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印得心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亮相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開始低調地華麗亮相。 本次展覽以中國印章發展歷史為主線,匯集中國歷代璽印與明清以來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來集古印譜和篆刻家印譜,以及以「四大國石」為主的珍稀印材,展品總數560件(套),其中70%以上的展品為首次公開展出。展品之多樣、品質之高端、學術之豐厚、規模之龐大,可謂空前,是一個具有重要的藝術鑑賞與學術研究雙重價值的展覽,可以講是中國印藝的奧斯卡與嘉年華。
-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開幕
2020年12月18日,「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開始展出。本次展覽由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西泠印社、河南印社、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作為支持單位。展覽時間三個多月。
-
韓天衡:印章如美人,我與「美人」心心相印
印文化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包含著印章、印譜、印材等多個方面。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著名藝術家韓天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講述他眼中的印文化之美。
-
西泠古印助陣,歷代名品與印譜匯集「中國印文化大展」
12月18日,「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地處上海嘉定的韓天衡美術館開幕,展覽以中國印章發展歷史為主線,匯集中國歷代璽印與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來集古印譜和篆刻家印譜,以及珍稀印材等560多件展品,其中近七成為首次公開展出。
-
書法家韓天衡向鍾南山贈印章,網友:印章有啥用?還不如換口罩
近日,海派著名書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一件別具意義的新作——鍾南山院士的姓名印章。韓天衡刻印在邊款上韓天衡留印:「重任在肩,擔當於心,時代楷模,世人崇敬,制贈戰鬥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南山院士。
-
韓天衡策展「蘭室長物」 文房復甦彰顯文化自信
人民網上海3月8日電 「九九江南風送暖」,正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舉行的「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給滬上明媚春光增添了一抹雅韻亮色。展覽由當代海派書畫印壇代表性人物、著名藝術家韓天衡策展,海內外10位藏家參展,展出書畫、石墨、雜件凡600件,時間跨度自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至近當代,其中不乏孤品、珍品。
-
提醒:今天起韓天衡美術館部分展廳開放調整
館藏中國歷代書畫作品展」及「大匠清暉——館藏曆代印章及文房器物展」展廳將關閉。韓天衡美術館年度特展「回眸兩宋——士人一日之跡特展」及主樓一層「味閒雅韻——館藏韓天衡書畫印展」、「韓天衡藝術足跡館」正常開放,5月15日還將推出「嘉溫度 藝前行——百樂雅集·韓天衡師生抗疫主題書畫印作品展」。另外,觀眾可通過小程序進行網上觀展,添加「上海韓天衡美術館」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或搜索「韓美在線」、「韓天衡美術館在線」均可。
-
韓天衡:歲月塑我,我塑我心
作為一個在印、書、文、畫方面都已功成名就的藝術家,韓天衡心心念念想能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添上一把薪火。韓天衡先生近影這些日子,韓天衡白天黑夜,忙得不亦樂乎!每印都會沉思良久,反覆構思,力求每方印章開出「標新立異二月花」。「徐振赫」印構思10稿,「踏石留印」印構思12稿。最多一印竟反覆53稿之多!身在「豆廬」的艱難歲月,天衡著述數百萬字。我書櫃裡至今還珍藏著他在一方鬥室裡執筆撰寫、1980年出版的《中國篆刻藝術》,全書76頁,書頁已經捲曲泛黃。全書只54000字篇幅,卻能登高遠眺,將印章上下幾千年的藝術歷史風光乃至相關知識盡攬眼前。
-
文教結合 上海工藝美院聯合韓天衡美術館共同培育精品網課
人民網上海5月18日電 5月18日,由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聯合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雅昌文化集團,在抖音等網絡平臺推出為期兩日的《回眸兩宋》直播網課。該網課以史志、詩詞及古畫為參考依據,結合文物展覽、真人展演、大咖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兩宋時期文人的精緻生活,讓學生和廣大觀眾跨越千年歷史,深入感受宋代文化的典雅興盛。
-
從馬雲「功勳杭州人」印展開談印章用途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也有言:「印,執政所持信也。從爪,從節,會意。爪持節,以表信也。」由此可見,印章自古以來早就自帶身份識別和信用認證屬性。到了當代,因為文字簡化及印章改革等因素,印章漸漸淡化了實用功能,成為藝術領域中的小眾門類。
-
韓天衡美術館開啟兩日網課,《回眸兩宋》帶你體驗宋代文人生活
圖說: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在現場 官方圖今天下午,韓天衡美術館《回眸兩宋》展廳裡,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頭戴宋代男子盛行的簪花,在直播鏡頭前帶領觀眾走進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聯合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雅昌文化集團,在抖音等網絡媒體平臺推出了為期兩日的《回眸兩宋》直播網課。《回眸兩宋》以史志、詩詞及古畫為參考依據,結合文物展覽、真人展演、大咖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兩宋時期文人的精緻生活,讓學生和廣大觀眾跨越千年歷史,深入感受宋代文化的典雅興盛。
-
大師韓天衡也拿起「拖把」寫大字了!難道也要步曾翔後塵寫醜書?
