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堪稱神來之筆的文章,網友讀後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2021-02-16 史學界的9527

自古以來,從不缺乏學富五車的才子,他們用汗水和天分,創作出流傳千古的文章或詩詞。《增廣賢文》總結出為人處世的哲學,裡面許多句子蘊含的道理,至今依然讓人受益匪淺。梁朝奇才周興嗣的《千字文》,句式對仗工整,且每個字都不重複,讀起來朗朗上口,開頭便是氣勢磅礴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據說周興嗣為了完成《千字文》一夜白頭。

俗話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有些膾炙人口的美文,是不經意間產生靈感而寫下,並非刻意為之。但是,也有一些經典作品,是作者苦思冥想,運用超然的努力和心血而創作。接下來介紹一篇堪稱神來之筆的文章,雖然只有不到一百字,卻凝聚著無限智慧,網友讀後紛紛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此文題目是《施氏食獅史》,全篇內容如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只讀題目就讓人大腦凌亂,有種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感覺,弄不清題目是什麼意思。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文章內容更令人不知所措,雖然全文沒有晦澀難懂的生僻字,讀起來卻非常拗口,因為每個字的發同一個音}【shi】,只不過音調和意思不一樣,若是沒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讀十遍也理解不了文章的含義。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小編把此文翻譯成白話文:古代有一位姓施的詩人,住在用石頭建造的房子裡,他的愛好非常獨特,就是喜歡獅子,並立下誓言,一定要吃十隻獅子。所以,他經常到街上轉上幾圈,看能不能碰到獅子。有一天,他在十點左右再次來到街上,這次運氣不錯,恰好遇十隻獅子,簡直如有天助。

施公子膽子很大,與獅子對視一會,然後拿出用石器打造的弓箭,將這些獅子全部放倒,並把它們拉回家。他感覺屋裡太潮溼,讓僕人擦乾,隨後開始發揮出色廚藝,打算嘗一下美味。一口咬下去,才發現情況不對,原來這十隻獅子都是假的,壓根就吃不動,因為全部是石頭做成。試著針對此事給出合理解釋。

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既然獅子是石頭做的,施公子製作弓箭的材料也是石頭,用弓箭射死獅子純屬荒謬。其實,這僅是虛構的故事,不必過於深究,假如非要解釋的話,那麼只有兩種可能,即施公子有妄想症,或者發生在夢中的場景。

如此巧妙的文章,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原來,是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所寫。趙元任幾乎稱得上全才,大學時主修數學,並輔修物理、音樂,後來拿到哲學博士學位,但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的語言學造詣,曾在康奈爾、哈佛、清華、耶魯等名校任教。

趙元任不但精通多個國家的語言,還掌握許多種方言,聊天時能夠自由切換,每當他到不同地方遊玩,就可以用當地方言交流,完全看不出是外地人。通過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一方面,可以看出他深厚的語言學功底;另一方面,體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若換成其他國家文字,想必達不到這種境界和效果。

