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錢去哪兒了?

2020-12-20 澎湃新聞

錢去哪兒了?

——從「錢景」看中國經濟脈動

企業做「小生意」離不開錢,居民過「小日子」需要錢。今年,我國人民幣貸款有望新增近20萬億元。這其中,哪個領域最「吸金」、哪個風口又來臨、哪類企業受青睞、哪家日子過得好……把握資金流向,看懂「錢景」,可以觀察我國經濟的脈動。

12月9日,在北京中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包裝車間,幾名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地工作著。而疫情初期,因資金鍊緊張,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一度遭遇復工難題,冰冷的機器設備擺在停工的車間裡「吃灰」。

「要是幾個月前,我只能和你談『錢緊』,哪敢聊『前景』。」中新藥業副總經理燕雲飛告訴記者,多虧銀行及時提供了300萬元貸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在貸款支持下,企業很快復產銷售,預計今年全年能實現近15%的銷售增長。

經濟受衝擊,金融在發力。今年以來,一系列應對疫情、支持實體經濟的金融政策陸續出臺,貨幣信貸政策作用凸顯:

前11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超18萬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3月以來,廣義貨幣M2增速連續9個月保持在10%以上;前10個月,金融系統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預計全年可以實現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這些「萬億」的數目並非「大水漫灌」,而是通過一系列「精準滴灌」舉措、直達工具的出臺,為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超18萬億元新增貸款都投向了哪裡?大頭投向了企業。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企業貸款累計新增近12萬億元。

這其中,哪些領域備受各大金融機構青睞?先進位造業可以和新基建爭個高低。在9月末的時候,製造業貸款已較年初增加2萬億元,是去年全年增量的2.6倍。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更是各家銀行「拼搶」的重點。

而過去被銀行視為「香餑餑」的房地產貸款,此時已不再炙手可熱,增速連續20多個月出現下滑。

企業發展需要的不只是短期流動資金,對於有長遠規劃的企業來說,長期資金可以給企業帶來有更多成長的未來。11月,企(事)業單位新增中長期貸款5887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681億元。

今年以來,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比不斷攀升,已佔到各項新增貸款的六七成。「獲得的長期資金較多,能更好地穩定企業的信心。中長期貸款增多有利於經濟恢復和進一步增長。」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說。

獲得貸款的不僅有產業支柱型的大企業,也有「毛細血管」般的小微企業。它們不僅是經濟活力的重要源泉,更與咱們老百姓「吃吃吃」「買買買」的美好生活密切相關。

「公司成立11年,今年拿到第一筆貸款。」北京九州漢邦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保澤說。這家企業因缺少房產等傳統抵押物,貸款申請此前屢遭「閉門羹」。

支持小微企業要從首貸「破冰」!今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要求金融機構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普惠金融考核不斷加碼,各地「首貸服務中心」「首貸培植行動」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今年前7個月,已有160多萬戶小微企業從金融機構拿到了第一筆貸款,佔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的16%。

金融似血脈,要及時打通堵點、暢通脈絡,方能讓金融「供血」真的給力,激發出中國經濟的活力來。首貸難、缺抵押、信息不對稱……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正花心思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面前的「攔路虎」。

憑藉稅收、帳款、發明專利等信息為企業精準「畫像」;「黃瓜貸」「大棚貸」「拉麵貸」等量身打造的特色貸款陸續推出,「人才貸」「巾幗信用貸」等產品正探索解決不同創業群體的後顧之憂……

截至9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融資新增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

貸得到,還得成本低。

「貸款額度從130萬元增長到300萬元,利率卻從5%左右下調到了3.85%,今年光利息就省了約3萬元。」北京澤浩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傑告訴記者。

融資成本下降的背後是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和政策發力引導。作為各銀行新發放貸款的主要參考,今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已兩次下調,目前1年期、5年期以上LPR較去年12月分別低了0.3個和0.15個百分點。

其實不光企業享受著「量增、價降」的融資變化,不少老百姓也在不經意間成為「錢景」中的重要部分。

經歷過疫情,北京市民王先生愈發看重健康,他用信用卡分期線上購買了一臺跑步機。「約4000元的跑步機,分12期,平攤到每天大約要還十多元,為了健康很划算。」

正是看到了許許多多像王先生這樣的消費「潛力股」,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這從今年各大銀行的半年報、季報中可見端倪,建行、農行、招行、郵儲等銀行個人消費信貸「蹭蹭」攀升。

一筆筆貸款「破冰」,一個個堵點打通,一家家企業得到金融持續「補給」,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金融的「添油給力」中,穩穩起步,日益強勁。

「金融支持給了我們發展信心,明年我們要抓緊新品的研發和申報,加快向現代化、智能化、專業化先進藥企轉型。」此時,解決了「錢緊」問題的中新藥業副總經理燕雲飛暢談起了公司「前景」……

