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我們國家的語言是非常有自信的,因為我們的漢語不僅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傳承,更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創造。好多詞語只要加上不同的音調,或是在不同的語境裡,就能爆發出別樣的花火,無比璀璨,而且非常逗趣生動。
最近有位小哥在某音平臺上發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小哥通過以詞語「我去」為例,通過分別給「我」和這兩字加上不同的音調,分分鐘把人不同的情緒表達出來,下面大家可以一起讀一讀,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我」讀第三聲,「去」讀第四聲,表示憤怒;「我」讀第四聲,「去」讀第四聲,表示驚嘆;「我」讀第一聲,「去」讀第一聲,表示輕蔑;「我」讀第四聲,「去」讀第二聲,表示疑問;「我」讀第四聲,「去」讀第輕聲,表示嚇一跳;「我」讀第輕聲,「去」讀第四聲,表示讚賞;「我」讀第輕聲,「去」讀第輕聲,表示無限感慨。
該視頻的點讚量已經高達172萬,可謂是非常熱門了,好多網友都被我國的語言文化和小哥的精彩演繹給深深地折服了,視頻中小哥的表情非常到位,讓「我去」這個詞語演繹的更加完美,網友紛紛留言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十級必考題了」「歪果仁罵罵咧咧退出群聊」「這和宋小寶的咖妃有的一拼」。
那為什麼我們漢語會這麼有趣,這麼難理解呢?首先我們要來解一下,世界上的語言分為3種:分析語、黏著語、屈折語。
而我們漢語就是分析語中的代表性語言,這種語言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詞基本都是不變的,不需要做任何變位,在表達不同意思的時候只用在句子裡加上更多的元素,甚至只要變一下音調就好了。
比如,我們說「我喝星巴克的咖啡」,而要表示「我喝了」則只用在加個「了」變成「我喝了星巴克的咖啡」。
而英語中則需要變位,於是有I drink Starbucks' coffee.和I drank Starbucks' coffee.
所以一直以來,我國的漢語等級就非常難考,不僅音標非常多,而且語境含義更加多,一個漢字或是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和語速下,常常被演繹得千變萬化。就比如在網上流傳的一個據說是歪果仁考漢語等級的段子,歪果仁來中國參加中文聽力考試,朗讀。爸爸:「小明,請你把窗戶擦一下。」小明:「我擦!我不擦!」問:小明到底擦還是不擦?結果歪果仁一激動大叫:「我考!我不考了!!!」
所以,我們的中華文化真的博大精深,不僅能讓歪果仁秒變幼兒園大班兒童,更是因為其深刻而豐富的表達方式,顯得更加富有寓意,所以「我去」才會有這麼出彩的表達。相信除了「我去」外,其實還有更多的有趣的詞語,大家可以想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