連韓天衡先生也拿起「拖把」寫大字了!難道也要步寫吼書的曾翔教授後塵,加入創作醜書的行列?疑問,疑問,疑問,還是疑問,這疑問也太大了!韓天衡先生可不是一般的書法家,他可是中國當下當之無愧的藝術大師。韓天衡先生不僅在篆刻和印學方面成就顯赫,而且在繪畫書法和國學方面更是造詣頗深。
-
上海工藝美院聯合韓天衡美術館探索沉浸式網課 巡遊宋代世家子弟...
、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雅昌文化集團推出為期兩天的《回眸兩宋》直播網課。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韓回之。 /官方供圖 真人復刻風雅閒事 全方位呈現宋代「十二時辰」 當天下午,韓天衡美術館《回眸兩宋》展廳裡,身著宋代服飾、頭戴宋代男子盛行的簪花,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韓回之在直播鏡頭前,帶領觀眾走進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
一枚小小的印章,才是書畫作品中的點睛之筆
但是書畫作品講究「詩書畫印」,即題詩、書法、畫作、印章,應當融為一體、渾然天成,詩書畫印俱佳,才可算上一幅上等之作。書法和畫我們都見識過很多了,稍微突出一點的也不覺得驚奇。那麼,一枚小小的印章,又是如何為一幅畫增光添彩的呢?我們有幸請到了一位熱衷鈐印樂趣的畫家張之發先生,來為我們講解小小印章的藝術天地。
-
百餘件淄硯銘文亮相淄川博物館
12月7日上午,2018「文心在茲——金石華彩」西泠印社社員創作淄硯銘文展在淄川博物館盛大開幕。活動共展出74位西泠印社社員的原創淄硯銘文作品和31位歷任西泠印社社長、先賢硯銘作品,共計105件,這在中國書法和篆刻史上尚屬首次。
-
馬雲豪擲百萬,刻了兩方印章,網友:怎麼只見邊款不見印面?
風格化的篆書加風格化的刀法」,實現了「印從書出」。應該說,作為西泠印社副社長,他是實至名歸的。聽說他還喜歡收藏印石,此番高價刊印就能佐證他的這一愛好。他選擇韓天衡治印,應該是經過一番考量的。企業家關注文化產業,其實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通過他們的參與,也能形成正向的引導力。
-
從硯銘看硯文化
諸如朱尊彝(1629-1709年)《說硯》《歐齋百硯錄》,高鳳翰(1683-1749年)《硯史》,金農(1687-1763年)《冬心先生硯銘》,紀昀(1724-1805年)《閱微草堂硯譜》,張廷濟(1768-1848)《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以及晚清大家吳昌碩(1844-1927年)《沈氏硯林》等名作,流傳頗廣。
-
「回眸兩宋——士人一日之跡特展」正在韓天衡美術館隆重舉行
近日,「回眸兩宋——士人一日之跡特展」正在韓天衡美術館開展中。此次活動由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在這個韓館年度大展中,有一組宋遼時期的銅人雕塑,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造型,不少自帶微表情,憨態可掬,惹人疼愛。
-
馬雲去上海,拜會了給他刻雞血石印章的那個書畫篆刻大家!
集體合影馬雲與韓天衡的交集始於何時,不得而知。但早在今年4月份,有一則新聞,就把他和韓天衡先生聯接到了一起。韓天衡先生在他的朋友圈曬出了兩方雞血石印章,並配文「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韓天衡為馬雲所刻雞血石印章
-
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7月17日,由西泠印社、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內江市委宣傳部、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的「惟彼孤山——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張大千美術館開幕,共展出作品151餘件。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劉建剛,省文聯機關黨委一級調研員尹春春,內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文聯主席秦金保出席開幕式。「惟彼孤山,積石巖巖。穆穆先哲,吾齊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