來源 | 新華社

原標題:《【觀察】錢去哪兒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州日報:十問「錢去哪兒了」問出了什麼?
    原標題:十問「錢去哪兒了」問出了什麼?   土地出讓金、買彩票的錢、路邊停車費、水電「附加費」……今年以來,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接連發出十篇「錢去哪兒了」的稿件,追問那些關係到千家萬戶巨量民生資金的去向和用途,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追問「錢去哪兒了」,問的是權力的範圍和邊界,也是權力的透明度和陽光指數。
  • 計程車行業,錢都去哪兒了
    現有計程車的運營體制中,錢都去哪兒了?     計程車司機為什麼集體罷運?最直接的原因是「專車」動了計程車司機的「奶酪」。在當前社會千萬個不同的職業中,計程車司機可謂是最辛苦的職業之一。他們勞動強度大,一次出車,最少要連續駕駛12個小時。願意多勞多得的一部分司機,更是白天、夜晚24小時連軸轉,一天三餐都在車上解決;即使累了,也不過只能選擇在路邊停車小憩一會。
  • 海口男子從去哪兒網訂機票 退改籤手續費超過機票錢
    從「去哪兒網」平臺訂機票退改籤手續費超過了機票錢海口男子質疑遭遇「霸王條款」 去哪兒網回應:按照香港航空公司規定收取南國都市報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石祖波)「從去哪兒網平臺訂機票,退改籤手續費竟然超過機票錢,這合理嗎?!」
  • 錢去哪兒了?——從「錢景」看中國經濟脈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錢去哪兒了?——從「錢景」看中國經濟脈動  新華社記者吳雨、姚均芳  企業做「小生意」離不開錢,居民過「小日子」需要錢。今年,我國人民幣貸款有望新增近20萬億元。這其中,哪個領域最「吸金」、哪個風口又來臨、哪類企業受青睞、哪家日子過得好……把握資金流向,看懂「錢景」,可以觀察我國經濟的脈動。  12月9日,在北京中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包裝車間,幾名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地工作著。而疫情初期,因資金鍊緊張,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一度遭遇復工難題,冰冷的機器設備擺在停工的車間裡「吃灰」。
  • 銀行巨額存款"失蹤"案頻發 儲戶的錢去哪兒了?
    全景網5月22日訊 「銀行」這個詞在老百姓的心裡可謂是妥妥的安全區,雖然利息收益不高,但錢放在銀行最保險最安全最靠譜。然而,最近多地頻發的銀行儲戶存款丟失案件卻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存款安全」問題也深陷輿論漩渦。
  • 公立醫院賺的錢去哪兒了(二)
    自上期公立醫院賺的錢去哪兒了?(一)之後,本期再次關注平時很少人關注的公立醫院話題。正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醫院的開支中,有一項叫作維穩開支(名字未必是這個名字,內容是相同的)。有個問題是:「哪裡是死人最多的地方?」答案不是治安最差的山區,也不是激戰最烈的邊境。而是醫院。
  • 「去哪兒網」購機票問題頻出 消費者買機票該去哪兒?
    不久前,春秋航空發現一些去哪兒網的機票代理商有違規「低買高賣」行為,一張經濟艙的機票居然賣出比全價機票還要高的價格。關於通過去哪兒網訂機票出問題的事件頻遭曝光,消費者不禁要問,「去哪兒網」的機票到底還能不能買?
  • 男子去銀行存款,被告知少了5200元,錢到底去哪兒了?
    近日,家住南漳縣的小陳反映,前兩天他和家人去銀行存錢,可是錢沒存好,還惹了一肚子氣,因為他們的錢少了5200元。據了解,上月28日上午10點左右,小陳驅車帶著爸媽,將前一天晚上清點好的29萬元,送到離家不遠的銀行辦理存款業務。到達銀行後,小陳的爸爸陳明(化名)按照規定排隊取號。
  • 去哪兒學化妝好?需要多少錢?化妝師培訓班
    讓我們共同分析和探討,去哪兒學美甲好,需要多少錢呢?>化妝學校廣州給人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漫無目的的工作讓身心徒增疲憊走進廣州地鐵,來來往往擁擠的人群阻擋了視線,廣州這個繁華之都,讓很多人沒有目標的忙碌,各類信息魚龍混雜,人們難得喘息的時間去分析判斷信息的可信度
  • 去哪兒不退留學生機票?留學生:2.7萬「去哪兒」了?
    013月提交退票申請,9月完成退票審核,退款期限一拖再拖,機票錢究竟在哪裡?於是立即在去哪兒平臺上看回國機票。當時很多航班都已經取消,英國沒有可以直達國內的航班。3月16日,周同學看到有途經俄羅斯中轉的機票,3月28日起飛,售價27755元。
