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王普 實習生 師柳欣 通訊員 胡昱 申遠
插圖:採採
繼香港、澳門的大學相繼向內地學生開啟大門後,臺灣地區高校今年也開始招收大陸學生。據悉,港澳臺三地高校今年招收內地高考學生近5000名。
三地高校各有特色,內地學生該如何選擇?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港澳臺高校招生人員及正在三地就讀的大陸生。
香港12高校招收
內地生約1800名
好處:有機會留港就業
不足:學費昂貴
今年12所香港高校將招收內地生約1800名;其中香港中文大學今年在內地招生數將達到300人,較去年增加40人。
在內地招生的12所高校,分別是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城市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浸會大學、嶺南大學、教育學院、樹仁大學、公開大學、演藝學院和珠海學院。
香港高校在內地招收本科生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考生參加高考,在提前批錄取。目前,只有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列入提前批錄取,且面向25個省(區市)招生。其二.考生參加高考,學校參考高考成績,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且獨立招生。香港大學、理工大學、科技大學、浸會大學、嶺南大學等院校實行這種形式。
香港高校授課以英文為主,普通話為輔。學校在招生時對考生的英語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加上香港為粵語地區,內地北方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容易感到難以融入社會。廣東地區考生,因語言相通,則享有一定的便利,今後留港就業有優勢。
港澳臺三地,香港的學習費用最高。香港一年總費用約12萬元人民幣:學費平均為每年8.7萬元人民幣,住宿費約 7000元人民幣,連同其他雜費、生活費每年約需 1.8萬至3萬元人民幣。以香港大學為例,被港大錄取的新生,第一年要在內地高校委培一年,費用3萬元人民幣。第二年進入港大後,需付學費每年11.9萬港元,住宿費和生活費每年共需4萬港元。這意味著一旦被港大錄取,家長得準備至少近50萬元人民幣來應付未來4年的讀書、住宿費用。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也都達到10萬港元。最低的香港教育學院也達到8.5萬港元。
香港各高校為了獎勵成績優異及具有多方面特長的內地生,設立了入學獎學金,主要頒發給高考各科成績突出的學生,而且獎學金無需單獨申請,香港高校會根據學生的條件給予評比和發放。同時,香港各高校還設有大量不同類別的獎學金及獎項供所有在校本科生申請。如香港中文大學向內地學生提供100個全額獎學金,這批同學都將入讀「獎學金基礎班」,學校向每名在學的獎學金班學生頒發相等於攻讀四年本科課程的學費、住宿費及生活津貼,估計總額在58萬港元。
此外,在香港就讀可以打工賺取學費。按照規定,修讀經本地評審的全日制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只要修業期不少於一個學年,便可從事實習工作、校園兼職工作或暑期工。每周兼職時間上限為20小時,暑假期間兼職時間沒有限制。
對於內地生來說,在香港讀大學畢業後最大的好處有兩個:首先是大學畢業生申請香港高校的碩士學位再讀,經批准可以免試(需考英文)入學,碩士學位學期僅一年。國家承認學歷。其次,大學畢業後合法留港找工作的時間為12個月。在香港學習、工作七年後,可以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某在香港就讀內地生支招:香港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房地產發展相當成熟。在香港學習金融、地產專業不失為好的選擇,畢業後,留港就業以及回內地都較受歡迎。如果內地生選擇香港的法律、傳媒專業就要有所斟酌,因為香港與內地教學內容相差較大。畢業後,回去考取內地律師牌照有一定難度。當然,她認為若同時精通內地、香港法律,那麼在經濟聯繫緊密的今天,也是有機會成為法律界的稀缺人才。