相關焦點

  • 王蒙:中華文化的形容詞「博大精深」,可以這樣理解
    10月9日,由著名作家、學者王蒙全新力作《中華玄機》由天地出版社正式出版,全書分「個性」「魂魄」「世道」「人心」「天下」五大部分共36篇文章,闡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核心和巨大影響,揭示了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與外延,展示綿延幾千年、深刻影響中國人思想格局和行為習慣的「中華玄機」。
  • 小學一、二年級,132個成語釋義匯總,網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小學一、二年級,132個成語釋義匯總,網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成語是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薈萃,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四字成語,能夠代表很多的含義,甚至一個故事都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達清楚。成語有哪些作用呢?
  • 歷史文化源流|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
    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博大精深,有時也作博大深宏,見於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李翱的一篇談論文章寫作的書信《答朱載言書》。李翱崇奉儒家思想,認為孔子是「聖人之大者也」,為人立世以儒家的「中道」為標準。在這篇文章裡,李翱講:「況如某者,多病少學,其能以此堪足下所望博大而深宏者耶?雖然,盛意不可以不答,故敢略陳其所聞。」
  • 讀後感怎麼寫,一篇文章全面來解析(值得收藏)
    本篇文章共分為四個部分:1.什麼是讀後感2.讀後感寫作步驟3.讀後感寫作結構4.幾個關鍵點及技巧5.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第一部分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分享之後,把具體的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的說讀後感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二:讀後感的寫作步驟。
  •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時間:2020-01-04 13:34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近期,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在油管上也挺火的,因為油管上多為外國觀眾,因此《大明風華》就需要漢譯英了
  • 有一些詩詞,結尾堪稱神來之筆,驚豔千年!
    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神來之筆!作者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堪稱「血淚之歌」!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一「照」字,顯示光芒四射,英氣逼人。千秋絕唱,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 漢語真是博大精深!一篇文章96個字卻是一個讀音,曠古奇文
    趙元任就是在這樣危急的背景下,作下了這樣一篇「曠古奇文」——《施氏食獅史》。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我去」換個音調就能概括人的所有情緒!
    相信大家對我們國家的語言是非常有自信的,因為我們的漢語不僅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傳承,更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創造。好多詞語只要加上不同的音調,或是在不同的語境裡,就能爆發出別樣的花火,無比璀璨,而且非常逗趣生動。
  • 冬不冬晴寶貝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冬不冬晴寶貝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時間:2020-06-07 18:43   來源:新趣頭條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不冬晴寶貝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字也是有很多層意思的,有時候說話都是需要一點技巧的,三不知就被別人帶著跑了
  •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成語大全及解釋,家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成語大全及解釋,家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二年級下學期即將結束,部分地區學生已經結束了本學期的學習,並開始進行三年級的預習了。對於三年級語文的預習,其實也沒必要完全把課文內容提前學了,但是可以把基礎知識學會。
  • 2020年防彈少年團的「神來之筆」?韓網友認為這兩樣超重要!
    12日,一名韓國網友以題目「帖主認為今年防彈少年團的神來之筆」為題,於線上討論區中上傳了一篇文章,瞬間吸引了超過2萬7000名網友瀏覽。在該篇文章中,帖主表示,他認識防彈少年團(BTS)今年的成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大家能猜到是什麼嗎?
  • 看了別人的讀後感之後才懂的文章,這樣讀有用嗎?
    我認為有的文章,讀後感可能比本文寫得更精彩,但卻不利於我們自我感悟。因為手法、體裁、思想、環境的不同,別人的讀後感中會有很多的思想過程,有的癔測、有的過解、有的解盤,導致本來是一片意境化的內容,結果被具體化了,反而導致一片歧意。
  • 海外華裔青少年濟南嘆賞中華文化藝術
    海外華裔青少年濟南嘆賞中華文化藝術 以前我也知道《鬧天宮》、《霸王別姬》、《白蛇》等故事,但是今天這樣直觀、感性地回味中華文化故事,讓我難忘。」  羅俊勇的祖父輩移民泰國,但從小祖父和父母就讓出生在泰國的他學習漢語,雖然初學時困難,但現在已產生了濃厚興趣。羅俊勇說:「家人要求我學習漢語,希望我能記住自己是龍的傳人,他們更鼓勵我來中國遊學,遊歷祖籍國的大好河山、親身感受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
  • 在閱讀中來一場博物館旅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是很適合孩子閱讀的系列繪本,全彩印刷,繪畫非常精美,文字簡潔幹練,將中華文明的歷史結晶文物與現代圖書融合,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是非常適合親子閱讀的科普繪本。,認識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 這一刻我才知道 什麼叫「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每當這時候我們都會感嘆:「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要聊起中華文化那可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光一個「漢字」就夠我們認上一陣了小編至今還記得當初被《生僻字》那首歌所支配的恐懼>品漢字之美 讀五行之妙 漢字是唯一一種幾千年不曾中斷的表意文字體系它記載了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漢字之美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只這一個詞就包含N多含義!
    在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下,各行各業都利用漢語的博大精深,衍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詞語,這些詞如不單獨解釋,都完全不明白其含義。今天就為大家解釋一下,佛教文化中,什麼是「四攝六度」,如無人解釋,可能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其意思。
  • 「央視快評」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2020年第23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充分闡明我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義,鮮明指出做好我國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的前進方向,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提供了思想引領,為中華文明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注入了強大動力。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燦爛輝煌。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並且是唯一沒有中斷、傳承至今的文明。
  • 李子柒送自製木筷,網友:中華文化的魅力
    李子柒送自製木筷,網友:中華文化的魅力李子柒送網友自製的木筷,真的是超級的好看,子柒這次做筷子也是因為某事件之後,為弘揚我們的中華文化而做出的力所能及的事情,真的是滿滿的正能量,網友: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有網友稱:筷子,是用來夾菜的,而不是啥披薩。子柒做這雙筷子送人也是起源於某某事件,子柒也是為弘揚中華文化,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子柒所做的筷子也是滿滿的正能量,而且這雙筷子也是非常的有意義,真的是非常的好看。子柒做的筷子也是非常的有特色,古典好看,也很有子柒以往的風格。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編者按: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詩詞作者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
  • 語文考試拿第一,卻因為一篇讀後感自殺,你憑什麼讓老師給高分?
    可就是這個語文第一的繆可馨,卻因為一篇讀後感離開了世界老師布置任務——寫一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這也是小學生常見作文類型。在老師對作文的批改中,上面紅筆記號刪減了諸多關於故事起因、經過、結果的細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