  • 女子去哪兒網取消訂單半年多 2.7萬餘元機票錢一直退不回來
    「我的機票錢去哪兒了?半年多了錢還沒退回,退款期限一推再推,已經推了十多次了,現在連一個具體的退款時間都沒有……」寧波鄞州的周小姐說起這件事就十分懊惱。  今年3月因為疫情,在英國讀書的她提前取消了一單在「去哪兒」網上訂的回國機票,結果2.7萬餘元機票費直到現在也沒退回,還不知道具體何時能退。
  • 出境遊可享買三送一西安一家人卻被收4人份全款 錢去哪兒了?
    7月29日,「悠程·去哪兒」西影路店負責人稱,多收錢是因為心存僥倖。(簡稱「悠程·去哪兒」西影路店),就進去諮詢了出境遊事宜,想在考試結束後帶孩子出去放鬆一下。那麼,多掏的一位5800元團費去哪了?  門店負責人承認有所隱瞞  7月29日,薛先生和高女士回到西安後,找到「悠程·去哪兒」西影路店詢問此事。「門店負責人張某承認多收錢並答應退款,要求我寫收據,我收據寫了一半,他突然翻臉說錢不退了。」薛先生說。
  • 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看看最貴經濟學家任澤平怎麼說的吧!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老一輩的思想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好像並不適用了,「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成為了新一代人的消費觀,如今人們的工資不低,但是為什麼儲蓄率變低,甚至到了一個「全民負債」的時代?中國人的錢都去了哪裡呢?
  • 當當網一折賣書激千層浪:打折的錢哪兒去了?
    打折的錢去哪兒了?當當網打折活動期間,熱門暢銷書《賈伯斯傳》以一折的價格出售,就算是不關心出版業內情況的普通讀者也忍不住想問:這麼低的折扣,錢都去了哪兒?誰吃虧了?當當網工作人員於萌確信噹噹的促銷沒有損害出版社利益:「我們對供貨商是完全尊重的,大家都合作十幾年了。
  • 幼兒園學費三四千,幼教老師月薪2000,剩下的錢去哪兒了?
    然而幼兒園老師卻更清楚自己的處境,不少人的月薪甚至只有2000塊,那麼在兒童學費和老師月薪之間的差價,剩下的錢去哪兒了呢?其實我們要知道,幼兒園這種機構目前大部分都是私營企業,也就是說他們所創辦的原因並不僅僅是提供社會福利,更多情況下是為了盈利而存在的,但幼兒園本身的投資非常巨大,尤其是前期啟動之前,場地、設備、各方面的經營資格都需要大量金錢做鋪墊。
  • 新華社調查手機交通卡開卡費:錢去哪兒了?
    「開卡服務費」究竟去哪兒了?發卡公司、手機廠商、合作商三方說法相互矛盾。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表示,「開卡費」牽涉多個方面,並非北京一卡通公司收取。至於資金去向,她建議記者諮詢手機廠商。華為手機客服稱,手機廠商並沒有收取「開卡費」,這筆費用是由發卡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收取。
  • 濟南市民五千元存銀行16年 卻不知錢去哪兒了
    濟南市民段女士父母家裝修房子時,從相框中找出一張老存摺,顯示餘額還有5000多元,可到銀行一查,裡面的錢卻都沒了,存摺上只顯示匯總壓縮,段女士想知道這些錢都去哪兒了,銀行給查了半年多,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老是出差,這事一直沒有任何結果。
  • 小區物業費差價去哪兒了?
    錢都去哪兒啦?雖然平時感覺不到什麼變化,但是保持小區地面乾淨、樹木常青這些都是花了錢的呀。
  • 廈門鼓浪嶼民宿「11元」賤賣 「去哪兒」遭抵制
    旅遊電商「去哪兒」網站近日推出「包房計劃」,平時每晚數百元的鼓浪嶼民宿,如今只要「11元」就可以入住。而曾厝垵的一處民宿,更是打出了「1元錢」的賤賣價。曾厝垵民宿 更被「1元」賤賣鼓浪嶼家庭旅館協會會長董啟農介紹,今年7月,「去哪兒」與鼓浪嶼上的數十家民宿籤訂網上訂房合同,9月3日放假期間,「去哪兒」將這些民宿的客房以十幾元、二十幾元進行拋售。與「去哪兒」籤訂合同的曾厝垵民宿,更是打出了「1元錢」的賤賣價。「去哪兒」掀起的「補貼大戰」,遭到了旅遊業者的抵制。
  • 畢業季消費 你的錢花哪兒了
    畢業季消費,你的錢花在哪兒了?今年他順利考取了北京一高校的研究生,為了接下來能夠更好地融入新的集體,劉傑明特意提前去了一趟北京,請導師和實驗室的團隊吃了一頓飯。「我認為這項花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幫助我儘快融入新的集體。」劉傑明說,請導師吃飯的檔次不能低,儘管一頓飯花了3000多元錢,但是他的父母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