌,很難從鱗次櫛比的古宅中認出它。
  • 借鑑|水文與生態的結合——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橋公園」為例
    制度探索(2006-2011) 2006年,通過對國外案例的本土化研究,ABC全民共享水計劃啟動。 碧山宏茂橋公園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中心地帶公園之一。建於1988年的公園最初是為了在碧山居住新區與宏茂橋區之間形成綠色緩衝帶,並提供一定的休閒娛樂空間。然而,排水管道猶如一條粗線,將公園明顯的分割開來。
  • 探訪隱匿在徽州的中國最美鄉村書店碧山書局
    【解說】在安徽黟縣有一座名叫碧山的村子,這裡遠山如屏,含翠欲滴,如同一幅山水畫。5月6日,記者來到碧山,探訪隱匿在徽州的中國最美鄉村書店碧山書局。  【解說】碧山書局的原址是一座徽州老祠堂,書局內的藏書以徽州建築、歷史文化以及鄉村建設為主題,共2萬餘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